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桎梏下的文章——金克木的《八股新论》读后 [打印本页] 作者: xiejin77 时间: 2022-1-30 16:59 标题: 桎梏下的文章——金克木的《八股新论》读后 桎梏下的文章——金克木的《八股新论》读后& O: D) q/ E$ D. S
北大三老的文章在而今的读书人眼中算是大师级的文字了。我读过张中行的《负暄闲话》,感觉也就是泛泛而言的教授文章。感觉作为散文去读这些文字的话,和我所推崇的鲁迅先生比起来,就显得空洞而平淡。但是三老各自专业的东西还是值得细细研读学习,那个是本工的水平。按理说,从这个角度来说,论八股文,其实还是张中行更适合。但是金老的这本书,也让我从一个不错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一遍八股文这种存在了几百年的文人工具。归根究底,可能还是因为金老的角度有些“文章天成、妙手偶得”的味道吧。 : U( Y9 d- U" f ! m4 M i0 d1 Z& P想当年陈独秀瞧不起民国新一代的文人,却独独对蔡元培毕恭毕敬。后来据说是陈自述,因为陈只中过秀才,蔡元培却中了进士。可见在这一点上,桀骜如陈独秀,也承认文章水平的差异所在。虽然这个故事颇有些自媒体的风格,一时半会儿我还找不到出处。但反过来看,几百年的文人相争,却能大概公平的以八股文作为尺子。这个文体就算是只因为好奇,也颇值得探究一下。所以金克木的这本书从现代人的角度来说,作为了解八股文的科普性文字还是很有价值的。6 t, {8 G9 b0 s# |! p9 O
/ t9 A; }0 j, c) V: ^+ r- S
这本书本身的内容极有特色。单从引子看,就是一个使用说明。文章主要的四个部分一一明确描述各自意图。读者一目了然,想了解八股文本身的,读中间两章,论体、论心即可。想了解八股的溯源则要从四书说起,读四书显晦就可以。要想全面的评述一下八股的功过,读评罪就好。然后接着就是几篇附录,其实有些附录比正文还有趣。 # r+ I; d: T7 k, |0 Z, L# k3 {: e8 t) i
不过读书总归是要从正文开始的,其实这部书里最有趣的不是后面的论体论心。这个对于不熟悉古文的我们来说门槛有些高。四书的源流可以作为考证类的史料看,这一点上,金老先生的功力还是很值得体味的,+ d, b- E' O$ I: N. O& S4 m
/ p( T6 q9 j$ `. P0 b; A个人阅读的体会,其实八股评罪和四书显晦都是很有趣味的章节。四书显晦之中,其实深入浅出的解释了所谓四书体八股文的精华,这一点比论体论心两部分写的更通俗更有趣。比如这一段评述: ) X v7 x# l' B 4 l/ M# m1 V' W5 v l J- ~. f这是地道的八股腔调。两两相对,有起有结,不顾内容逻辑。“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若不改变,要同乐也乐不起来。前面说了,后面略去,彼此会意,单说同乐。作八股,学应对,都得会这一套。会说可以不说的话,又会不说非说不可的话。言与意相掩而互明,好比太极图。这是不以言传的古书诀窍。7 B3 I' N R-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