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香港醒了吗?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2-12 03:15
标题: 香港醒了吗?
在武汉疫情爆发两年后,香港疫情爆发,港人蜂拥到深圳,人见人咒的隔离酒店竟然一房难求。有人说,这可以帮港人清醒一下。香港醒了吗?

疫情和国安法给香港的邪火浇上一桶冰水,近几年越演越烈的反北京躁动终于消停下来了。不少港人离港,到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移民去了。各种香港将成死城的预言落空,香港马上欣欣向荣的预言也落空。香港好像在不死不活中继续,港人也好像在昏昏沉沉中继续。

2019年的黑衣人暴乱对香港经济和社会的打击是沉重的,但港人的自我认知和对一国两制的认知并没有本质改变。国安法强力镇压了乱港叛国的行为,但并不增加港人的向心力。法律本来就不是用来培养亲情的。

在黑衣人暴乱期间,“拦抄”是热门的话题,好像香港玉石俱焚可以给大陆造成多大威胁似的。几个月的自残之后,这个迷思大概不再继续了。香港没那么重要,港人实在要自残,谁也拦不住,谁也不会帮香港兜底。但港人的文化傲慢并没有消失。在疫期,港人对大陆城市的严格清零更多的是质疑、嘲笑和不屑,并以香港的防疫成绩作为骄傲的本钱。直到现在。

奥密克隆传染到香港以来,疫情一波高过一波,现在已经日增过千,还有继续指数上涨的势头。

在抗疫方面,香港是一个奇怪的组合。一方面,民间对严格清零像欧美民众一样抵触,商界更是反复对港府施加压力,要求在抗疫方面与西方接轨,便利旅行进出;另一方面,港人对疫苗并不踊跃,第一针虽然高达82.4%,第二针就降低到73.7%,第三针只有17.5%。对于香港这样居住密集、人口流动性大的地方,要想像欧美那样躺平,只有疫苗接种率更高才不至于出乱子。奥密克隆穿透疫苗屏障的能力很强,但接种后,重病率和致死率还是大大下降,疫苗还是有用的。

在整个2021年里,香港抗疫最大的话题就是:与大陆接轨还是与欧美接轨。干什么事都举棋不定的港府不出意外地拿不定主意,中央也不逼港府拿主意,反正不与大陆接轨就继续封闭过境,大陆并不在乎港陆交通是畅通还是受阻。大部分港人也不在乎,直到奥密克隆席卷港九。

这个时候,港人想起来是中国人了,急着要过罗湖桥,哪怕在深圳的隔离酒店住21天也不在乎。

奥密克隆是会过去的。香港还将继续面临抗疫难题。在更大的层面上,香港更要理清一国还是两制的问题。继续“吊”在那里,只是香港的损失。

疫期发生世界性的海运瓶颈,中国各大港口繁忙无比,春节、局部疫情都牵动世界各国的心,生怕中国哪个港口停摆,给世界性的海运瓶颈再勒紧一圈。但与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并没有这样的火爆,港深货运也受到防疫影响,美国也从香港过境计入中国出口,并香港过境再无帮助。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费那个事呢?

疫情总是要结束的,但疫后的世界会面目全非,中国、欧美和夹在中间的香港都会重新定位,而洗牌的结果几乎肯定要迫使香港回味过去的好时光,可能香港要到那时才能真醒。


作者: 井木犴    时间: 2022-2-12 05:56
二道贩子的好日子结束了,直接b2b,哈哈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2-2-12 16:20
“拦抄”是热门的话题


揪个小错,应该是揽炒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2-12 21:58
老票 发表于 2022-2-12 02:20
揪个小错,应该是揽炒

香港人的黑话嘛,无所谓啦
作者: 史节    时间: 2022-2-12 22:21
我记得香港好像之前也有过一次闹疫情,一堆人急着北上来着。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2-2-12 22:53
晨枫 发表于 2022-2-12 21:58
香港人的黑话嘛,无所谓啦



最新消息,单日新增1500+,香港卫生署的人放话出来:不排除封城的可能性。

按照港府“干什么事都举棋不定的”的作风,封城也未必能彻底实施啊...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2-12 23:21
老票 发表于 2022-2-12 08:53
最新消息,单日新增1500+,香港卫生署的人放话出来:不排除封城的可能性。

按照港府“ ...

拖到现在,封城也未必有用了。太晚了。
作者: jellobean    时间: 2022-2-13 00:42
有人火烧测试站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2-13 01:23
jellobean 发表于 2022-2-12 10:42
有人火烧测试站

疯劲又上来了!
作者: sweeter    时间: 2022-2-14 11:45
香港新闻每天只报大陆新增了多少例,以及防疫过程中出现的不幸事件,对大陆的具体防疫措施和成果很少报道。所以绝大部分香港人其实不知道大陆具体是怎么防疫的,只是跟从着欧美媒体有一个“严苛”的印象而已。

不过香港媒体还是比欧美媒体要良心一些,对香港疫情的病亡案例有具体的报道。所以香港人现在有点被吓到了。看不到具体案例,只有一个抽象的病亡数字的话,人就难以共情。但看到具体的活生生的案例,就免不了会共情。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2-14 12:04
sweeter 发表于 2022-2-13 21:45
香港新闻每天只报大陆新增了多少例,以及防疫过程中出现的不幸事件,对大陆的具体防疫措施和成果很少报道。 ...

香港毕竟就那么一点点大,疫情想抽象也不行,都是朋友的邻居什么的
作者: sweeter    时间: 2022-2-14 12:08
晨枫 发表于 2022-2-14 12:04
香港毕竟就那么一点点大,疫情想抽象也不行,都是朋友的邻居什么的

之前很多香港人还是相信“大号流感”那套,觉得感染了也无所谓。但香港接连出现了5岁以下孩子危殆甚至病亡的案例,并且被报道了,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2-2-17 11:48
单日确诊破7000了,https://photo.weibo.com/7010131150/wbphotos/large/mid/4737616622650931/pid/007EpNlsgy1gzfoumlgfaj31gi1gih4p?Refer=weibofeedv5

医疗系统已被击穿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2-17 14:06
老票 发表于 2022-2-16 21:48
单日确诊破7000了,https://photo.weibo.com/7010131150/wbphotos/large/mid/4737616622650931/pid/007EpNl ...

幸灾乐祸不好,但止不住想说:你Y也有今天!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2-2-17 18:20
晨枫 发表于 2022-2-17 14:06
幸灾乐祸不好,但止不住想说:你Y也有今天!

最后一次去香港是在2019年的3月,我从菲律宾潜水回来过境香港住了一晚。夜间在小巷里吃晚饭和散步,第二天早上还去参观香港历史博物馆,体会到当地服务业的质量下滑,以及对大陆人的心态微妙变化。   慨然长叹,大不如前。

当年5月,香港的反送中风暴,然后是持续两年的疫情。 眼看着这座城市发生的变化,感慨于一切都那么突然,可一切又都有其必然性。


清晰记得上世纪90年代第一次去香港的时候并加入香港公司的时候,那种软硬件全方位的震撼。职场的问题不多谈,大多勤奋向上,也有歧视大陆人的,但更多的是友善和帮助(也许居高临下所以他们可以善意);美食和服务意识,以及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以及独特的传统现代结合文化,给我很深的印象,当然是好印象。   一直想找机会和票太去南丫岛吃海鲜,或者约香港潜友去西贡码头做2潜...

如今,简单的一盘湿炒牛河也不如以前好吃了。

眼瞅着一座城市的没落,还是有些伤感的......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22-2-17 20:29
老票 发表于 2022-2-17 18:20
最后一次去香港是在2019年的3月,我从菲律宾潜水回来过境香港住了一晚。夜间在小巷里吃晚饭和散步,第二 ...

不是干炒牛河么?摆渡才知道也有湿炒牛河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2-2-17 20:32
常挨揍 发表于 2022-2-17 20:29
不是干炒牛河么?摆渡才知道也有湿炒牛河

干炒牛河会有点干,某些广东、香港人会说吃了这个有点上火,就加点汤来炒,就是湿炒牛河咯。  湿炒牛河配上一碟子陈醋,长长的绿色葱段,热气腾腾的宽粉筷子一搅拌,哎呀呀口水下来了~~~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22-2-17 20:39
晨枫 发表于 2022-2-17 14:06
幸灾乐祸不好,但止不住想说:你Y也有今天!

得防一下英美怎么利用这个攻击土共。
不过也无所谓,内地还是看香港热闹的居多(巴不得)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2-17 22:04
老票 发表于 2022-2-17 06:32
干炒牛河会有点干,某些广东、香港人会说吃了这个有点上火,就加点汤来炒,就是湿炒牛河咯。  湿炒牛河配 ...

长见识了,以前也光听说过干炒牛河
作者: 史节    时间: 2022-2-17 23:18
香港的事情比较麻烦,却也是一个挑战和机遇。
香港显然已经进入疫情的快速爆发期,奥米克戎的特点是上得快,下的也快,估计在今后的一个月,香港会进入一个全面爆发的阶段,如果检测力量跟得上的话。3-4万也不是不可想象。昨天的数据是6000,超过一万看样子是分分钟的事情。现在即便措施再严厉,像武汉那样全面封城,10几万人的感染也是大概率事件。
这个事情的好处是在近距离把奥米克戎和放弃清零政策的危害展示给大家,香港是一个老年人口很多的城市,舆论基本被西方或是亲西方的媒体控制。大号流感,清零政策得不偿失,疫苗无用论等都有市场。目前看,香港首针接种率还不错,达到了80%。从哪个方面都跟内地很像。也一直有呼声说要作为放开的试点。
死亡情况,前两天死了一个4岁的,一个3岁的,昨天死亡24人。按照一般千分之2的奥米克戎的死亡率,香港最高峰可能会日死亡50-100人以上,由于香港一直没有受到大规模疫情冲击,加上可能的医疗挤兑,死亡率还有可能会更高些。估计最高峰可能会有200-300人的死亡。再高的数值也可能有,但我实在有点不敢估计了。毕竟日本最高日死亡也只有200人左右。如果全面爆发,无法控制,最后50万人确诊感染,社会不得不全面停摆,死亡人数4月前达到1000-2000人,对于香港市民的震撼应该要远远超过当初在武汉发生的事情。新加坡放开政策后,日最高两万,目前死亡人数不到一千,按照这个参考还可以乐观一些。
50万人确诊的话,就意味着几乎每个人身边都会有人确诊。而死亡1000人,对于一个750万人的城市而言,超过万分之一,媒体上几乎可以天天可见相关消息,加上一些后遗症患者,让整个市民阶层完全感到恐惧是很有可能的。而恐惧心理是治疗懈怠的良药。如果这个例子摆在深圳河对面,对于以后香港的生态,对于中国未来的抗疫政策的选择,都是有强烈的震撼作用。不过,估计最后也就10几万人的样子,死亡300-400人。
现在香港这边还傲的很,私立医院还是照常上下班。对大陆的支援还是爱搭不理的。但如果疫情真的爆发起来,社会各界的恐慌情绪真的起来,可以清除香港很长时间以来的傲慢情绪。
现在大陆就是全面出手,估计也很难很快压制疫情。但疫情高峰一旦过去,我们可能有一个机会,就是在已经爆发疫情的地区如何做到清零。疫情退潮后,如何将退潮后疫情清零还是没做过的事情,可能对全世界都有参考意义。
作者: IceCow    时间: 2022-2-18 00:22
本帖最后由 IceCow 于 2022-2-18 00:44 编辑

坐标大家拿,昨天我和几个西人出去吃饭,四个人中已经三个得过了。朋友女儿美国藤校,宿舍七个女孩,4个得过了。小样本看,美加已经事实上达成群体免疫。

其中一位从未打过疫苗,病程延续约8-9天。有常见症状,失去味觉约三天,背疼等等。

一位打过三次疫苗,仍感染。病程约5天,症状较轻,头痛,流鼻涕如Niagara Fall。

感染过的都挺开心,又跑出来吃饭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2-18 01:14
史节 发表于 2022-2-17 09:18
香港的事情比较麻烦,却也是一个挑战和机遇。
香港显然已经进入疫情的快速爆发期,奥米克戎的特点是上得快 ...

疫情对香港的经济打击还是个未知数。香港的部分港口业务大概直接就转深圳了,反正也没隔几步路。零售和餐饮停摆的影响会很大。最大的影响还是看到隔河的深圳从头到尾就没有几个人感染、死亡。
作者: 史节    时间: 2022-2-18 08:10
晨枫 发表于 2022-2-18 01:14
疫情对香港的经济打击还是个未知数。香港的部分港口业务大概直接就转深圳了,反正也没隔几步路。零售和餐 ...

香港的事情和风细雨需要时间,快速改变只能是震撼教育,而震撼教育需要够狠,够震撼。
虽然疫情看起来很凶险,但估计大概率还是不够震撼。
作者: 松叶牡丹    时间: 2022-2-18 08:35
IceCow 发表于 2022-2-18 00:22
坐标大家拿,昨天我和几个西人出去吃饭,四个人中已经三个得过了。朋友女儿美国藤校,宿舍七个女孩,4个得 ...

群体免疫是不可能的,得了还会再得
作者: IceCow    时间: 2022-2-18 08:53
松叶牡丹 发表于 2022-2-18 08:35
群体免疫是不可能的,得了还会再得

目前来看,疫苗可以减轻症状,但不防传染。免疫也只是对当前变种 (Omicron),将来的没人知道。考虑到上世纪初西班牙大流感也祸祸了两年多,估计这次也差不多了。
作者: 无言    时间: 2022-2-18 10:45
IceCow 发表于 2022-2-18 00:22
坐标大家拿,昨天我和几个西人出去吃饭,四个人中已经三个得过了。朋友女儿美国藤校,宿舍七个女孩,4个得 ...

不知道你这是大家拿哪里的样本。我这个小样本同组十几人目前只有一个一年多前被孩子感染过,周围认识的知道的也没听说谁得过。
作者: IceCow    时间: 2022-2-18 12:06
无言 发表于 2022-2-18 10:45
不知道你这是大家拿哪里的样本。我这个小样本同组十几人目前只有一个一年多前被孩子感染过,周围认识的知 ...

Alberta省人口4百多万,省卫生局统计确诊数累计52万。现在都不统计确诊数了,因为太多人没有症状,或者不去检测。你大概可以估计一下成人的感染率。
作者: 无言    时间: 2022-2-18 12:14
IceCow 发表于 2022-2-18 12:06
Alberta省人口4百多万,省卫生局统计确诊数累计52万。现在都不统计确诊数了,因为太多人没有症状,或者不 ...

嗯,红脖省有些日子确诊数比大湖北还高,可以理解。
作者: 陈王奋起挥黄钺    时间: 2022-2-18 12:50
IceCow 发表于 2022-2-18 00:22
坐标大家拿,昨天我和几个西人出去吃饭,四个人中已经三个得过了。朋友女儿美国藤校,宿舍七个女孩,4个得 ...

得过的还会再得,参见查尔斯王子。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2-2-18 14:52
史节 发表于 2022-2-17 23:18
香港的事情比较麻烦,却也是一个挑战和机遇。
香港显然已经进入疫情的快速爆发期,奥米克戎的特点是上得快 ...

我觉得也许到不了确诊50万,理由如下:
1、香港的疫苗接种率也不算很低;
2、中国人传统怕死的心理会使得老百姓最近会谨慎一波;

大约15万,至多20万。 恩,是模糊预估的。

不过香港现在很大的麻烦是检测能力。大陆这边动不动一天检测60-100万,是基于10混1的检测手段。而现在香港流掉很不清楚,源头多发,所以混检已经错过了时机,只能单采,这就慢得多了。  日检测能力如果只有30万的话,再加上很多环节检测质量相当的不过关(比如捅鼻子,不深不疼基本就是无效的),所以也许真实感染数据永远是个谜...

还有区域封控做不到位,海关和机场仍没有提高检疫标准,医保局居然放话出来要降低隔离期限,也许你的预测数字也是可能的。
作者: 老财迷    时间: 2022-2-18 16:44
史节 发表于 2022-2-17 23:18
香港的事情比较麻烦,却也是一个挑战和机遇。
香港显然已经进入疫情的快速爆发期,奥米克戎的特点是上得快 ...

死一些年长者对社会没啥震撼, “死了一个4岁的,一个3岁的”,对老百姓还是有些震撼了。
但要打消香港人的傲慢,光靠这一局做不到。
作者: MaverickZ    时间: 2022-2-18 18:30
老财迷 发表于 2022-2-18 16:44
死一些年长者对社会没啥震撼, “死了一个4岁的,一个3岁的”,对老百姓还是有些震撼了。
但要打消香港人 ...

震撼鸟用都没有,很快就会有确诊的站出来说就是个感冒, 死掉的是身体不好的
HK不死一半人,是不会有改变的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22-2-18 20:32
老票 发表于 2022-2-18 14:52
我觉得也许到不了确诊50万,理由如下:
1、香港的疫苗接种率也不算很低;
2、中国人传统怕死的心理会使得 ...

新加坡疫苗接种9成,香港才82%完成1。。新加坡现在50多万,昨天单日1万8
作者: 征久仁    时间: 2022-2-18 22:25
常挨揍 发表于 2022-2-18 20:32
新加坡疫苗接种9成,香港才82%完成1。。新加坡现在50多万,昨天单日1万8 ...

没啥没啥,新加坡的情况不是小好而是大好。他们自己不在乎,别人也没必要替他们在乎。
最近该国媒体大肆将谷爱凌和丰县八孩母亲进行对比,这让我想起来了2008年他们把北京奥运会和三鹿放在一起,2010年把上海世博会和伤害的楼房大火放在一起,真是传统技能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2-18 22:29
无言 发表于 2022-2-17 20:45
不知道你这是大家拿哪里的样本。我这个小样本同组十几人目前只有一个一年多前被孩子感染过,周围认识的知 ...


我这里的样本:每班工人7个,5个班组,基本上每班都有人得过,一年前和最近的都有。

学校就不谈了。LP班上学生1/4-1/3的人得过,几个班都一样。
作者: Misunderstood    时间: 2022-2-18 23:13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22-2-18 12:50
得过的还会再得,参见查尔斯王子。

可以四连冠,难保不会五丶六次连冠。



作者: moletronic    时间: 2022-2-19 01:35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22-2-17 20:50
得过的还会再得,参见查尔斯王子。

都不用查尔斯王子,我前同组同事,伊朗人,后来转去东岸分部的。去年8月回湾区,跟俺们见面时说他20年3月得了一次,21年3月再得。。。当时俺心里一紧。
作者: 阿迪    时间: 2022-2-19 02:07
老票 发表于 2022-2-12 22:53
最新消息,单日新增1500+,香港卫生署的人放话出来:不排除封城的可能性。

按照港府“ ...

今天看到的观网新闻,林郑特首说不会封城!试看香港要花多少时间和多少代价达成如何免疫。
作者: 阿迪    时间: 2022-2-19 02:08
史节 发表于 2022-2-17 23:18
香港的事情比较麻烦,却也是一个挑战和机遇。
香港显然已经进入疫情的快速爆发期,奥米克戎的特点是上得快 ...

说不准到时候香港达成群体免疫了,更傲了。

作者: IceCow    时间: 2022-2-19 04:25
本帖最后由 IceCow 于 2022-2-19 04:27 编辑

香港可以作为一个绝好的观察窗口,如果代价可以接受(死亡率大约千分之二), 大陆估计要改变防疫政策了。从绝对清零,改为共存。
作者: 无言    时间: 2022-2-19 05:47
本帖最后由 无言 于 2022-2-19 05:50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22-2-18 22:29
我这里的样本:每班工人7个,5个班组,基本上每班都有人得过,一年前和最近的都有。

学校就不谈了。LP班 ...


安省可确认的感染率是阿省的2/3,我们这里基本在家工作,大多必须现场工作的感染率也高。

https://health-infobase.canada.ca/covid-19/
作者: 老财迷    时间: 2022-2-19 07:53
IceCow 发表于 2022-2-19 04:25
香港可以作为一个绝好的观察窗口,如果代价可以接受(死亡率大约千分之二), 大陆估计要改变防疫政策了。从 ...

不会的,死亡率大约千分之二还是太高了,并且目前O记传染的太快了,要是中国每天感染50万人,乘以2‰,每天就是死亡1000人,这根本无法承受。看欧美数据,加上中国的人口密度,每天感染50万人是很保守的数据了。
中国要改防疫政策,在O记基础上死亡率起码还得下降1个数量级、且传染速度也得下降1个数量级才有可能。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2-2-19 11:21
晨枫 发表于 2022-2-18 01:14
疫情对香港的经济打击还是个未知数。香港的部分港口业务大概直接就转深圳了,反正也没隔几步路。零售和餐 ...

骆惠宁:行动是最好的宣言

看完这16条,感觉是:中央明确不会直接接手香港疫情了,请HK自力更生是主基调。  大陆专家组去了,只有4个人。哦还带了2辆移动核酸检测车。



腾讯,阿里,京东等纷纷捐款,这个更有趣。 香港其实一点不缺钱,目前急缺的是大量的:

1.核酸检测人员  2.医务人员

给的不是你最缺的,而是我最不缺的,这就比较耐人寻味了。



林郑刚动用《紧急情况规例条例》将特首选举押后一个月,而且至今她也没明确表态是否会参选下一届特首。


保持目前的混沌状态,只要别再添乱稳定就好,这是我理解的大陆对HK最近几年的治理方针。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2-19 11:29
老财迷 发表于 2022-2-18 17:53
不会的,死亡率大约千分之二还是太高了,并且目前O记传染的太快了,要是中国每天感染50万人,乘以2‰,每 ...

确实,千分之二的死亡率,一个星期就超过过去两年新冠的死亡总数了,这对中国是不能接受的。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2-2-19 11:33
老财迷 发表于 2022-2-19 07:53
不会的,死亡率大约千分之二还是太高了,并且目前O记传染的太快了,要是中国每天感染50万人,乘以2‰,每 ...

给老兄补充个论据:国际病毒学专家已经有建议将奥密克戎的BA.2赋予一个新的希腊字母了,意味着O记病毒株家族里内卷已经开始且非常严重。  

病毒不停歇的变异,我们咋共存?

还没考虑到疫苗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干扰作用,简单来说,打到4-5针以后的隐患,现在都没工夫没心情估算呢。

并不代表不存在。
作者: 史节    时间: 2022-2-19 15:55
老财迷 发表于 2022-2-19 07:53
不会的,死亡率大约千分之二还是太高了,并且目前O记传染的太快了,要是中国每天感染50万人,乘以2‰,每 ...

千分之2的死亡率其实还可以,流感的一般死亡率是千分之一,但传染性上新冠目前的感染能力太强,直接R值到8了。季节性流感的R值是1.3.这就不可接受了。
现在的问题是普遍接种后的死亡率基本快到流感水平了,但控制传播还远不达标。如果仅仅是这一季,奥米克戎完事就拉倒了,加强针+药物,再加一些的隔离病房挺过去,死亡个几万人,不是不能承受。虽然说起来有点冷血,但每次流感其实我们都得死几万人。
但现在谁也不敢保证没有下一波,动态清零+社会秩序基本正常,对疫情对经济都很好。
作者: 小米粒    时间: 2022-2-19 19:14
美帝早受不了啦
辉瑞到处授权大搞口服液

支援港?
散装们在支苏,哪里有空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22-2-19 20:08
史节 发表于 2022-2-19 15:55
千分之2的死亡率其实还可以,流感的一般死亡率是千分之一,但传染性上新冠目前的感染能力太强,直接R值到 ...

09年流感的时候,土共就现在这样,虽然标准没现在这么高。
之前俺在这里也八过:
留学生从美国回来,航班上有病例,通报到长沙,礼拜一大早全副武装的大白就在俺们单位院子里等着,好不容易落实到人了立马跟救护车去定点医院隔离。
参与了家庭就餐的人员居家隔离,家门外有社区工作人员守着。
当然那时候确实马虎点,周五回来的下周一才来逮人
作者: 阿迪    时间: 2022-2-21 00:37
史节 发表于 2022-2-19 15:55
千分之2的死亡率其实还可以,流感的一般死亡率是千分之一,但传染性上新冠目前的感染能力太强,直接R值到 ...

但流感病毒直接致死的病例很少吧,更多的还是引发其它基础疾病索命的。但这新冠不同啊,染上了,那可真就是有机会被直接致死的。这才是要紧的地方吧?
作者: dopplermaxgamil    时间: 2022-2-21 11:46
晨枫 发表于 2022-2-18 01:14
疫情对香港的经济打击还是个未知数。香港的部分港口业务大概直接就转深圳了,反正也没隔几步路。零售和餐 ...

阿灿们是不会羡慕深圳的,因为阿灿们深信大陆隐瞒了数百万的死亡(深圳也包括在内)。人家只会欢呼自己的媒体公开透明。
作者: dopplermaxgamil    时间: 2022-2-21 11:55
本帖最后由 dopplermaxgamil 于 2022-2-21 12:03 编辑
史节 发表于 2022-2-19 15:55
千分之2的死亡率其实还可以,流感的一般死亡率是千分之一,但传染性上新冠目前的感染能力太强,直接R值到 ...


流感的死亡率只有万分之一左右。而且年轻人死于流感的极其罕见。O型新冠的死亡率仍然是流感的10-20倍。
作者: 史节    时间: 2022-2-21 14:12
dopplermaxgamil 发表于 2022-2-21 11:55
流感的死亡率只有万分之一左右。而且年轻人死于流感的极其罕见。O型新冠的死亡率仍然是流感的10-20倍。 ...

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 ... CAE?id=b95929412849
我之前和现在查的数据都基本是千分之一死亡率。但这指的是相关死亡率。“流感相关死亡”,基本是美国的口径。中国是主因死亡,万分之一。两者并不矛盾。
作者: 老财迷    时间: 2022-2-21 22:14
史节 发表于 2022-2-21 14:12
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jsessionid=B6CC05264614569E1B9195030C98FCAE?id=b9592 ...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6395229?sdkver=64590f2e 核查 | 美国流感死亡率是中国800倍?假!   湃客:有据核查 2022-01-24 11:58
这个对中美两国的流感统计差异有些说明,可以参考一下。

我的印象中,国内病例在死亡时如果新冠是阳性,就都算在新冠死亡病例中了,并不关心是否主因。
而国内对流感又很宽容,得了流感后死亡,基本上算到其它并发症上了。
这对将来放宽防疫标准有些障碍。

作者: 梓童    时间: 2022-2-25 08:21
晨枫 发表于 2022-2-17 14:06
幸灾乐祸不好,但止不住想说:你Y也有今天!

这次疫情港府的颟顸无能,港人的傲慢自私暴露无遗。
先是在每天感染数千,疫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准备3月份才开始强制全民检测,但是检测人群不是按居住区,而是按照身份证号码顺序进行,如果一家人分开几天检测,意义何在?但凡脑子里还有点水,都不至于蠢到这个地步;
就在前天医管局还在说,“暂时”不需要大陆医护人员支援,不准使用中国产的快检试剂,禁止使用并销毁连花清瘟之类的中药,要求大陆医护人员必须取得香港执医资格才能检测、治疗病人。。。。。。对此本人不仅感到无语,内心能想到的只有“丧心病狂”!
前天我在B站上看到一个香港妈妈,五六岁的儿子感染了,她陪同去医院。由于没有床位,他们只能呆在医院外临时搭建的小隔间里,每个隔间大约1平方多,在这么冷的天气中住了三天三夜。给儿子拿了个小帐篷睡觉,自己只能坐在塑料凳子苦捱,情况异常凄惨。不过这些都是香港人自己“作”出来的,怪不得别人!

作者: 小刀    时间: 2022-2-26 04:05
不知道应该是香港醒醒,还是大陆应该醒醒,对一个致死率类流感的新冠,有没有必要这么神经质地清零政策。
可能还是政治因素居多,放不下自己防疫优等生的脸面吧,我看这个COVID-19病毒专治各种不服,前期治武汉捂盖子的政府,中期治闯王的不靠谱,晚期治包子的亲自指挥亲自部署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2-2-27 22:44
史节 发表于 2022-2-21 14:12
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jsessionid=B6CC05264614569E1B9195030C98FCAE?id=b9592 ...

香港今天单日确诊26000,据说应该是29000(部分待核实),  单日死亡83例,停尸间开始告急,单日略估算死亡率是千分之三。

HK此轮疫情累计确诊68000,死亡659,总死亡率简单估算接近百分之一了。






还是希望确诊总数不要过大,深圳现在的压力太大了,昨天新增30个。

城门已经失火了,最好不要过多殃及池鱼



作者: 老财迷    时间: 2022-2-27 23:05
老票 发表于 2022-2-27 22:44
香港今天单日确诊26000,据说应该是29000(部分待核实),  单日死亡83例,停尸间开始告急,单日略估算 ...

LD有亲戚朋友在深圳,压力太大,有些人心不稳。
在狠抓偷渡。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2-2-27 23:11
老财迷 发表于 2022-2-27 23:05
LD有亲戚朋友在深圳,压力太大,有些人心不稳。
在狠抓偷渡。

我有很多朋友在深圳,压力太大,有些人心不稳。

大家都想狠抓偷渡,抓一个10万,说打算整个望远镜时不时眺望深圳湾海面搞创收。我问亲手抓才有钱吧?

朋友们立刻贴过来各区举报电话一长串,还批我防控意识薄弱:游过来的你能亲密接触么?


作者: 史节    时间: 2022-2-28 00:10
老票 发表于 2022-2-27 22:44
香港今天单日确诊26000,据说应该是29000(部分待核实),  单日死亡83例,停尸间开始告急,单日略估算 ...

我有点不敢写,香港实际上没有受过前几次疫情的冲击,而且加上重点人群疫苗普及率不高,死亡率要比前几次已经被收割过生命的地区要高。一般患病高峰和死亡高峰差两周左右,而且香港的检测能力在大陆加持下,很强。香港高峰我不可想象。
死亡率方面,即便从现在开始说进入了高峰期,2周后才真正进入死亡率高峰,现在粗死亡率千分之三,那么香港可能会达到1%的水平。这比日本还高,但想起日本全国性的医疗资源,我只能说港人自求多福。

想骂人。
作者: MaverickZ    时间: 2022-2-28 18:29
老财迷 发表于 2022-2-27 23:05
LD有亲戚朋友在深圳,压力太大,有些人心不稳。
在狠抓偷渡。

深圳那边在岸边设探照灯了,就差晚上往天上打照明弹了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2-3-2 19:44
史节 发表于 2022-2-28 00:10
我有点不敢写,香港实际上没有受过前几次疫情的冲击,而且加上重点人群疫苗普及率不高,死亡率要比前几次 ...

今天新闻:“截至当天零时,香港单日新增5535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55326例为本地病例;再有117名确诊者离世,年龄介乎58至100岁。”


本轮HK确诊累计15.8W,我的预测上限15-20W已经失败了。你预测的50w现在看来很有可能,也许还少了。梁卓伟的预测是本轮感染人数170万。

深圳地铁已经开始要求48小时核酸报告了...  深圳湾海面上增设了很多探照灯来回扫描...




作者: MaverickZ    时间: 2022-3-2 19:54
老票 发表于 2022-3-2 19:44
今天新闻:“截至当天零时,香港单日新增5535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55326例为本地病例;再有117名确 ...

就香港那居住密度,肯定要全部过不止一遍
作者: 小刀    时间: 2022-3-3 05:40
MaverickZ 发表于 2022-3-2 19:54
就香港那居住密度,肯定要全部过不止一遍

呵呵,大陆被香港的惨状惊醒了,曾光又出来放风了

ZT:
  曾光认为,“动态清零”是我国在特定的时期内的防疫对策,不会永远不变。在对发病、死亡容易容忍的情况下与病毒共存,是人类的长远目标。当前西方国家迫不及待实施与病毒共存,对我国风险很大,不宜随之起舞。

  原因一:人类对新冠病毒演变的规律尚不完全清楚,既往大约4至6个月出现一个强大的变异株,在奥密克戎之后出现新的变异株有可能是大概率事件。即使奥密克戎变异株自身也在演变,传播力更强的BA2株已经出现了,对儿童侵袭力明确加大,对其危害性尚待进一步评估。

  原因二,我国人群自然感染率比西方国家低千百倍,是完全靠疫苗接种建立免疫屏障。自然感染率低,过去是赫赫战果,现在是软肋,我们要有自知之明。更何况疫苗接种尚有漏洞。例如,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的疫苗接种率还不够高;已经打了疫苗的人在数月后抗体可能已经减退;第三针加强针还没有充分搞定,特别是国际公认的序贯免疫接种在我国刚刚起步。

  原因三,我国不像西方国家那样因长期防疫新冠不利,而面临的巨大的社会经济压力。可以站在高地上静观其变,不必匆忙行事。完全没有必要在全球疫情的高峰期打开国门,也不宜于冬天末春初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季节放宽防控措施。
作者: 小刀    时间: 2022-3-3 05:43
“原因二,我国人群自然感染率比西方国家低千百倍,是完全靠疫苗接种建立免疫屏障。自然感染率低,过去是赫赫战果,现在是软肋,我们要有自知之明。”
我党一直拖着不批mRNA疫苗,一直吹自己清零怎么牛逼,现在傻逼了,西方mRNA疫苗基本都覆盖了,国产灭活疫苗的效果比白开水高不了多少,国内老人只能自求多福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3-3 05:45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2-3-2 15:48 编辑
老票 发表于 2022-3-2 05:44
今天新闻:“截至当天零时,香港单日新增5535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55326例为本地病例;再有117名确 ...


反偷渡的任务很重啊

看到有第五波结束时香港感染人数高达480万的预测。
作者: 小刀    时间: 2022-3-3 06:27
晨枫 发表于 2022-3-3 05:45
反偷渡的任务很重啊

看到有第五波结束时香港感染人数高达480万的预测。 ...

COVID和历史上的流感一样,最终会人人过关,防控传染病三大法宝: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最终要靠第三条,国内妖魔化西方的抗疫措施太过了,拜GFW的消息封锁,有点像北朝鲜全世界我们最幸福的意思了。凡事都宣传是自己的好,我党吃这个政治红利有点上瘾,现在才意识到国产的疫苗不靠谱,又拉不下脸来用西方研发的mRNA疫苗,连抗体水平都不敢让大家测,看最后怎么收场吧

作者: 白玉老虎    时间: 2022-3-3 08:37
小刀 发表于 2022-3-3 06:27
COVID和历史上的流感一样,最终会人人过关,防控传染病三大法宝: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轮子? 还我党?谁认你啊
作者: 小刀    时间: 2022-3-3 08:50
啥态度?别人就不能说点你不爱听的,动辄扣轮子的帽子,这坛子又不是你家开的。
作者: 史节    时间: 2022-3-3 11:25
小刀 发表于 2022-3-3 06:27
COVID和历史上的流感一样,最终会人人过关,防控传染病三大法宝: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消息封锁。我肉身墙内,你说消息怎么来的?国内医学界一直有放松措施的呼声,如果你不知道那是谁封锁了谁?
国产的疫苗对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性是海外背书的,当然,灭活疫苗抗体效力不高,但智飞加强针也算不错啊。灭活疫苗作为全效的疫苗是不够的,但目前也没有哪一种疫苗是够的。mRNA疫苗之前效力不错,但除了奥米克戎出来后,无法抑制传染啊。之前的日本做到了抑制感染,但奥米克戎出来后,感染案例又是新高。说我们对国外宣传,呵呵,对中国疫苗不负责任的抹黑抨击不是宣传?
而且有一点,主张mRNA的人都没说,14亿人次的mRNA疫苗,谁来保障,从哪能获得。美国能够立刻给中国20亿剂吗?除了国产疫苗外,哪个能靠谱?而国内投产的设施,什么时候能够到位,你注意过吗?而且mRNA这玩意讨厌的要死,必须低温保存,运输到分发,这里里外外的投入是多少?
说全民测抗体,除了能够表明有多少人接触过新冠,有什么意义?如果抗体和抗感染是线性关系,和重症、死亡也是线性关系,我非常同意测。问题现在不是啊。我也就看到香港那边提了一下。现在香港这个德行你觉得怎样?
到目前为止,我们在抗疫方面还是成功的。我以前说过,即便因为奥米克戎而破防,奥米克戎与DLETA之间的人命差值我们也算赚到了。在人命和经济方面我们都领先的。现在是如何打开国门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下,原来的赫赫战功现在变成短板,很正常。解决方法,新的疫苗、特效药和等新的变种。

作者: Misunderstood    时间: 2022-3-3 11:25
小刀 发表于 2022-3-3 05:43
“原因二,我国人群自然感染率比西方国家低千百倍,是完全靠疫苗接种建立免疫屏障。自然感染率低,过去是赫 ...

老兄这业务水平真令人叹为观止。
2020年还没有疫苗面世前,我国早已把疫情控制住,疫症清零跟疫苗有毛的关系。你不用担心中国的老人了,还是多关注一下欧美的老人呗。



作者: 走两步    时间: 2022-3-3 11:48
史节 发表于 2022-3-3 11:25
消息封锁。我肉身墙内,你说消息怎么来的?国内医学界一直有放松措施的呼声,如果你不知道那是谁封锁了谁 ...

是28亿人次,一人两针。

还有一点是mRNA疫苗的副作用反应还是很厉害的。我身边不少人对第三针都有疑虑,第二针太上头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还有新的变种怎么办?医院受不了的时候已经躺平的地方也要继续封城,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性对商业信心影响也很大。
作者: 史节    时间: 2022-3-3 12:23
走两步 发表于 2022-3-3 11:48
是28亿人次,一人两针。

还有一点是mRNA疫苗的副作用反应还是很厉害的。我身边不少人对第三针都有疑虑, ...

我是按照加强针来算的。
其实两针灭活+mRNA是很多人包括我很推荐的方案。比起两针mRNA来,对中国这种疫情不严重的地方其实更适合,毕竟灭活副作用小。现在看序贯免疫是腺病毒或是蛋白,算是次优解。智飞的我还是很看好的。

其实我很讨厌在墙外,然后觉得你们什么都不知道,被封锁消息的好厉害的样子。我觉得但凡有这种观点的基本上算是被洗的挺干净了。中国很大,而且很多人喜欢把墙外的观点和消息往墙内搬,甚至是赚钱的好方法。如果觉得墙内人什么消息都不知道,加上墙外自由,所以墙外的消息很准确,这基本算是PUA成功了。
作者: 走两步    时间: 2022-3-3 12:32
史节 发表于 2022-3-3 12:23
我是按照加强针来算的。
其实两针灭活+mRNA是很多人包括我很推荐的方案。比起两针mRNA来,对中国这种疫情 ...

虽然我在墙外,但是墙外关于中国的新闻几乎没法看了。事实基础越来越少,大部分观点输出,客观报道越来越少。感觉很恶心,纯属浪费时间。这么搞很危险,国外老百姓被洗脑很严重,2021年是还有不少人不相信中国控制了疫情
作者: 随机微分算子    时间: 2022-3-3 12:34
晨枫 发表于 2022-2-18 01:14
疫情对香港的经济打击还是个未知数。香港的部分港口业务大概直接就转深圳了,反正也没隔几步路。零售和餐 ...

港深毕竟往来频繁,深圳现在也开始了,mall受的影响非常大。
作者: 小刀    时间: 2022-3-3 13:34
我是墙内墙外来回跑,连疫苗都是两边都打过,两边不靠谱的事都见了太多,我工作内容就是临床免疫学,讲起免疫学估计版里99%人应该不如我。
最近跟中国和美国的临床大夫都有讨论国内的清零政策,大家基本都认为是没必要的政治秀。

现在美国已经基本恢复正常,人群免疫水平远远高于国内,国内的清零政策就是双刃剑,一方面表面表面似乎死人少,但是人群的对新冠免疫力普遍低下,国产疫苗价效低也是不争的事实。O记的强传染力一定会突破清零政策的。现在还顽固坚持清零政策,完全不可持续,真正应该做的是保护高危人群,mRNA疫苗是不二的选择,上海复星早就被授权生产BNT的mRNA疫苗,2020年的时候复星就说可以年产10亿剂,就是我党不批,非要等国内军科院和云南沃森的自研mRNA疫苗,到现在也没正事投产。

O记病毒,毒性很低,对普通人就是个感冒,但是对老人等免疫力低下的易感人群还是杀伤力很大。现在就应该重点给易感人群加强接种mRNA疫苗,靠抗体检测的效率最高。国内怕暴露国产疫苗的抗体水平太低,根本就不批抗体检测试剂。自欺欺人而已。

国内疫情迟早会大爆发,各地都瞒报疫情数量,我反正告诉国内的老人最近千万别出门,太危险了。


作者: 史节    时间: 2022-3-3 15:30
小刀 发表于 2022-3-3 13:34
我是墙内墙外来回跑,连疫苗都是两边都打过,两边不靠谱的事都见了太多,我工作内容就是临床免疫学,讲起免 ...

现在还能墙内墙外来回跑,也是不容易。

美国基本恢复正常,嗯,不在美国,代价是什么?
mRNA是不二的选择,谁说的?2020疫苗还没出来呢。10亿剂只能是21年的产量。那么对中国14亿人来说,能指望mRNA吗?我们用了灭活疫苗也是去年年底大概覆盖了足够的人数的基础免疫罢了。

至于奥米克戎大号流感的说法,香港的现身说法不够有说服力吗?
而且你的说法根本就是自相矛盾。一方面指责中国政府的清零政策,一方面说我们的疫苗很差毫无作用。如果疫苗毫无作用,现在开放等于肉身送虎,香港的例子就在眼前。
很明显,清零政策当然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但在局势明朗之前,控制疫情规模,使之不至于失控仅仅是作秀?我看是有些人显得自己很秀习惯了吧。
还有一点,你能保证不会发生新的变异吗?如果新的变异死亡率更低,我们等到那个时候不更好吗?如果死亡率更高,放弃清零岂不是草菅人命?

其实也不用那么麻烦,既然是业内人士,不妨把你的主张和推算明确写出来。你主张什么样的公共政策,推算我们的感染人数是多少,死亡人数是多少。如果要加强免疫,需要加强免疫的人群有多大,需要在多长时间内做到。

作者: 史节    时间: 2022-3-3 15:52
小刀 发表于 2022-3-3 13:34
我是墙内墙外来回跑,连疫苗都是两边都打过,两边不靠谱的事都见了太多,我工作内容就是临床免疫学,讲起免 ...

我现在问你,按照一般的学术要求,你觉得你的论证合格吗?认为现有的防控措施不可能控制奥米克戎,你的依据够吗?由此提出放弃清零政策的理由充分吗?新冠主要攻击65岁以上老人,在这个已知前提下, 大规模测抗体的依据是什么?既然是对重点人群加强免疫,重点人群已知,你测抗体的意义何在?既然重点人群尚未加强免疫,提出放弃清零政策合理吗?如果防控放开,感染规模大约是多少,有症状需要入院的是多少规模,造成的医疗资源挤兑如何控制?
我可以告诉你我的思路:现在进行序贯加强免疫刚刚开始,按照去年的进度,起码也需要3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人群的加强免疫。而且最挠头的是目前哪种疫苗对控制传染都效果不佳。特效药刚刚批准,囤积和储备也需要3-4个月时间,同时国内开发的特效药可能也需要到下半年才能上市。从对应的角度来说,我们起码需要到夏天才能考虑解除防疫措施,9月份很可能是那个节点。
对未来的考量是目前国外疫情高峰期基本过去了,今年上半年很可能迎来国外输入压力急剧减小的情况。那么今年夏天,很可能会迎来国内外几乎都清零的局面。如果这个局面维持住了,并且经过小规模的放开后没有产生问题,在经历一个冬天后,明年春天我们可能会放开。
作者: 小刀    时间: 2022-3-3 16:13
史节 发表于 2022-3-3 15:52
我现在问你,按照一般的学术要求,你觉得你的论证合格吗?认为现有的防控措施不可能控制奥米克戎,你的依 ...

天朝根本不批准mRNA疫苗的生产才是问题所在,如果20年批了复星的疫苗,数量根本不是问题啊。也不存在免疫保护不高的情况了。科兴疫苗批准只用了一周时间,所以还是政治挂帅啊,美国每家免费发快速抗体试剂盒,为什么国内连抗体试剂盒都不批准,厂家只能外销,这又是什么抗疫逻辑。

我说的不是要大陆放开管控,而是说大陆的清零政策管不住新冠,我才不相信北京就这几个病例。国际邮件传染新冠这么搞笑的话也就大陆敢说。O记早就有社区传播了。
而且从长期看这样的管控可能死的人更多。我接触的有限的医院里,医生说因为防疫政策而不能及时救治心梗脑梗死人已经不少见了,这些人数怎么算?


作者: 小刀    时间: 2022-3-3 16:25
史节 发表于 2022-3-3 15:30
现在还能墙内墙外来回跑,也是不容易。

美国基本恢复正常,嗯,不在美国,代价是什么?

有没有搞错啊,mRNA生产速度比灭活疫苗高几倍,大陆靠老式Vero细胞生产灭活疫苗都能覆盖大陆人口,生产mRNA都能覆盖全世界了
作者: 小刀    时间: 2022-3-3 16:29
小刀 发表于 2022-3-3 16:25
有没有搞错啊,mRNA生产速度比灭活疫苗高几倍,大陆靠老式Vero细胞生产灭活疫苗都能覆盖大陆人口,生产mR ...

”mRNA是不二的选择,谁说的?2020疫苗还没出来呢。“
BioNTech和复星医药宣布其首选新冠mRNA疫苗BNT162b2在中国开展II期临床试验
来源: 复星医药官网

德国美因茨和中国上海,2020年11月25日,BioNTech SE(“BioNTech”,纳斯达克股票代码:BNTX)和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复星医药”,股票代码:600196.SH,02196.HK)共同宣布,其首选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BNT162b2于中国江苏泰州和涟水开展II期临床试验。

在中国进行的BNT162b2疫苗 II 期临床试验由江苏省疾控中心(江苏省公共卫生研究院)负责,试验现场位于泰州中国医药城疫苗工程中心和涟水县疾控中心,泰州市人民医院, 涟水县人民医院等单位共同参与。计划通过线上招募960名健康受试者,年龄段在18至85岁,以评估该候选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用于支持该疫苗未来在中国上市申请。

BioNTech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Ugur Sahin博士表示:“从一开始,我们的共同目标便是快速设计和开发出安全有效的疫苗以实现全球供应。在中国开展的临床试验研究不仅是BioNTech新冠疫苗全球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标志着将疫苗带给中国人民的重要一步。”

复星医药高级副总裁、全球研发中心总裁兼首席医学官回爱民博士表示,“新冠病毒大流行再次证明,控制传染病需要全球合作。作为全球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中国开展的BNT162b2 II期临床试验,不仅是该疫苗在中国上市的关键性数据,相信也将对该疫苗在全球其他种族,尤其是在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使用,起到积极作用。”

2020年3月13日,复星医药成为BioNTech在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开发、商业化基于其专有的 mRNA 技术平台研发的、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产品。自双方合作以来,复星医药就深度参与到mRNA疫苗研发中,除了与合作方全面深入探讨研发计划,完成中国境内临床试验,还设计并与中国研究单位完成了包括BNT162b2在内的多个mRNA获选疫苗的动物攻毒试验、并及时与合作方分享。
作者: edmond    时间: 2022-3-3 16:53
本帖最后由 edmond 于 2022-3-3 17:00 编辑

实在看不下去了,站出来说一下:
1、“国内疫情迟早会大爆发“,这个武断的结论是怎么科学得出来的?
2、“各地都瞒报疫情数量“,大概你不知道内地疫情上报的程序,我告诉你,现在没人敢瞒报疫情的数据。
3、“我反正告诉国内的老人最近千万别出门,太危险了“。既然你”墙里墙外跑“,你怎么不给你的老人带点你认为有用的疫苗回来?他们的生命不是生命吗?
作者: 史节    时间: 2022-3-3 17:08
小刀 发表于 2022-3-3 16:29
”mRNA是不二的选择,谁说的?2020疫苗还没出来呢。“
BioNTech和复星医药宣布其首选新冠mRNA疫苗BNT162b ...

证明了什么?
你大概都忘了疫情是哪年发生的了吧?
20年11月在中国进行II期试验,你想20年就获批?“FDA于2020年12月11日授予辉瑞Pfizer(联合BioNTech公司)的COVID-19 mRNA疫苗BNT162b2紧急使用授权申请(EUA)。”
如果你觉得20年12月疫苗完成III期算是疫苗出来了,OK,我同意。然后你觉得2020年我们能够年产疫苗10亿剂吗?
好吧,如果你想恢复正常记忆,不妨查一下。复星获mRNA疫苗生产许可收益可观 关键原料谁来供应?
21年5月复星宣布 “与德国疫苗厂商拜恩泰科(BioNTech)成立合资公司生产mRNA新冠疫苗,年产能有望达到10亿剂。此举标志着中国将首次实现国外引进新冠疫苗的本土化生产。”
去年才能年产10亿剂。你告诉我mRNA比灭活产量大好几倍,我们去年生产了45亿,就算其他的东西,起码30亿剂是灭活。你这个几倍产量是从哪看到的,还是拍脑门想出来的?
作者: 史节    时间: 2022-3-3 17:27
小刀 发表于 2022-3-3 16:25
有没有搞错啊,mRNA生产速度比灭活疫苗高几倍,大陆靠老式Vero细胞生产灭活疫苗都能覆盖大陆人口,生产mR ...

Vero活细胞给够营养,自己就可以增殖,按照指数增长,中国给其他国家的疫苗厂,然后提供罐装液不都这玩意吗?
mRNA疫苗我大体查了一下,mRNA是大肠杆菌,其实和细胞差不多,虽然大肠杆菌长的比细胞快,问题是大肠杆菌你敢直接往人体打吗?细胞灭活加佐剂就可以了,咱们的佐剂效果差,这也是灭活疫苗效果一般的主要原因。mRNA得提取后脂质纳米包装,主要是LNP技术。而这个技术是很新的技术。从流程来看,看不出双方在产量上有什么区别。
作者: MaverickZ    时间: 2022-3-3 17:32
走两步 发表于 2022-3-3 11:48
是28亿人次,一人两针。

还有一点是mRNA疫苗的副作用反应还是很厉害的。我身边不少人对第三针都有疑虑, ...

不仅仅上头,是慢性过敏症状,身边有4个人一直有过敏/湿疹, 需要天天吃药
作者: MaverickZ    时间: 2022-3-3 17:33
本帖最后由 MaverickZ 于 2022-3-3 17:37 编辑
小刀 发表于 2022-3-3 16:13
天朝根本不批准mRNA疫苗的生产才是问题所在,如果20年批了复星的疫苗,数量根本不是问题啊。也不存在免疫 ...


用灭活疫苗的国家多了去了,睁开眼睛看看吧
要有多2才会在22年吹mrna.
作者: 走两步    时间: 2022-3-3 17:48
MaverickZ 发表于 2022-3-3 17:32
不仅仅上头,是慢性过敏症状,身边有4个人一直有过敏/湿疹, 需要天天吃药 ...

我自己浑身疼了一天,也有朋友拉了一周肚子,更常见的是发烧什么的。还有几个年轻点的有心肌炎和心包炎,养了大概一个月才恢复。当然大部分也说毫无反映的。。。
作者: 史节    时间: 2022-3-3 17:53
MaverickZ 发表于 2022-3-3 17:33
用灭活疫苗的国家多了去了,睁开眼睛看看吧
要有多2才会在22年吹mrna.

其实我也很推崇mRNA疫苗。真是新一代的技术,很反映了美欧的能力,我们的确应该跟上这个潮流。但问题是疫苗结果其实是去年年初才算是出来的,21年一年让老百姓尽快建立群体免疫的确不能指望mRNA疫苗。
今年或是明年,疫苗有可能会过剩,青壮年的确可以考虑mRNA的加强。老年人我认为智飞可能更好点。这回腺病毒感觉不尴不尬。
作者: MaverickZ    时间: 2022-3-3 17:57
本帖最后由 MaverickZ 于 2022-3-3 17:59 编辑
走两步 发表于 2022-3-3 17:48
我自己浑身疼了一天,也有朋友拉了一周肚子,更常见的是发烧什么的。还有几个年轻点的有心肌炎和心包炎, ...


我打了辉瑞和莫得拿,基本上是新冠的3-4成,好在不到48小时症状就没了。
不过从去年9月开始,我必须每天吃抗过敏药,否则100%出荨麻疹.
有朋友也是去年开始出现湿疹,需要吃药,那朋友查了资料,貌似印象中辉瑞给的是1%还是多少比例会有类似问题。

英国这里去年还有一批20多岁年轻人出现脑膜炎,有认识的人就是头痛去医院检查,结果当场被扣下,抽了脑部积液2次。本地负责的医生说这辈子第一次见到20多岁的还得脑膜炎的,而且本地有多个病例。没证据,但是本地医生怀疑是疫苗造成、

吹mrna的,绝对是脑子有泡的。
作者: MaverickZ    时间: 2022-3-3 17:58
史节 发表于 2022-3-3 17:53
其实我也很推崇mRNA疫苗。真是新一代的技术,很反映了美欧的能力,我们的确应该跟上这个潮流。但问题是疫 ...

能力是能力,没有长期验证鬼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海洛因还是无副作用的止痛剂呢.
作者: 走两步    时间: 2022-3-3 18:05
MaverickZ 发表于 2022-3-3 17:57
我打了辉瑞和莫得拿,基本上是新冠的3-4成,好在不到48小时症状就没了。
不过从去年9月开始,我必须每天 ...

我一直犹豫要不要第三针,第二针把我吓到了。打完连着两周都比较虚弱,好在目前还没事。不打又担心下一轮疫情。。。。。。头疼
作者: 走两步    时间: 2022-3-3 18:07
史节 发表于 2022-3-3 17:53
其实我也很推崇mRNA疫苗。真是新一代的技术,很反映了美欧的能力,我们的确应该跟上这个潮流。但问题是疫 ...

赶快针对omicron补强一下才是王道啊。谁知道接下来是什么。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2-3-4 16:43
晨枫 发表于 2022-3-3 05:45
反偷渡的任务很重啊

看到有第五波结束时香港感染人数高达480万的预测。 ...

深圳朋友发来视频:罗湖水围地区正在大规模搜查,数百个大白先封小区然后挨家挨户翻箱倒柜,所有能藏人的角落全部细细过筛子。 如果以家里没人为借口拒绝开门检查,据说24小时断水电。

看了视频,真的想起来电影《卡桑德拉大桥》......

据说昨天就这样揪出来一个香港偷渡过来的。 香港很多人其实都是大陆过去的,罗湖这边都是亲戚,这次香港顶不住,不少人就溜回来窝藏着。  还有据说使用滑翔伞过来的,我看了视频觉得是瞎扯,香港对面的山高度不够,滑不过来。

作为曾经的老深圳人,这种气氛,真的是活久见......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3-4 23:09
老票 发表于 2022-3-4 02:43
深圳朋友发来视频:罗湖水围地区正在大规模搜查,数百个大白先封小区然后挨家挨户翻箱倒柜,所有能藏人的 ...

共军大扫荡啊!真是活久见!
作者: 皇家骑警总监    时间: 2022-3-4 23:25
老票 发表于 2022-2-17 20:32
干炒牛河会有点干,某些广东、香港人会说吃了这个有点上火,就加点汤来炒,就是湿炒牛河咯。  湿炒牛河配 ...

山西陈醋?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2-3-5 11:25
皇家骑警总监 发表于 2022-3-4 23:25
山西陈醋?


国内三大名醋,山西陈醋、四川保宁醋、镇江香醋都可以,当然山西陈醋最好咯

作者: 陈王奋起挥黄钺    时间: 2022-3-6 20:22
老票 发表于 2022-3-5 11:25
国内三大名醋,山西陈醋、四川保宁醋、镇江香醋都可以,当然山西陈醋最好咯
...

苏联人不服
作者: 陈王奋起挥黄钺    时间: 2022-3-7 00:45
小刀 发表于 2022-3-3 05:43
“原因二,我国人群自然感染率比西方国家低千百倍,是完全靠疫苗接种建立免疫屏障。自然感染率低,过去是赫 ...

国际上主要采用灭活疫苗的国家还有不少,智利、巴西、印尼。他们都不像中国采取了严格的清零措施,基本和美欧差不多。可是你去看他们的疫情,比美欧好像还要略好一点呢。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2-3-7 14:57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22-3-6 20:22
苏联人不服


一说苏联吓一跳,原来老兄指的是江苏联合省啊,

俺是山西人,自然力挺老家醋咯, 要说配面食是山西陈醋最好,原汤化原食嘛~

其实国内三大名醋各有所长的,镇江香醋配大闸蟹那是一绝,试过山西陈醋,感觉特别抢戏,遂弃之不用。
作者: MaverickZ    时间: 2022-3-7 19:40
走两步 发表于 2022-3-3 18:07
赶快针对omicron补强一下才是王道啊。谁知道接下来是什么。

有个不靠谱的办法, 称现在医疗宽松,去得一次新冠
没事就说明你身体好
有事,医院也有病床
再说一次, 这个办法不靠谱
作者: 小刀    时间: 2022-3-9 08:59
edmond 发表于 2022-3-3 16:53
实在看不下去了,站出来说一下:
1、“国内疫情迟早会大爆发“,这个武断的结论是怎么科学得出来的?
2、“ ...

“国内疫情迟早会大爆发“,这个武断的结论是怎么科学得出来的?
武不武断这两周就能看出来,大家还是劝家里老人尽量早打疫苗吧,香港的老人就是吃了这个亏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