爱吱声

标题: 中国特色的战斗机高低搭配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3-11 09:17
标题: 中国特色的战斗机高低搭配
战斗机的高低搭配是美国空军在70年代提出的概念,高端主质,低端主量,这样在战斗机整体力量的数量和成本之间达到较好的平衡。高低搭配首先通过F-15(高)和F-16(低)实现。但是战斗机已经不是简单的空战为主了,而是兼做战术打击力量的主体。所以在实践中,高低搭配变了味,美国空军的F-15、F-16实际上成为空地搭配,F-15主打制空,F-16主打对地打击。美国海军的F-14和F-18则成为远近搭配,F-14主打远程截击,F-18主打中程截击和对地打击。苏联空军和美国海军差不多,苏-27主打远程制空,米格-29主打中近程制空,对地打击由专业的苏-24和苏-25执行。% b* d5 p% H' c9 a$ a2 W

7 w( T1 ~( D9 ], q2 y* \8 T对于美苏之外的中等强国,兼顾高低的中型战斗机成为主流,在性能上接近高端,在成本上接近低端(这只是理想,实际上做不到,性能接近高端的结构是成本也接近高端),如欧洲“台风”、法国“阵风”。在空地兼顾问题上,各有侧重。“台风”侧重空优,“阵风”空地兼顾。
9 T7 s$ R/ H/ @. F7 o" F4 t* ?7 s- ?, Q. _' N
中国的情况比较特别。在90年代,技术和国力都不能支持高端,但在性能上要能“与高端一战”,而且侧重空优。歼-10是90年代中国航空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了。不管从满足军事需要方面,还是从航空科技和工业体系发展方面,这都是一份漂亮的答卷。- T4 I+ U7 g0 s+ B! _
  v; {9 G. ?3 v! i2 {, t
引进苏-27在另一个方向大大推动了中国航空科技和工业体系的发展。这是苏联航空科技的天鹅之歌。不能说此后俄罗斯航空一蹶不振,但翘首以待的苏-57难说满足人们的期望,苏-75则还在为准生证而挣扎。
# k3 h3 N$ w. J1 H. k
: T3 w, b9 ~8 g: q. J中国对原装苏-27和引进组装的歼-11A很快就不满足了。很快在歼-11A的基本气动设计基础上,推出了改进的歼-11B、舰载的歼-15、空地兼优的歼-16,在三代半战斗机里也居于前列。+ L* @2 V3 S4 T5 S7 e  U
- n5 ^$ g0 A$ y* U
歼-20代表了中国战斗机技术的最高水平,涡扇10发动机使得歼-20摆脱了对俄罗斯发动机的依赖,涡扇15的装备将进一步把歼-20推向世界先进水平。
8 Z; m; _6 q# y. V( A# z  S! U
/ [& P7 c/ L" f' {2 I) n这使得中国成为当前世界上同时生产战斗机型号最多的国家,既有歼-10C、歼-11B、歼-15、歼16、歼-20。不断有消息说,FC-31“鹘鹰”可能命名为歼-31,那样,将有6种战斗机平行生产。作为对照,美国有三种:F-15X、F-18E、F-35;俄罗斯三种:苏-30SM、苏-35、苏-57,如果算上只有试制没有量产的米格-35,则是4种;法国、欧洲、瑞典各一种:“阵风”、“台风”、“鹰狮”。) M* N  j% U5 }- B* ^

  H9 J' E# B+ c8 b. W4 I有意思的是,中国战斗机生产“一边倒”地偏向重型战斗机,只有歼-10C是中型战斗机,而且在新交付的战斗机中的比例越来越小。歼-20的产量都快赶上歼-10C了。; [! r9 ^) l/ |3 G- U$ ?
/ l. Z6 e: {" `: r$ \  u

& Q6 l; W$ x: Q- r* m% T) Y中国战斗机历年交付数量,柱形宽度代表飞机的相对大小8 r8 ~* x( m1 F& R0 h; M+ p
$ D8 n( X% e* L( y8 U
这反映了中国对空中力量定位的思考。
5 J4 A; @  m, p% v: g. s
+ u* T+ f. J! K中国的陆地安全环境正处于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好时候,强敌从陆上入侵、国破家亡的可能性非常低。但中国面临的海洋威胁比历史上什么时候都更大,而中国面临的是世界上最浩瀚的太平洋。制空权是制海权的基础,海上制空权首先需要足够的航程和留空时间,所以中国空中力量很自然地向重型战斗机倾斜。
! w; c: e$ j( W" q6 h* m& v' l+ S
7 P& X& R- Q+ e2 d据估计,2021年,中国航空工业交付了18架歼-20,8架歼-15,30架歼-16(包括6架歼-11D),4架歼-11B,24架歼-10C。10年前,歼10的年产量还达到32架。84架总数中只有24架歼-10C是中型战斗机,占不到30%,按价值算估计只有18%(假定起飞重量与成本直接相关,这实际上高估了,隐身的歼-20应该单位成本更高),其他都是重型战斗机。估计所有新下线的战斗机(可能歼-15除外)都装备有源电扫雷达。  j, G! }5 n: [, Y

, t  S3 M( `9 s% S5 ]# R8 i中国空中力量中,重型战斗机已经占55%,其中包括进口的苏-30MKK和苏-35。新交付重型战斗机占产量比继续超过70%的话,重型战斗机的占比还将继续提高。唯一可能“稀释”重型战斗机主导局面的是歼-31,如果获得准生证,产量将置换歼-15;如果获得空军的采用,还可能置换歼-10C的产量。: _! Y1 Q; Y2 l9 V0 F  T
- Z+ e, z! Y9 ]/ P9 F$ c$ l
就当前来说,歼-16是产量最大的型号。这不仅是重型战斗机,而且是双座的。这是在歼-11B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在结构上采用复材减重,同时加料补强,最后总重差别不大,但机体强度大大提高,最大起飞重量提高,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和燃油起飞,航程更大,机体寿命也大大提高。必须说,歼-16是脱胎换骨的变化,与苏-27只有形似了。( [" R0 \- I+ g& D. [  u+ ^# i
0 O2 W+ P, x8 P& h% x5 d' l
在航电方面,歼-16全面数字化,便于扩展和升级,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代专用电子战战斗机歼-16D的基本平台。全面数字化也意味着座舱高度灵活,至少在理论上,前座、后座的操纵和显示便于完全互换,可灵活地按照空战需要指定前座飞行员、后座系统操作员,或者按照对地攻击需要指定前座系统操作员、后座飞行员。结合迅速发展的先进空空和空地弹药技术,歼-16成为空地兼优的多任务战斗机,在东南沿海迅速成为海空主力,既可以在日本东南外海作战,也可以在台海长时间留空。
) p, ~* i( O$ m" C% @) b3 N: x: W& T* C* y: X4 f9 e1 N
在功能上,歼-16已经可以完全替换歼-11B。歼-11B还在继续低速生产,有可能是为尚未完成歼-11B换装的部队补齐飞机,也可能是将已经预订购的构件用完。新生产的歼-11B也可能换装了有源电扫雷达,已经从10年前的“老歼-11B”脱胎换骨了。在将来,歼-16的产量可能完全置换歼-11的产量。
8 X$ x# o: Q) s0 k, s' ?! m6 J7 R( V8 z% }1 Y! W
据报道,歼-16到2020年已经超过150架了,现在大概率接近200架了。按照每年30架的速度,持续10年后,总数可达500架。那时,空军过年的时候再要把歼-7拉出来哭穷,就要从航博借了。
1 K3 W! t* f1 i' O
2 J7 t/ j0 s! S- w) c5 |4 J. R近年的歼-20产量稳定在18架,这可能是成飞的产能极限了。据说中国已经装备了94架歼-20。歼-20也在从单纯空优向多任务甚至空中领队作战转变,歼-20S双座就是这样的新质战斗机。这也意味着歼-20S用于空地作战时,并不需要依赖自身并不深的弹舱,而是可以“借用”歼-16、轰-6K和重型无人机的弹舱,穿针引线,借刀杀人,“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 Q, D- [- p, H& s1 ?& S  O
* v" y1 Z, [1 Q# h4 D) |3 T, uF-22在15年里生产了195架飞机(包括8架原型机和预生产型),歼-20看来会生产时间更长。按照现在的速度,10年后就是274架了,这对美国及其盟国是很大的压力。当然,涡扇15量产后,成飞产能进一步扩张都是可能的,不就是砸钱的事嘛,中国现在真是不缺。7 _$ _# n6 Y# P/ B0 `
/ G4 g8 ^, r+ g4 F: Y$ E
歼-10C还在继续生产,产量并不低,可能在未来转用于次要战略方向。只要不出海、不需要超远航程和长航时,歼-10C的性能、态势感知、武器能力足够碾压周边了。% P+ Q, B: \) A4 S3 P" Y
. z, |8 k3 T1 M6 S' `* b* s
这使得中国的高低搭配变形为四三低搭配,四三用于主要战略方向,四代的歼-20和3.5+的歼-16搭配。这既不是高端和低端的差别,也不是远程和近程的差别,更不是空空和空地的差别,而是隐身杀手和重弓箭手的组合。“低”的歼-10C用于次要战略方向,够用了。
6 L9 B& Z- S' i' F* X" ?1 T; v
1 y7 U9 A- s5 V, o) }对于以三代(包括三代半)为主的对手,这是致命的降维打击。对于以四代为主的对手,由于在可预见的将来,仅有的主流四代战斗机只有F-22和F-35,而数量上F-35的数量大得多,歼-20的性能依然足以保证优势,加上引导“重弓箭手”的视距外打击和视距内的无人机,够用了。
  X- v" ]+ _" T" ~6 M! Q4 p8 A% S9 I+ I; U- [: {# ]
有意思的是,成飞的歼-10C、歼-20加起来年产42架,沈飞的歼-11B、歼-15、歼-16加起来也正好是42架,各占一半。歼-10C的单价较低,但歼-20的单价较高,所以两家的产值都可能各占一半。4 t, ]  ^. X6 U2 O

/ {/ C7 G" V" N7 x9 Q2 _假定歼-31能迅速定型,一对一替换歼-10C,那10年里也有200架的总量了。如果每年的总量不变的话,也可能歼-31会置换一些歼-16的产量。
1 d* \" u  ~6 f) t. C$ g: Y# N
7 m! s% `+ w/ k  J" m( K- z但军费与GDP同步增加的话,10年里每年总量增加也是可能的。5年前是歼-20、歼-16产能打通的过渡时期,需要的投资更大。现在生产线、供应链打通了,那些一次性投资就不再需要了,更多的资源可用于战斗机生产,年总产量增加100架以上完全可能。这个速度比欧洲是高多了,但和美国相比,一点都不过分,美国仅F-35的年产量就超过150架。
( X8 K* f) b6 ~: {( J0 C4 C2 b( d! n, ]0 V  t2 Z' d8 B4 q
从划时代的歼-10开始,成飞的势头一直很好。但沈飞的歼-31如果投产,而歼-16继续高速生产,成飞就需要考虑用什么来维持“半壁江山”了。歼-10C的生产会逐步减少,出口需求并不足以长期维持歼-10C的年产量。歼-31还挤占了成飞的“中四”空间。歼-20扩大生产是可能的,但不一定能补上歼-10C的产能缺失。
( Q) k2 ^3 V6 b7 x7 J& X" R; B- X' r. U4 i" t; ~4 p- h, J
另一方面,利用歼-10的部分技术,利用隐身和先进飞控经验,或许是推出重型无人机的契机,重建半壁江山。+ |2 j; z3 ]8 v' N- t0 u$ Z
: O2 D9 Z, k8 \) Q2 f- n
由于快速的技术进步,中国空中力量现有战斗机中至少有19个重要亚型,这增加了后勤保障的困难。中国现在还有226架歼-7和146架歼-8II,按照现在的产量,2026年前可用新下线的战斗机全部置换下来,同时减少的是7种亚型。9 a' ?* q! ?5 u7 X
6 W( U/ i: H" K5 x5 J5 j+ o
海军的24架苏-30MKK2和空军的74架苏-30MKK也面临升级、更新的问题,以便向歼-16靠拢。值得指出的是,苏-30MKK是共青团城根据苏-27发展路线图从当年的苏-27M发展过来的,结构上大力补强,最大起飞重量增加,并具有空地兼优能力。苏-30MKK2是对海上性能进一步改进的结果。
: m5 e3 B) R; I+ h1 g: }
- N. n) [; R8 K9 B印度的苏-30MKI其实和中国的苏-30MKK在爷爷辈上是同源,但在爸爸辈上分叉了。这是伊尔库茨克从苏-27UB双座战斗教练机结合苏-33舰载战斗机的三翼面发展过来的,再加上了推力转向。结构上继承了原版苏-27结构“较软”但重量较轻的特点,机体寿命(尤其在大过载使用情况下)受到损失,但机动性有所改善,实际上是空优战斗机,而不是苏-30MKK那样的多任务战斗机。# S4 F- Z9 U/ C# p/ q
1 K, Y8 Z2 K0 z8 Q0 t, B& P
中国有把歼-11A国产化的经验,加上歼-16的经验,把苏-30MKK和MKK2的航电向国产靠拢有把握。全部扒了换歼-16的当然是一个选择,但可能效费比不够高,毕竟这些飞机是中国空中力量第一代远程部署的主力,苏-30MKK和MKK2曾经是台海方向的主力,已经使用高强度快二十年了。挑战在于有针对性地升级、更新,而不在于绝对性能。
) o6 B2 Z) l. X! W$ U$ _0 t: P0 e6 b9 J9 y6 y0 v9 a
2018年珠海航展也展示了中国的推力转向技术,用于歼-10C或者歼-16没有压力。但推力转向要增加重量,也使得飞控更加复杂。最主要的是要吃掉一点推力。推力转向主要用于过失速机动和超音速机动。歼-10C和歼-16不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过失速机动本来就很好,够用了,换装推力转向未必必要。但用于换装涡扇15的歼-20,这就是如虎添翼了。
9 t, ~+ t) m: e& l& m! h
4 s2 J: i6 I  Z0 c$ O过去20年是中国航空科技和工业发展从未达到过高峰,中国经济的继续发展是这个高峰持续的底气。中国也展现了与美欧俄不同的战斗机发展路线,已经在战斗机世界成为独立的一极了。
7 H2 t2 J. v  j9 G3 m# j" c5 B- [0 }! p
作者: colin1992    时间: 2022-3-11 09:51
中国也展现了与美欧俄不同的战斗机发展路线,已经在战斗机世界成为独立的一极了
2 Q! d# ]4 s. ?( l3 j* |" K
" o! q+ k* a" j5 D8 M
这是和中国实力匹配的地位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22-3-11 09:57
由于快速的技术进步,中国空中力量现有战斗机中至少有19个重要亚型
2 A; p: v0 W* y5 y8 {
敏捷开发# `0 p1 w' A. s1 X& x2 r, {' P5 l5 f

作者: colin1992    时间: 2022-3-11 10:06
由于快速的技术进步,中国空中力量现有战斗机中至少有19个重要亚型
) D3 [$ X: x* T" c  f9 d

. o; ^/ `( R6 E8 d" C/ W希望能尽快合并型号,减少后勤压力,集中精力生产重要机型
作者: 鳕鱼邪恶    时间: 2022-3-11 10:22
本帖最后由 鳕鱼邪恶 于 2022-3-11 10:24 编辑 0 U: A3 Q' ~, H/ a

/ ^, T8 z9 D# U3 ^4 V还有一个隐身无人机系列。。连彩虹都要出隐身机了。照说成飞应该超过彩虹厂才对,估计保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3-11 11:09
colin1992 发表于 2022-3-10 20:064 c' l* {. K, I8 Z+ \) O1 q
希望能尽快合并型号,减少后勤压力,集中精力生产重要机型

/ Z0 ]" b) Q% N+ W* K/ B2 x% i, }歼-7、歼-8退役后,立刻减少7个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3-11 11:10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22-3-10 20:22( t+ }+ v1 K# h& f! Q8 j
还有一个隐身无人机系列。。连彩虹都要出隐身机了。照说成飞应该超过彩虹厂才对,估计保密? ...
, s5 h# b0 |6 p$ x5 i- `  j* j+ s
彩虹这个只有模型和想象图,等飞起来了再说。成飞估计也在憋招呢。
作者: 李根    时间: 2022-3-11 11:47

作者: MaverickZ    时间: 2022-3-11 18:54
弱弱问一句,那个产量的出处是哪里?
) b6 }8 S  w7 F+ Z% K6 F8 T我感觉我遥望到了50w
作者: ltpub    时间: 2022-3-11 18:58
MacArthur 发表于 2022-3-11 09:578 c5 A5 f8 b) G% K
敏捷开发

# ?0 M/ c. U, y. v% U2 LXP还是SCRUM?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3-11 22:55
MaverickZ 发表于 2022-3-11 04:54! M2 f' ?* H* a6 V" e
弱弱问一句,那个产量的出处是哪里?
( a: y# A6 C. u1 `/ J我感觉我遥望到了50w

3 L7 P" I* d  a) }) m; a航空周刊。50w拿来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22-3-12 12:48
这么说到2025年歼20数量达到与F22持平。
. G* P, R" H/ W/ S! @& \# b# A也可能稍早,去年中写日落共青城的pupu说到年末能过百。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3-12 13:52
常挨揍 发表于 2022-3-11 22:485 p+ `/ `7 {9 D7 ]! t
这么说到2025年歼20数量达到与F22持平。
8 {8 S- ?! D* D1 W: h也可能稍早,去年中写日落共青城的pupu说到年末能过百。 ...
0 o: s: w6 U5 M" d) d
这些数据都是航空周刊来的,说是现在已经有94架了。那过百是分分钟的事。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22-3-12 13:56
晨枫 发表于 2022-3-12 13:52
% v6 k( r  R* d% {& [: I+ Z这些数据都是航空周刊来的,说是现在已经有94架了。那过百是分分钟的事。 ...
: [1 }% `, W6 d+ |; p% D
没说清楚# t) d, g: Z1 p/ E
pupu的意思是21年底。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3-12 14:17
常挨揍 发表于 2022-3-11 23:56; B8 h0 Y: ?3 D" s7 L
没说清楚
$ V2 X  h- i4 w/ O% \% W( Dpupu的意思是21年底。
* X, K4 v# N5 p0 h
差不多啦,也就两个月的差别。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