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求教:鸿蒙和fuchsia的区别 [打印本页]

作者: 路过    时间: 2021-6-9 14:44
标题: 求教:鸿蒙和fuchsia的区别
我这方面是小白。最近看了介绍鸿蒙的几篇德语新闻,里面提到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鸿蒙连接设备是不需要通过云,也就是说不用互联网也可实现设备互联,但是goole Fuchsia和苹果 OS 14都是要通过各自的云才能实现设备互联。这点在欧洲还是很有卖点的,毕竟用户苦google云和苹果云很久了。看了德语区的读者讨论,很多人都觉得凭这点就愿意购买尝试。
. i* {9 d5 m9 M  `
6 _/ i, S, ]! I3 E不知哪位大拿能深入介绍一下这方面?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21-6-9 21:03
简单地讲,一个是国内的物联网操作系统,一个是国际的物联网操作系统。其区别在于,一个是政治方面,以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对立,国际是否会采用;一个是商业方面,是否会关注商业上是否合算。
  c; @! {- I$ k) H: Z- k+ [& w* Q$ @
1 T  t5 F: J1 t, n; n2 k7 R国内的那个,应该只限于国内使用的,国际的,特别是欧美的,就不用考虑了。国际的那个,国内应该会有相当大的市场,除非中国政府强行阻止。
% Y* J5 A# d2 k) U8 t) ?( Z  v3 Z1 H* K- t/ G+ w
至于你所说的不通过云,技术上可以做到,商业上几乎没可能,原因在于商业成本。像国内那样为了政治因素,不计成本地硬铺网络设备,在欧美是绝对没可能的。
作者: 看客    时间: 2021-6-9 21:12
设备互联可以通过ZigBee、UWB。苹果去年已经在iPhone里内置了UWB,将来这可能是个趋势。
作者: 法乎其上    时间: 2021-6-9 21:50
谁还会上狗狗的当呢。  X  P- d( v. I' z. O. q
H了解G的fuchsia是什么东西,而G并不了解H的H是什么东西。( g4 |0 E% [* }: H( W, g

/ M# N0 K8 L, i) g1 }1 `新的领域往往是新玩家玩死大佬,而大佬往往会让某些人无比崇拜地陷入错误的判断。+ Z  [; }1 P# f/ Z9 ?, C) {
有人嚷嚷没有手机厂商跟随H,这很容易理解。而我的判断是M家必然跟随H的H,只是时机问题。
2 u4 }+ [) H0 J  y
* _' u4 c+ h" p" R  v6 E这个世界需要多样化,而H的H代表着多样化。以中国市场为立基,扩展到亚非拉,再加上欧洲的多样化渴望,对于HmOS的未来是应该看好的。# S! N. {! t$ u6 r) W

1 ]* E% [) s* t$ t技术细节不清楚,我的感觉是HmOS的物联网服务应该是不需要H云的连接的。这种连接需要是一种绑架,难道家庭的网络出现故障以后,我家庭里的智能设备就无法控制了吗?比如:空调。% ^; f8 K- g/ {; q0 d
( s0 I- N% n" c# D' w) C6 }
不知道我是否也是 半瓶子晃荡。但一定可以肯定的是:我不是大拿。
, O' k6 m1 H2 t' C3 A$ F! H
作者: 法乎其上    时间: 2021-6-9 21:53
有一位朋友说的很好,H可能通过跟中国工业第一的优势的结合,比如白色家电厂商,让HmOS获得足够的成功,进而倒逼手机厂商选择HmOS。倒逼,这个说法非常的准确。
2 |* R( x; e$ N1 T' O/ E5 m而狗家是没有这个条件的。
作者: 法乎其上    时间: 2021-6-9 22:05
我已经发出问题帮你问了。& w3 U' [9 G/ }6 p/ g
凭我的理解,一定是不需要H云就可以保证的。因为H用的是 超级终端 的概念,所以没有H云的连接,超级终端应该是不受影响的。
作者: 沉宝    时间: 2021-6-9 22:19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21-6-9 21:03, R' D" B/ j1 ~1 S) L
简单地讲,一个是国内的物联网操作系统,一个是国际的物联网操作系统。其区别在于,一个是政治方面,以中国 ...
至于你所说的不通过云,技术上可以做到,商业上几乎没可能,原因在于商业成本。
$ ~$ i6 K: n, {$ H& k  y
8 U  H* i8 v+ y8 [/ r" t4 q
有时候原因不是商业成本,而是商家的利润。就拿最简单的智能控温器来说吧,有必要什么都云上走一圈吗?无非是便于收集用户数据,好卖钱罢了。其它更复杂的,例如智能音箱Alexa,有谁会认为那是Amazon发善心?
作者: 沉宝    时间: 2021-6-9 22:26
法乎其上 发表于 2021-6-9 22:05
# ]# t  G' H/ }# z我已经发出问题帮你问了。( q# C! ?6 e# d& b, X2 Y" @. G, J, `
凭我的理解,一定是不需要H云就可以保证的。因为H用的是 超级终端 的概念,所以 ...
  [( }& W# F7 U' ^' B0 X
有人做过试验,有些功能断网后可以继续使用。所以华为大概率是云加 P2P 技术复合使用。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21-6-9 22:30
沉宝 发表于 2021-6-9 09:19
$ K/ O# ~' @% c1 k) O有时候原因不是商业成本,而是商家的利润。就拿最简单的智能控温器来说吧,有必要什么都云上走一圈吗? ...
& K; x2 s7 R5 C
先有利润,再谈成本,要是连成本都收不回来的话,遑论利润?这方面的一个最新例子就是国内5G,这东西要是真的赚钱的话,国内三大服务商为啥要夜里关闭基站呢。说白了,那就是朝廷为了华为损害了服务商的利益,因此华为赚了,服务商赔了。服务商闹上去了,朝廷才明白不合算,于是现在不吹5G了。
7 r$ F% ?6 v+ b
$ d+ i) p- M' _; d9 V+ o4 r0 T这就是政治社会与商业社会的区别,北美的这类玩意儿,不管是谷歌的还是亚马逊的,可没有强买强卖的。
作者: 法乎其上    时间: 2021-6-9 22:31
沉宝 发表于 2021-6-9 15:265 U3 m9 a6 r2 \0 N
有人做过试验,有些功能断网后可以继续使用。所以华为大概率是云加 P2P 技术复合使用。 ...

& [- p/ S; y: o# a) Y6 u* P" E这我就不知道了。7 }* P4 g! e$ i9 I& F( K
: O0 _, U* C! }1 o9 t
但你的答案很重要的一点是回答了楼主的疑问:HmOS组成的超级终端、家庭智能网络的使用 可以独立于 华为云。
5 A0 `$ Q. r; G0 V' ^! ]
+ q/ K9 s  s- r4 j  x+ `& X, t虽然我没有研究过细节,也没有那个时间和兴趣,但我的推断还是对的。谢谢你。
作者: 沉宝    时间: 2021-6-9 22:53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21-6-9 22:30
. t8 u' s2 x9 G6 v5 q先有利润,再谈成本,要是连成本都收不回来的话,遑论利润?这方面的一个最新例子就是国内5G,这东西要是 ...
……不管是谷歌的还是亚马逊的,可没有强买强卖的
( |" x: m$ L* U

% t, U8 T1 L/ d大家谁也不是白莲花,没有强买强卖是目前这样更赚钱。结合你这篇发言http://www.aswetalk.net/bbs/foru ... p;page=8#pid1296922,收拾华为的表面上是国家出头,但后面要是没有大厂家站台出力,谁信?!
作者: 法乎其上    时间: 2021-6-9 23:04
本帖最后由 法乎其上 于 2021-6-9 16:08 编辑
7 @) _7 U, M+ ]2 \/ h8 d* W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21-6-9 15:30
8 Q9 y7 R' [) z0 n0 k8 ^, w0 S: T先有利润,再谈成本,要是连成本都收不回来的话,遑论利润?这方面的一个最新例子就是国内5G,这东西要是 ...
0 E. n# ^- ~! k# s: V
% Z% \" h. i/ q  F& J' p
我不是跟你有仇啊,但您说的真的是有点外行,不是事实。; c) g% n1 f( _: {: r5 }& g: V- k
1 |5 b3 d* N: [: @8 \3 `& C) s
1、运营商关闭基站,属于网络优化的标准动作。任何运营商移动网络,在完成初步建设后,都会不断的进行网络优化,比如补盲点,比如各种节能可能。
) i; P: ?) ?; t& B比如,为了减碳和节省成本,运营商必须根据实际需要对网络进行调整,包括从芯片级、板级、节点级、网络级等等进行优化。0 w; |5 r! _/ ]+ \) I

2 |% |' b$ r+ ?2 r2、国家推进5G网络建设是计划中的事情,你可以去查十三五年计划。整个行业都是计划2020开始5G部署,这个行业的共识,跟为了华为一点关系都没有。
% [. \1 |* f% M# L
1 Y% p8 W6 d) C2 m# b* R: b: v) i& N3、5G网络这个巨大的饼不是H一家吃,包括ZTE、CICT及另外两家外国厂商。: l0 \$ x. P7 \4 v

. ^' b- {: L" e4、吹5G,不是中国开始。是2019美韩开始的,包括大漂亮搞假5G,包括美韩为了争谁是第一个开通5G网络国家的丑事。
" l- o; |. _; C% j  @( c" N0 U3 G
4 p2 k# ?+ L$ R" X( }5、您最后的结论在这里是基于错误的事实,也有点老旧了。5 ^3 r1 _% M; ?8 ?0 g
: c3 d- k* w# B5 d5 @
6、任何稍微大一点的一家公司,纯靠中国的5G网络养活是不可能的。所以,国家为了H而搞5G打一开始,我们就知道这是 独轮运 的带节奏。
  G* s- t' @( C! \7 H& ]+ H8 J9 Z1 c8 s, X& a- @+ J
7、中国政府不是可以商业推动的,比如3G的建设,当时几乎大大小小的所有相关公司都在推动运营商啊,可是政府就是推迟了几年才最终决定开始3G建设。& M( ?" [# @# S5 n
. Q+ R+ S5 ?2 [
8、如果不出意外,2030前后会推出6G。
作者: 路过    时间: 2021-6-10 01:54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21-6-9 21:03
# h2 u3 ?) l4 S# R" ]' W2 \0 w7 u简单地讲,一个是国内的物联网操作系统,一个是国际的物联网操作系统。其区别在于,一个是政治方面,以中国 ...
- O/ [; y  x, T2 G
嗯,可能没说清楚,我理解的无云互联是通过蓝牙或家里局域网实现,可以不需要连接internet。数据直接传送不需要经过云。也不需要增加硬件成本。
+ J! Y3 b. f4 t. p& q# v2 n# T1 X- O, k& {; B, f8 _
你说的也对,华为在北美估计没戏。但在欧洲这如果能做到真正无云物联,再加上开源,这两点就足够吸引一大批人了。
作者: 机器猫    时间: 2021-6-10 02:14
本帖最后由 机器猫 于 2021-6-10 02:20 编辑 : h- u7 b& _1 ~. K3 y; {- @
路过 发表于 2021-6-10 01:54
+ S' k5 D" O; @嗯,可能没说清楚,我理解的无云互联是通过蓝牙或家里局域网实现,可以不需要连接internet。数据直接传送 ...
% j" G7 N& g0 R- {
) K  V: d7 p$ }7 v9 C
要连internet首先要连蓝牙或者家里的局域网,然后再从家里的网关连internet。目前还很少有IoT设备直接用其它网络比如4G/5G的
0 e2 {4 x" o$ @/ D* i0 d" R所以能不能不用云,从来不是一个技术问题,只是各家对市场的判断而已。比如智能电灯,如果不用云,自己在家的时候可以手机遥控,出门的时候就控制不了了,立马主要的卖点就没了
作者: 路过    时间: 2021-6-10 02:22
机器猫 发表于 2021-6-10 02:149 ^+ z+ l0 f7 I
要连internet首先要连蓝牙或者家里的局域网,然后再从家里的网关连internet。目前还很少有IoT设备直接用 ...
3 k( ~1 k. O: _3 R& l* W$ E; W
是的,所以我觉得华为的这个市场判断是正确的,现在互联网巨头拼命把数据抓在自己手里,这让很多用户非常反感。华为反其道而行之,应该是有机会的。
作者: 机器猫    时间: 2021-6-10 02:28
路过 发表于 2021-6-10 02:221 f3 ?3 p2 J2 [( J& a; g5 x
是的,所以我觉得华为的这个市场判断是正确的,现在互联网巨头拼命把数据抓在自己手里,这让很多用户非常 ...
, Y5 E, z0 j. H: u: J, A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见我后来编辑添加的那个例子。2 u2 o; a! w4 E
智能电灯,在家可以用手机遥控,出门的时候反而控制不了了。立马主要的卖点都没了。, R% n1 B; D) Z: h5 P$ m+ ~* ?

8 ~; K) D. |; M7 v/ z$ c6 h! y对于厂商来说,维护两套独立的系统,一套只在局域网用,一套云上用,是一个很不划算的事情。就一套云上的东西,也许一部分用户不在局域网以外用,那也是更方便开发和维护的。
& b/ ]% w$ J5 X1 h6 Y' q至于那些坚决不要云,只允许家里设备在局域网用的,那就要看这部分用户有多少,值不值得厂商去讨好了
$ u  Z$ r5 A! H- G' Z
作者: 路过    时间: 2021-6-10 02:42
谢谢,明白你的意思了。看来有云和无云的物联在开发维护差别蛮大的,那主要难点在哪里呢?
作者: 红茶冰    时间: 2021-6-10 03:23
这个问题提的很好,虽然我不是码农但尽量做到言之有物。
* T5 `: B3 V* w/ y具体的可以看这篇;https://zhuanlan.zhihu.com/p/269540456# E$ F5 p! W2 o, R; u. ]
链接里的文章写的较早,所以并未提到这个分布式软总线具体内容。
  K: ^: E' ?+ S4 E$ ?: _5 b6 E0 q9 |这篇比较新,核心内容讲的是手机与其他终端握手通信的整个过程;https://zhuanlan.zhihu.com/p/346150541( \( `9 k8 r9 d! x! e, \: s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21-6-10 03:28
路过 发表于 2021-6-9 12:544 u4 R+ E3 v0 Q4 X
嗯,可能没说清楚,我理解的无云互联是通过蓝牙或家里局域网实现,可以不需要连接internet。数据直接传送 ...

& h* i: m- X& C' b. h6 D/ G4 Q你说的无云属于家庭内网,对外它还是要依赖互联网的,并且它与物联网没关系,属于智能家居这类。
作者: 红茶冰    时间: 2021-6-10 03:29
红茶冰 发表于 2021-6-10 03:23
0 g" S& S1 s6 u, V4 K9 C( |6 J这个问题提的很好,虽然我不是码农但尽量做到言之有物。
! T+ f2 r+ o) S- T' ~) `, Q具体的可以看这篇;https://zhuanlan.zhihu.com/p/ ...
( [- g# ^2 t7 Y0 e2 X( t( I  K
就楼主的疑问展开说下,需要链接的家电需要不需要联网又或者像之前的DLAN那样需要路由做中继转发?$ w$ v0 m% a1 k/ N; t, p
不需要,完全的直连。前提是家电设备上的嵌入式系统有安装coap通信协议。华为比较贴心的是提供市面上比较主流嵌入式系统的SDK工具包,只要厂家智能设备里有安装此类SDK那么你的终端可以方便链接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21-6-10 03:36
红茶冰 发表于 2021-6-9 14:29+ Y8 a7 c3 W  A
就楼主的疑问展开说下,需要链接的家电需要不需要联网又或者像之前的DLAN那样需要路由做中继转发?
  ~! k/ a5 {! }+ r/ p. U6 ]5 p不需 ...
( n4 Y5 T! v! o/ ^, S6 ]3 A/ B; d
智能家居市场已经很成熟了,咱就不需要为此再换个手机了吧。
作者: 机器猫    时间: 2021-6-10 03:46
路过 发表于 2021-6-10 02:42: P( P0 a/ a4 I6 Q; [9 f
谢谢,明白你的意思了。看来有云和无云的物联在开发维护差别蛮大的,那主要难点在哪里呢? ...

% @& X7 T- ]6 _* l5 W不在于各自的维护差别,而在于如果没有云,还能不能吸引客户。如果不能,那就必须有云。0 V3 v5 U" Y5 F& v- k) a
至于有云以后一部分客户不用它,这个是一点浪费,但是相比维护两套系统成本反而更低* w; E' B7 t9 i2 _

作者: 鳕鱼邪恶    时间: 2021-6-10 04:05
听老兵这么一说俺咋觉着H大有希望了呢?
作者: 红茶冰    时间: 2021-6-10 04:09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21-6-10 03:36
/ x: X. [; V0 v' Q( h智能家居市场已经很成熟了,咱就不需要为此再换个手机了吧。
) d/ y& r) W  u) |% [
如果新出的智能家居都内置了coap 我想不出小米之类的会有何压力不在自己的手机上支持coap协议
作者: 路过    时间: 2021-6-10 04:29
机器猫 发表于 2021-6-10 03:46, W9 q2 a5 h: ]( a" `6 Z' Q3 }
不在于各自的维护差别,而在于如果没有云,还能不能吸引客户。如果不能,那就必须有云。
8 L) k/ x$ I" l3 Q& w至于有云以后一 ...
/ i, i1 Z7 c5 n
有点好奇,鸿蒙是不是可以同时使用两种连接方式?
作者: 路过    时间: 2021-6-10 04:30
红茶冰 发表于 2021-6-10 03:23
7 F- {3 P* K7 g7 _! w$ a+ ^这个问题提的很好,虽然我不是码农但尽量做到言之有物。
7 n+ h  Q" T- |3 n( I+ L6 i具体的可以看这篇;https://zhuanlan.zhihu.com/p/ ...
  `4 j0 T6 b& a: G: H. C0 I/ @
多谢,我慢慢学习一下
作者: 路过    时间: 2021-6-10 04:33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21-6-10 03:28
/ a# a2 J; M6 v% U0 K% u7 l# ]你说的无云属于家庭内网,对外它还是要依赖互联网的,并且它与物联网没关系,属于智能家居这类。 ...

! d$ ~- i& ~/ o哦,那smart home不属于物联网吗?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21-6-10 05:09
路过 发表于 2021-6-9 15:331 q2 O. ^  K$ z8 a7 D
哦,那smart home不属于物联网吗?

4 s: [4 B" \8 z/ O6 `1 O那个与物联网没关系。smart home一般都是局域网内设备之间的互联,而物联网一般指的是广域网甚至是无线网设备之间的互联,二者在范围、安全性以及要求方面完全是两回事。前者技术上已经相当成熟,缺的是有效的应用场景也就是刚需来吸引用户掏钱,而后者在技术上还有很多问题呢,更加涉及安全问题,更不要说应用场景了。
作者: 机器猫    时间: 2021-6-10 05:35
路过 发表于 2021-6-10 04:299 ]- K+ Y4 @1 g+ p5 o4 E1 k! Q
有点好奇,鸿蒙是不是可以同时使用两种连接方式?
  R' h$ a( z6 E6 j$ m6 D
这是肯定的。没有哪个系统会傻到只用一种。断网的时候连门都开不了,这样的系统还会有人用吗?
作者: 可梦之    时间: 2021-6-10 07:03
沉宝 发表于 2021-6-9 22:19
% J3 E. E/ R# l有时候原因不是商业成本,而是商家的利润。就拿最简单的智能控温器来说吧,有必要什么都云上走一圈吗? ...
5 e; Z0 d% @- P0 O# ~6 k
真有必要,几个原因吧:
+ z( j6 B, i$ G* ~6 E1. 温控不是那么简单的,Nest号称self-learning(虽然效果挺反人类的),这些复杂算法在本机上实现比较难,云端就好办多了,还方便维护升级。终端任务逻辑能简单就简单,有利于降低成本。
& P% |1 h6 }3 V0 |/ c' j  k, d2. 有些信息需要上网,比如天气预报,还有支持各地的节能法规等。我们这里Nest和PGE合作,辅助平衡电网,用电高峰的时候就把冷气调小点。
7 O8 ^4 }9 H1 I- r. f( H7 y3. 远程操控。不上网,只能在家里时候控制,智能的很多好处都没了。, v/ F! D3 N: ?
4. 收集数据,方便分析提高算法。直接卖钱?目前不清楚怎么搞,个人信息售卖肯定是违法的。
( D$ R; c% }2 _+ O4 u/ Q8 I/ M1 P
作者: 水风    时间: 2021-6-10 08:33
机器猫 发表于 2021-6-10 02:28" D3 E+ s- p2 [9 K) D/ Z. `) h7 D1 u8 e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见我后来编辑添加的那个例子。; D( ^9 E7 W! C
智能电灯,在家可以用手机遥控,出门的时候反而控制不了 ...

$ S$ J: ~: f  A) S/ w- l6 S" b这个真不好说了。以前我跟你的观点是一致的,觉得不能上网进行远程管理的都是老古董。但前几天美国一家输油管道公司刚被人成功勒索了一把。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学军方,给自己单独建一套网络,那么我们惹不起,自己关起门来总可以吧?: W0 w& V% c& _. S

1 D" K  j6 Q2 |5 i我认为,对于绝大多数的小公司来说,局域网系统反而更合适。只留下一个空壳网站给客服就行了。你黑客再厉害,联不进来,你靠什么黑?
作者: 可梦之    时间: 2021-6-10 09:51
水风 发表于 2021-6-10 08:33
# Z/ D! ]! {% X1 @9 R这个真不好说了。以前我跟你的观点是一致的,觉得不能上网进行远程管理的都是老古董。但前几天美国一家输 ...
8 Q5 u0 v! R! ?$ Z1 r; }: C  |
那就买传统的就好了,传统的灯泡,温控,这部分还是主流。只是大家都觉得这个方向不代表未来。单独做一套智能在家里控制的,两头不讨好,市场不大,我都在家了,直接按一下不就得了。
作者: 路过    时间: 2021-6-10 14:43
本帖最后由 路过 于 2021-6-10 16:14 编辑
2 a4 l$ @0 _. s& [% F4 w2 R0 a/ y
水风 发表于 2021-6-10 08:330 x+ ]/ Q" J8 Z+ T" {
这个真不好说了。以前我跟你的观点是一致的,觉得不能上网进行远程管理的都是老古董。但前几天美国一家输 ...

2 |' j) v# K6 Z
/ y2 C1 G2 e4 m: I' {& p: n2 v1 e我和你还有老财迷的看法一样,很多东西很多信息是不需要去云里绕一圈才能连起来的。尤其是涉及隐私信息的设备。所以我觉得华为提供了这个可能性是有前瞻性的。
8 F+ ]% ?' H4 W( t/ l5 V& Y9 y- F; V; d% _1 Q* W
就是不知道google Fuchsia 和苹果在这方面的具体解决方案。
作者: MaverickZ    时间: 2021-6-10 16:27
本帖最后由 MaverickZ 于 2021-6-10 16:38 编辑 9 @( K) n" P5 c" b9 x) F  J' [" z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21-6-9 22:30
5 g9 m  f: J6 K* _先有利润,再谈成本,要是连成本都收不回来的话,遑论利润?这方面的一个最新例子就是国内5G,这东西要是 ...

4 |5 H6 d2 N# F1 l# x
$ ?3 B1 Y; e5 e欧美那么多国家在铺设5G基站看来也一定是欧美各国政府不约而同的一起强迫资本家建5G网络.
! @. Z+ ^' v4 @5 s你对通讯一窍不通, 关于无线基站, 去真正了解一下什么叫网优再说话.
5 B* `1 g: T: P3 T; I- Y睁眼说瞎话的要么是收钱说话, 要么是啥都不懂的.
作者: 沉宝    时间: 2021-6-10 16:51
本帖最后由 沉宝 于 2021-6-10 16:53 编辑
! a! r) m% }  Z% t
可梦之 发表于 2021-6-10 07:03
& [1 @1 W7 Y8 t5 Y8 v真有必要,几个原因吧:
" `. j& {. h9 _1. 温控不是那么简单的,Nest号称self-learning(虽然效果挺反人类的),这些复 ...

9 K3 o" K  I& u7 w8 O" _# q6 M
& \1 `5 ?6 S+ E2 q* g' |" j对于 1. ,有人分析过,主要原因是Nest机身拥挤外加测温技术功力不够(对比Honeywell等老牌),它那个self-learning其实主要是用来补偿自身元件发热的影响。最后效果有人觉得反而不如双金属片控温器,你不能说复杂算法是必须的,真正需要改进的是机械和电气结构的设计。
( B; s" P3 z: z" h! n% w3 O) Z+ c) e4 o& G. V  X' g
2.3. 我不是说云完全无用,而是有些 local 的东西直接本地做就好了,需要宏观数据或者远程操作的当然还是要依靠云。$ w) s- `5 k3 q3 a5 b; C8 c# r
* p/ u4 h; q2 c
4. 单个个人信息直接售卖当然是违法的,但是多人信息打包售卖真就不好说了。举例来说,假如Nest把用户温度设定值分70、65、60三档,然后把每档用户的百分占比数据卖给能源公司,我们几乎可以肯定:这能卖到钱,这不违法。更详细、更隐私、更赚钱售卖,多数是游走于灰色地带。
作者: 可梦之    时间: 2021-6-10 17:38
沉宝 发表于 2021-6-10 16:510 y! y' u& s% [' K2 N/ i8 I
对于 1. ,有人分析过,主要原因是Nest机身拥挤外加测温技术功力不够(对比Honeywell等老牌),它那个self ...
% b) D3 v  x) e0 n, _
Nest要学习你的生活习惯,自主给你调节温度,比如你什么时候下班回家,提前给你设置好温度等。虽然我觉得它做的很差。% X4 E; m8 `2 D% U# m

2 N/ c! l+ M4 d我们做的领域,有产品是做local的,如你描述的。但是卖的不好,半死不活的。
作者: MaverickZ    时间: 2021-6-10 17:41
本帖最后由 MaverickZ 于 2021-6-10 17:49 编辑
4 M5 K5 N5 w" p5 Y8 l
沉宝 发表于 2021-6-10 16:51
9 g+ {+ O( c8 b, n9 O对于 1. ,有人分析过,主要原因是Nest机身拥挤外加测温技术功力不够(对比Honeywell等老牌),它那个self ...
- S8 @; E) z8 T: t8 _" I, I! w/ H3 U% h
$ i. B4 F9 i4 a; c: a6 J6 u4 |
你的1解释了为啥明显我家的nest不如原来的老式温控器控制控制的暖气舒服了, 安装位置还是一模一样的.
: J# p# O& ~) L7 [nest控制的时候, 经常有家里温度过热过冷的问题, 原来那个传统的温控器这个问题就明显好不少0 F: }6 R6 X% D" L9 u
关于4, 这个在之前工作的时候还研究过. 简而言之你作为商家持有包含个人数据的信息, 经过你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你可以说我有10%的客户有XX需求, 有30%的客户有YY需求, 这部分就不是你的客户的个人信息了, 这部分是你根据原始数据统计分析出的数据, 产权是你的. 买卖自由, 前提是你不能把能定位到具体客户个人的信息一起卖了就行.
作者: 水风    时间: 2021-6-11 00:21
可梦之 发表于 2021-6-10 09:51/ ]- y7 t, n; E) B& C* t
那就买传统的就好了,传统的灯泡,温控,这部分还是主流。只是大家都觉得这个方向不代表未来。单独做一套 ...

9 r6 H9 y6 [" }" C6 ^我只能说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这部分其实是有市场的,而且都是绝对不差钱的主儿。只不过的确很小众,而且离我们太远了。* P! F- w: k# O: L' b
上云最大的优点其实是可以进行大规模的计算,这是家里的小CPU累死也跑不出来的。但,如果算法足够成熟,那么上不上云,其实都无所谓了。现在大家都拼命的收集数据,这都是暂时性的。或者因为策略不够,或者因为理解没到,所以只能靠大数据来堆。但真的没有那个必要收集那么多。: T- z- f/ z5 a5 K
而且,每户的差异,不应该由大数据来体现,也体现不出来。如果10几天你都没收集够数据,说明这个智能团队绝对的有问题。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1-6-11 01:52
水风 发表于 2021-6-9 18:33$ U1 Q) c0 O! Z7 g" v+ I# x
这个真不好说了。以前我跟你的观点是一致的,觉得不能上网进行远程管理的都是老古董。但前几天美国一家输 ...
$ f1 P' A2 @5 O7 |
所以我宁愿自己家里做一个NAS,也不把数据放到云上。不是怕黑,而是怕万一断网就抓瞎了。% y0 L& B: d' y( x( i4 F
/ e0 |7 g. t. G& S4 }& p1 c; C
昨天还真囧了一把。微软又要升级,升就升吧。最后要微软账号才能完成升级,但我记不住,平时都放在电脑上。虽然放了好几个地方,但都要开通电脑才能看到,PC不能log in成了single point of failure了。最后还是用task manager退出升级才进去。以后可能要打一份paper copy了,太TMD囧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1-6-11 01:59
水风 发表于 2021-6-10 10:21+ e$ y0 @) W8 ?$ U, O- ?
我只能说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这部分其实是有市场的,而且都是绝对不差钱的主儿。只不过的确很小众 ...
! ]) B7 Y/ p" n, H* p. a9 R9 Q
其实问题没有那么复杂。上云只需要一种通信方式,但互联需要考虑各种设备的独有特性,所以云上通信反而简单。就像楼上楼下打手机比家里装intercom之类的更简单一样。
* ^0 k0 j" Z& h1 W( v9 ]; @
) b8 Q, I( \, ~! O) q但鸿蒙把设备互联也做到和上云互联一样简单了,这就是IoT的意义。4 q) ^# a: S+ m8 L

' c9 o, @/ Z) i# v- V没有那么多东西需要大规模计算的。家居温控最大的问题不是测温,也不是控制算法,而是要有尽量多的测温点和尽量多的温控装置。理想情况下,用电加热,每个房间分别控制,最简单的温控都能干得很好。只有单点温控而驱动所有房间的话,总是有温度分布的问题,就有过冷过热。
作者: 可梦之    时间: 2021-6-11 04:35
水风 发表于 2021-6-11 00:219 D* j8 z- E0 d! k5 W! P) U
我只能说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这部分其实是有市场的,而且都是绝对不差钱的主儿。只不过的确很小众 ...

$ c( o2 `* _- F: H6 q) w6 \别把从业人员水平想的那么高。足够成熟的算法?不存在的。大部分都是觉得这个idea不错,直接开干!至于说温控怎么搞,未必知道多少。知道的人还在传统企业吃老本呢。算法不好,改呗,迟早能改好。反正云上方便,效果不好,多收数据“应该”就会好吧。其实算法好不好也不那么重要,Nest被Google30多亿收购是因为算法有多好,根本不是的。用户买Nest是因为啥?我就是因为看着好看,颜值即正义。死磕算法的团队不是没有,只是存活下来的概率不高。
作者: 水风    时间: 2021-6-11 05:38
晨枫 发表于 2021-6-11 01:59( D# e2 z7 ]. r/ s9 t2 ~
其实问题没有那么复杂。上云只需要一种通信方式,但互联需要考虑各种设备的独有特性,所以云上通信反而简 ...
$ B( y8 ~! ^  m) h
这个真的没那么复杂。因为家里一般都是只有一套供暖系统。升级点的用中央空调,每个房间调节送暖风/冷风。用电给每个房间加热/制冷的。大概因为我一直是穷人,所以从来没见过。如果跟我家一样,就两个测温头,相距不超过半米的,那么还需要啥智能啊。一个温控仪就够了。就算是每个房间单独调控,只要是中央空调,只调节送风的话,也是很简单的。* Z/ c/ T6 w& a. f& L- a

" ~" S2 g) p; k但现在的所谓智能温控,是根据主人以前的温度设定,来揣测/预测主人最喜欢的温度,直接给你设定了,所以不需要你动手了。但如果跟我家一样,早晨出门前调低,晚上回来后升高这种,不用任何智能,傻瓜都能搞定。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1-6-11 08:13
水风 发表于 2021-6-10 15:382 f, Y" J8 E5 u* A
这个真的没那么复杂。因为家里一般都是只有一套供暖系统。升级点的用中央空调,每个房间调节送暖风/冷风 ...
8 R. l; q0 k( ~
我也只在BC见过电取暖,大概因为取暖的需要量很小,时间也短,没必要用常规的暖风系统。# g  L* i1 @: B5 E9 E- G

2 i' l* p. j' l3 L# z& o3 _常规家居空调、暖风系统都是集中控制,云不云的其实没有差别。这是从自控干了30年(连学校就是40年了)的经验之谈。
作者: 可梦之    时间: 2021-6-11 08:21
晨枫 发表于 2021-6-11 08:13
1 B" q* w3 t, y! q# ?我也只在BC见过电取暖,大概因为取暖的需要量很小,时间也短,没必要用常规的暖风系统。3 }& W; N" X+ w" L7 e7 L& I* e2 p" C

! c+ }! i1 w: ~5 h! |: w常规家居空调、 ...

0 }) a1 ^( H0 o. L0 }7 v1 \不云就不够酷,VC为啥投你,用户为啥花钱换你的“智能”设备?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1-6-11 08:49
可梦之 发表于 2021-6-10 18:212 l  n+ \8 @2 S2 {
不云就不够酷,VC为啥投你,用户为啥花钱换你的“智能”设备?

" F  c  W  k! ~6 X! i9 @那就是智商税了
作者: MaverickZ    时间: 2021-6-11 16:03
晨枫 发表于 2021-6-11 08:13
6 P+ s0 b  Q9 `! e; t' U我也只在BC见过电取暖,大概因为取暖的需要量很小,时间也短,没必要用常规的暖风系统。
- D2 y+ r, W* ?0 u' g' F8 |8 E" r9 Y* v" \6 J2 y
常规家居空调、 ...
2 W, \: ]8 ^$ H/ K9 s( l3 |
暖气的云控制, 个人使用下来最实用的功能就是能在回家前把暖气打开, 到家的时候家里就是暖和的.# y$ L3 [# t! I
如果是每天基本准时到家的, 其实有没有云真没多大区别.$ a- p  q: p* h# t3 W' C2 a
传统的定时控制的温控器就能按照预设的时段把温度控制的不错.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1-6-11 20:31
MaverickZ 发表于 2021-6-11 02:039 Y$ I# o; S. O* k' m9 x3 ]3 c
暖气的云控制, 个人使用下来最实用的功能就是能在回家前把暖气打开, 到家的时候家里就是暖和的.0 z2 g1 @0 Y6 {- |% \
如果是每 ...
! W) A8 T, g) \  ?  d/ w
云是怎么知道什么时候回家的?GPS跟踪?你想让云知道那么多吗?是按照出门时间还是离家距离?如果半道去超市买东西,云知道要推迟开暖气吗?
作者: 机器猫    时间: 2021-6-11 23:27
晨枫 发表于 2021-6-11 20:31+ e. ~( y0 u$ M) l- ?9 m' F9 m
云是怎么知道什么时候回家的?GPS跟踪?你想让云知道那么多吗?是按照出门时间还是离家距离?如果半道去 ...
1 T2 S: y2 b! b4 T
离开办公室前点一下手机,到家正好。( m! c" _) q) n# w0 d
当然这个只适用于每天时间安排都没准儿,而又特别想节能的人
3 E0 A$ _; V2 k2 n3 [; {& E# n6 D: [  w+ L3 Z
而这次疫情对这东西的市场应该是有负面影响的,家里几乎就没有没人的时候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1-6-12 00:37
机器猫 发表于 2021-6-11 09:274 v9 b, f/ Z7 ^! t" ~
离开办公室前点一下手机,到家正好。
- L: S7 a. D4 u0 M: R当然这个只适用于每天时间安排都没准儿,而又特别想节能的人

( f2 J# o* P! o$ A$ D还需要每天点一下?切,谁有这好心思啊。
作者: 无言    时间: 2021-6-12 01:10
晨枫 发表于 2021-6-12 00:370 o/ o& i' @1 ]& x5 `  r- X
还需要每天点一下?切,谁有这好心思啊。
' z  _$ A2 i# `# S

) P* F. i9 e" g9 ?* q5 `7 \9 n* ~7 Z不想点就用geofencing,根据离家距离自动开启。远程控制对牡丹同学上次那种情况就特别有用。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1-6-12 01:48
无言 发表于 2021-6-11 11:10
$ Y' F  D" ]( O, a/ F7 _不想点就用geofencing,根据离家距离自动开启。远程控制对牡丹同学上次那种情况就特别有用。 ...

( z8 B7 E& w2 z4 d4 m美国人对privacy那么敏感,日常作息信息倒是不忌讳哈
作者: 东湖珞珈    时间: 2021-6-12 02:08
晨枫 发表于 2021-6-12 01:48
* S- V  N4 F8 [- ~; R美国人对privacy那么敏感,日常作息信息倒是不忌讳哈
5 ]% k( v& [) }' r
在几乎人人一个智能手机被苹果谷歌一直一直收集数据的背景下,再增加一个有啥关系?虱多不痒债多不愁。
! `% ]$ t4 E6 F- W9 B保险公司现在一种号称是里程开的少,保费就少交。怎么能保证你的里程没有撒谎呢?装一个他们的app.  这监军既然请进来,哪里会这么老实的只报告里程?那是一个全时间谍,你上哪儿行踪都对保险公司透明的。为了省钱,有不少人用这种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1-6-12 02:29
东湖珞珈 发表于 2021-6-11 12:08/ F$ r  v+ ^9 U0 T1 S
在几乎人人一个智能手机被苹果谷歌一直一直收集数据的背景下,再增加一个有啥关系?虱多不痒债多不愁。6 o/ y6 _5 ?/ Y& _: V  T$ o7 ~& `4 O# _
...
4 x0 Y8 i: T$ C
还是我的手机好,只有phone plan,没有data plan,没有拔插头解决不了的问题。
作者: 包子    时间: 2021-6-12 02:46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21-6-9 22:30  r; V8 b" S* ~! [$ W5 Z' S
先有利润,再谈成本,要是连成本都收不回来的话,遑论利润?这方面的一个最新例子就是国内5G,这东西要是 ...

/ u: D( S; v" D( P4 |有个说法是如果基站都升级到5G,三大运营商连电费都交不起,真有这么夸张吗?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21-6-12 02:51
东湖珞珈 发表于 2021-6-11 13:08" C" U' B4 g3 v4 t
装一个他们的app.  这监军既然请进来,哪里会这么老实的只报告里程?那是一个全时间谍,你上哪儿行踪都对保险公司透明的。为了省钱,有不少人用这种
+ F$ T; p# T7 Y
坚决不用!老子想快就快想慢就慢。。。 装了他那个破app,驾驶习惯全部被他掌握,回头涨你的保险没商量1 b7 q: ]/ t$ s# n1 ?: j

作者: 包子    时间: 2021-6-12 02:52
机器猫 发表于 2021-6-10 02:284 X9 p) @& i- l6 i5 [- ]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见我后来编辑添加的那个例子。
1 i* r3 g$ F7 v- ~9 Q智能电灯,在家可以用手机遥控,出门的时候反而控制不了 ...
; t7 O# q- M9 E8 M. ^' K8 |
我有个非常古老的扫地机器人,可以用手机的红外控制,也能用app远程通过家里的路由器控制,我这个算云控制吗?
+ m& e7 `% o+ k8 }$ E9 x8 M2 Q- ]  I' N, L% A' O
这个远程控制,我貌似只在刚买的时候玩了几次。
作者: 包子    时间: 2021-6-12 02:58
晨枫 发表于 2021-6-12 02:298 z) R$ s/ J" s, G: u# c' p* T9 }
还是我的手机好,只有phone plan,没有data plan,没有拔插头解决不了的问题。 ...

% K0 ~) c7 u$ t/ I9 r看来当年流行的水壶很适合您啊。
作者: 机器猫    时间: 2021-6-12 03:28
晨枫 发表于 2021-6-12 02:29
& d; w6 K' o" S, y还是我的手机好,只有phone plan,没有data plan,没有拔插头解决不了的问题。 ...
' x5 X1 L8 J- M! {1 G
晕!那哥你还对5G这么有信心
作者: 机器猫    时间: 2021-6-12 03:29
东湖珞珈 发表于 2021-6-12 02:08
9 j9 {$ _8 k3 H在几乎人人一个智能手机被苹果谷歌一直一直收集数据的背景下,再增加一个有啥关系?虱多不痒债多不愁。, h. K2 ~! }) f2 |
...
" ^8 x, q0 k% Y
这个app怎么区分你是在开车还是在坐别人的车?7 K. H( Q) c8 V+ h+ s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21-6-12 03:53
包子 发表于 2021-6-11 13:46
8 l) J  I& d* @; L$ g! ~. Y有个说法是如果基站都升级到5G,三大运营商连电费都交不起,真有这么夸张吗? ...
2 [* p0 Q( n" Q+ I
有的,这玩意儿太费电了,是4G的好几倍。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1-6-12 04:22
机器猫 发表于 2021-6-11 13:28# T5 q" [" P4 z
晕!那哥你还对5G这么有信心

- G" N' ~8 [% ?2 o5 I# H. u不矛盾嘛。5G是好东西,但手机对我除了emergency call就没有多大用了。
作者: mezhan    时间: 2021-6-12 05:23
晨枫 发表于 2021-6-12 04:221 C$ W. G6 Q1 U1 t+ F7 ~
不矛盾嘛。5G是好东西,但手机对我除了emergency call就没有多大用了。
1 n' _+ P4 P; x5 c% L
美加 911 CALL 不需 任何 CALL PLAN.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1-6-12 05:53
mezhan 发表于 2021-6-11 15:23% m1 |: r. J$ X( |( R2 r
美加 911 CALL 不需 任何 CALL PLAN.
# C) o- l" a, i  J. T& [
那不是还要call家里嘛
作者: MaverickZ    时间: 2021-6-12 06:12
机器猫 发表于 2021-6-11 23:27
; F( s8 E" x% ~  ^5 f( E2 J- D; A6 X离开办公室前点一下手机,到家正好。6 I. H* U; w( z/ x+ c/ L  x$ e
当然这个只适用于每天时间安排都没准儿,而又特别想节能的人

$ A' Q4 F9 X6 G, b0 S/ P" x我想把nest拆了卖二手回点血
作者: MaverickZ    时间: 2021-6-12 06:30
本帖最后由 MaverickZ 于 2021-6-12 06:42 编辑
" r8 v2 V9 r) s  Y2 ~
包子 发表于 2021-6-12 02:46% L0 A% `1 @7 f8 F: i8 b" [
有个说法是如果基站都升级到5G,三大运营商连电费都交不起,真有这么夸张吗? ...
9 x+ N; J  [2 C7 D! F& b% T' Z  J9 P

; R+ t3 s& h) A1 i/ i你就听没接触过通讯的人瞎扯淡吧
8 m+ L, q& e7 h: j7 r1 o不管2g升级3g还是3g升级4g还有就4g升级5g, 升级或者利旧原有基站有2件事是一定要提前或者同时做好,一个是传输升级,一个是电源升级。, Q: C' A! s- h- o: Y2 T
大规模上4g的时候, 全世界一开始抢基站硬件, 纯粹卖方市场,甚至有运营商为了抢货,合同居然是硬件到达所在国家后, x周(具体就不说了, 反正小于10)内不能完成硬件安装,运营商直接支付到货基站硬件80%的货款, 之后的仓储费用另计。. \' F* f, }. ~$ x  z* _
基站硬件产能很快就不是问题,真正上量的时候最大问题居然是是电源了。 直接报名字吧, 台达直接掉链子,供货跟不上, 还好是这运营商自己直接去订的货。 为了解决电源, 甚至直接下单买华为还没走完全部DR流程的电源。$ {2 s8 o" r4 C) I/ ]( ]
按照传输的流量和消耗的电能来比的话,实际上单位能耗一直是大幅下降的。: w( q7 B: ^! r
多说一句功耗为什么会一直增加,因为不仅仅增加的5g需要耗电,你原来的2g,3g和4g设备还有传输都要耗电。 你敢把以前的都拆了吗?3 ~/ Y' ^+ ]  c
给个直观例子,普通千兆网卡,满速传输的时候你去摸那个rj45接口,你再找个万兆的电口网卡满速跑个几分钟, 然后再把手指头放接口上去体验一下, 包你爽到家。
" q$ g: I1 _5 W- c. @% G( E! W* ]* H3 A/ b) z

3 I% `9 j3 v$ F$ A1 V+ u  r6 m/ E, x" E* X. d" N2 z% S
那会最好玩的是2家运营商, 用的同样的硬件,同一批网优,某家硬是测出比对手更快的4g速度,还到处宣传
作者: MaverickZ    时间: 2021-6-12 06:31
晨枫 发表于 2021-6-12 00:37' s. h' U& {; y
还需要每天点一下?切,谁有这好心思啊。
! `4 {5 ?8 R3 j5 j& X& W6 Y
IFFF很容易解决, 手机连上车里的蓝牙就打开或者延迟打开家里暖气
作者: MaverickZ    时间: 2021-6-12 06:32
本帖最后由 MaverickZ 于 2021-6-12 06:36 编辑 * s0 O2 n0 u& i. X( ]# N" l
东湖珞珈 发表于 2021-6-12 02:08; u) |$ D  H, t7 b/ ~* {& [
在几乎人人一个智能手机被苹果谷歌一直一直收集数据的背景下,再增加一个有啥关系?虱多不痒债多不愁。
1 n9 g- c" p; ?" U" _' L- b3 U ...
6 m" \  a6 J# ?2 G6 B7 C

) N4 f% z  Y4 t$ Y, ]装app?# Z; K7 n" l( A8 c
英国这边一般是直接在你车里装个盒子, 不仅监控里程,还监控你开车的方式,有无超速什么的。
8 q0 ^5 w* V6 C# J( M* q: _所以我从来不用这种。
作者: 东湖珞珈    时间: 2021-6-12 10:34
晨枫 发表于 2021-6-12 04:22
+ `: ]7 J" [) R- @6 }  t" w不矛盾嘛。5G是好东西,但手机对我除了emergency call就没有多大用了。

8 b# z* e+ F1 I8 e- X7 R+ D3 r你和主流的智能手机用户差的很远啊!现在很多人手机几乎不离手的,购物、导航、社交全在手机上面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1-6-12 10:42
东湖珞珈 发表于 2021-6-11 20:34. ]6 Z6 |; L3 N
你和主流的智能手机用户差的很远啊!现在很多人手机几乎不离手的,购物、导航、社交全在手机上面 ...
9 Y) b3 x9 u# M+ ^2 N
我不需要手机也能购物、导航、社交啊
作者: 东湖珞珈    时间: 2021-6-12 10:57
晨枫 发表于 2021-6-12 10:424 t$ U; c  j# a! b6 Q  F' A
我不需要手机也能购物、导航、社交啊

. @! v# A, z* y# `6 |你这种生活习惯当然就跟鸿蒙之类的没有关系了。可是最近讨论的不就是这种把自己完全挂在网上云里的生活方式吗?这才是IoT的时代的特征啊
作者: zilewang    时间: 2021-6-12 11:38
本帖最后由 zilewang 于 2021-6-12 11:48 编辑 ' N+ P( e, C" ~. j
MaverickZ 发表于 2021-6-12 06:301 O$ g* U) V4 D; t. s5 ~4 v
你就听没接触过通讯的人瞎扯淡吧
( [. m# g& T$ P6 S* K$ p0 z不管2g升级3g还是3g升级4g还有就4g升级5g, 升级或者利旧原有基站有2件 ...
' h( u, l9 x8 V# p8 u

* U& ]% y/ ]5 a- w那么问题来了,2G-3G-4G-5G,他们的单位耗电量是上升还是下降,更准确的数字有没有了?
) M2 D2 a( j* A8 k( T3 I# F$ t" I( C4 l
这里用单位耗电量可能不太准确,应该是说,在一个相同的区域内,实现其预定功能所需要消耗的电量。
作者: togo    时间: 2021-6-12 12:22
包子 发表于 2021-6-11 10:46
9 s, r* a6 \; h9 |5 |! B8 `- A有个说法是如果基站都升级到5G,三大运营商连电费都交不起,真有这么夸张吗? ...
' r) O# R5 ~! N" n) G

8 s( C% v& o# X' O: R5 f, u5 l3 C( J
这个图是华为网站上的,应该是答案了。) _0 a  Q4 }. k! y1 h! R
https://www.huawei.com/us/techno ... missions-energy-use
  {& w7 n4 `6 w5 m7 Y; i& j
作者: 包子    时间: 2021-6-12 14:01
MaverickZ 发表于 2021-6-12 06:30
$ X: X, b1 n9 x8 v你就听没接触过通讯的人瞎扯淡吧  x4 J4 r6 k( A
不管2g升级3g还是3g升级4g还有就4g升级5g, 升级或者利旧原有基站有2件 ...

1 A' Q9 v, w  _2 B0 v. G* d( j+ t对我说这话的人曾任华为某数据中心的通讯主管和某省移动通讯的技术支持,我觉得他比您接触通讯更多。如果您有不同结论请用数据说话,谢谢。
作者: 包子    时间: 2021-6-12 14:17
togo 发表于 2021-6-12 12:224 w: R) I  i1 j( R
这个图是华为网站上的,应该是答案了。/ F7 u% o) g- o, G) Z4 R
https://www.huawei.com/us/technology-insights/publications/ ...
5 p& F9 x8 o+ [5 i6 Q( _* q/ h0 t
多谢,从这张图上看,4G的效率和费效比都比3G要强太多,北京地区联通已经取消了2G信号服务,估计就是给5G让路。
0 [% P* ]- K6 J
5 h# p- v% o' O
* V) b. G4 o0 d2 V  Q: j
作者: 黑洞的颜色    时间: 2021-6-12 19:00
togo 发表于 2021-6-12 12:223 z- s: f3 D, c9 i+ w
这个图是华为网站上的,应该是答案了。1 F# O! b" W, K: I" a2 W* e
https://www.huawei.com/us/technology-insights/publications/ ...

" n6 R8 |5 H: C8 q, X8 W0 f+ I9 h# R完全外行。
( J6 ^; E: O( ]& j从这个图来看,简单的说一个升级的基站包含了以前所有的功能。如5G包含了2-4G所有功能。那么耗电多是自然的。% m4 \% p/ X2 m) r8 V, t& k
而5G多耗的68%显然带来了远不止68%的带宽增益,单位效率显然大幅上升了。
" L. n+ p$ D8 M. E5 w( ~! A注意到这是Typical Maximum power assumption,那么很显然只有在少数时间里需要Maximum power assumption,否则不正是需要最大5G带宽的典型5G场景?( Z% k: d: @2 X2 [8 G; L
这样来看,经济性我的理解实际上变成了在这个基站处是否需要5G带宽。如果多数情况下不需要,而5G的overhead又超出预期4G太多,那经济性有可能不好。% R" @- C& q0 N, d0 @7 _
那么我的问题:高速公路总是在接近最大通行量时是什么景象?, P, n" r$ {4 f/ W% k
我们固然不应该在黄石公园里搞双向4车道,亚特兰大要是只有双向四车道是什么情况?
2 _6 F2 }+ q  G另外,有多少人每天出门买菜都要上高速?那有谁觉得我们的车永远不需要能上高速的能力?祝贺你买老头乐电动车。当然老头乐手机还是有非常大的需求的。2G足够了,搞什么3G4G的浪费电9 v# \4 t/ V: t

作者: MaverickZ    时间: 2021-6-12 21:16
本帖最后由 MaverickZ 于 2021-6-13 00:36 编辑
( @, N8 s& ?- U- n
包子 发表于 2021-6-12 14:013 o. z; _3 _3 p  T# O* L4 }# \
对我说这话的人曾任华为某数据中心的通讯主管和某省移动通讯的技术支持,我觉得他比您接触通讯更多。如果 ...
) B/ y6 D. Z6 e% C, I

" j" d3 V* V1 C! H以前同事请我吃饭的时候拍的, 猜猜在哪?全球复杂程度空前绝后那个无线网络项目的任命里面里面怎么说也是有我名字的。! V  t' o5 S" r, x
6 @& f/ y, l8 C4 Q" R9 Q
  X/ P3 D+ O& ^+ M/ D) i# s+ s

作者: MaverickZ    时间: 2021-6-12 21:18
zilewang 发表于 2021-6-12 11:38+ T5 r( h3 N& H1 y
那么问题来了,2G-3G-4G-5G,他们的单位耗电量是上升还是下降,更准确的数字有没有了?
6 f8 H# ~6 [7 k' o! |8 N/ {* Y( o7 Z- M% o( e, W& F1 o
这里用单位耗电 ...
; q7 Z7 U9 m& n" E/ w. R
这些网上可以找得到原始数据的。5 d' y7 q3 K4 l

作者: MaverickZ    时间: 2021-6-12 21:36
包子 发表于 2021-6-12 14:17# ?* W) [4 Q$ _, ^* D; B
多谢,从这张图上看,4G的效率和费效比都比3G要强太多,北京地区联通已经取消了2G信号服务,估计就是给5G ...

* v- q# h( m# w- Y0 D截图和链接网页如何看出效率和费效比?* m0 I5 P& c) ]
那个图里上面只标了基带板,不同频率的rru还有就是5g主动天线的功耗。
作者: zilewang    时间: 2021-6-12 21:43
togo 发表于 2021-6-12 12:22
( C! s, m( t- z" P  g这个图是华为网站上的,应该是答案了。
* X& ]; s4 c* A* e/ N/ }1 j5 T  Ohttps://www.huawei.com/us/technology-insights/publications/ ...

/ R: {7 |" I# q. K- D+ C5 X这张图还有缺陷。只考虑了单个基站的耗电增长,没有考虑基站的辐射范围和密度问题。$ j: n5 @2 f2 H3 M. W5 Q
+ G+ _; t! y& B) ?9 J' N8 g
如果存在一种情况,假设1个4G基站可以全覆盖上海,而要4个(或许只要0.1个,亦成立)5G才可以实现全覆盖,二者耗电成本的压力,不可同日而语。: k  h  \# C9 j- s: [

7 c8 Z8 n. e; n5 g  C6 \5 Y" W8 N/ \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才能讨论有多少人愿意为5G(或4G)的新性能买单?5G(或4G)的销售收入能否覆盖增长的成本?
作者: MaverickZ    时间: 2021-6-12 21:57
本帖最后由 MaverickZ 于 2021-6-12 22:15 编辑 - A. N2 I3 r$ s& F
zilewang 发表于 2021-6-12 21:432 G6 T- H& n/ Y* C* E: p
这张图还有缺陷。只考虑了单个基站的耗电增长,没有考虑基站的辐射范围和密度问题。
8 |' s, V% j# w: T4 P2 U' H( `( w% C3 r, [" ?# i6 n
如果存在一种情况, ...
, @7 n, O& [5 g% n8 w  O
" E% x+ r9 [* x
这个是没错, 一般来说理论上5G信号的单站覆盖面积是不如同一个位置2g,3g或者4g的。 物理定理在那里,无法改变。
$ M8 B/ Z* M/ w7 @/ z( g所以4G的时候就有比2G还要低的800这个频率(更低的听说有, 没见过), 4G实际应用的时候也不是单纯一个频率, 在站点选取哪个频率要看网规。
; M8 K1 K3 g9 s: `9 f接触过的4G设备最高频率就是2600, 最低是800, 英国这边目前实际应用的5g频率是3400-4000,记得基本上几家都是要上3400这个, 没有4900那么夸张。 9 m, ]2 L. k! W% Z6 Y

作者: 司马梦求    时间: 2021-6-12 21:57
zilewang 发表于 2021-6-12 08:43
" ], d3 O7 \0 J( R+ q4 j" g0 h1 P* T这张图还有缺陷。只考虑了单个基站的耗电增长,没有考虑基站的辐射范围和密度问题。
9 v) n3 C2 K0 B. h* ^+ U' ?! X$ O
8 w% J# v* x! |, o; i如果存在一种情况, ...

5 Y& R+ V8 D9 U5 j/ E这么完全按照运营成本考虑也欠妥,因为新技术的成本高,但是可能带来更高的社会收益。建设高铁的那4万亿算是极高的代价,但是它对中国社会的改变也是值得称赞的。! q. {& O" b2 R' p, |: N9 p
如果5G完成对中国主要干道和城市的覆盖,以其低延时帮助无人驾驶实现在中国的全面落地,这些投入也是值得的。
作者: MaverickZ    时间: 2021-6-12 22:02
本帖最后由 MaverickZ 于 2021-6-12 22:03 编辑 : M( B2 {, b4 c9 [- |
司马梦求 发表于 2021-6-12 21:57
! D- [5 `" K/ v- f9 Q) W6 h$ G7 u9 J这么完全按照运营成本考虑也欠妥,因为新技术的成本高,但是可能带来更高的社会收益。建设高铁的那4万亿 ...

% P2 F! h- E0 Z$ E5 R- ]& e; a
, }- I' y7 }( T" K国内还有一点就是城市规划,现在看来没几个人的地方,再过几年可能就是完全不一样了。欧美这种情况相对来说要少见很多。: i% ]! P/ q- @& \
而基站扩容或者升级, 是非常蛋疼的事情。* A$ C; ]& s+ x
规划不足的话, 到时传输, 土建,供电, 散热可能都要升级,地主提价租金, 附近居民投诉, 再遇上几个脑残,简直爽的不要不要的。
作者: zilewang    时间: 2021-6-12 22:49
司马梦求 发表于 2021-6-12 21:57
: M$ P3 f5 d, k这么完全按照运营成本考虑也欠妥,因为新技术的成本高,但是可能带来更高的社会收益。建设高铁的那4万亿 ...

* T7 w2 e3 k7 S0 w  N7 M- E在商言商,当然要从运营成本考虑。事事从政治家的角度考虑问题,对社会就是灾难。因为政治家的政治性决策几乎都是不计成本的,浪费极大。
  b) ?6 S1 s' w& Z: l3 [
3 M9 S7 T+ u$ L8 o即使是高铁,其对上下游产业的拉动和社会效应比5G那种靠卖未来画大饼强多了,但是,这种寅吃卯粮的做法,亏损成本一样存在。只不过他玩的是把当期亏损向未来摊销,试图通过未来的经济持续增长去稀释亏损,但这不能用来说明他没有亏损。
作者: 司马梦求    时间: 2021-6-12 22:52
zilewang 发表于 2021-6-12 09:49
3 F' _% s3 W+ ^2 Q! A' R" B7 }- C在商言商,当然要从运营成本考虑。事事从政治家的角度考虑问题,对社会就是灾难。因为政治家的政治性决策 ...
& m+ h4 @0 C  y/ J7 ?
但是实际上中美经济战科技战以来,地缘政治的影响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现在还在说在商言商未免有点naive。政府在背后推鸿蒙就是看重华为的战斗力,小米什么的显然差的远
作者: zilewang    时间: 2021-6-12 23:01
MaverickZ 发表于 2021-6-12 21:57
* A5 }5 r& ?, o. K, }; J这个是没错, 一般来说理论上5G信号的单站覆盖面积是不如同一个位置2g,3g或者4g的。 物理定理在那里,无 ...
4 {( y( f! G2 T! D0 I  s$ |( Q
说实在的,对于普通用户而言,5G性能严重过剩,对用户没吸引力。4G性能恰好。: N+ ]0 {6 D, W) H% M6 b
而现在讲的5G工业应用场景,比如物联网,没一个是可以产生千亿万亿级消费需求的大忽悠。。再说,3G4G这才各领了几年风骚,5G恐怕也没多少寿命了。
2 c, N0 \8 w5 ]0 {/ O
作者: zilewang    时间: 2021-6-12 23:07
本帖最后由 zilewang 于 2021-6-12 23:10 编辑 + W' o+ T/ M: R! f! c
司马梦求 发表于 2021-6-12 22:52+ P" Z* }- p' I1 ?) i: Z: z& `
但是实际上中美经济战科技战以来,地缘政治的影响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现在还在说在商言商未免有点 ...

# H4 @* t% ]& b( z0 o0 R! O7 W
6 f  c! _$ \8 K5 N- A  [% K不当家不知油盐贵,你去跟移动联通电信的CEO讲政治) o6 e$ A7 a& e# t0 d# V2 S* R
一个国家跟一个公司或个人是一回事,经济性是其决策的最基本原则,而不能凡事都搞政治高于一切,政治挂帅。否则,这种决策行为就是在吃子孙饭,玩过火了,是要上历史书的。
5 d: P5 }; h8 }1 c" x6 Y$ z7 o; [( E& @+ b
多说一句, 任何一个朝代的财政出问题,基本上都是政治捣乱的结果,就是为了当期政绩而把亏损摊销到未来,寅吃卯粮,转移风险到全民买单,而继任者又拿不出好办法给前任擦屁股,结果就是问题叠着问题,不断恶化,直到最后超出全民承受极限,财政崩坏。
作者: 司马梦求    时间: 2021-6-12 23:09
zilewang 发表于 2021-6-12 10:07
$ u$ B6 J. p; I不当家不知油盐贵,你去跟移动联通电信的CEO讲政治- J  A9 S- m% I8 Q. l6 X
一个国家跟一个公司或个人是一回事,经济性是其决策 ...

: w6 f. S6 ?9 U0 S7 K: M) e但是美国搞经济战和科技战是在事实上的讲政治,那些芯片厂不想卖芯片给华为吗
作者: zilewang    时间: 2021-6-12 23:12
司马梦求 发表于 2021-6-12 23:09( m+ B- W) H/ p% T% M  D  a9 }
但是美国搞经济战和科技战是在事实上的讲政治,那些芯片厂不想卖芯片给华为吗 ...
4 \; d! T+ w3 Z/ M0 I
已经离题很远了。你的问题实质上可以转换成另外一个问题,是否只有不计成本的搞5G才能应对美国的经济战和科技战了?
作者: 司马梦求    时间: 2021-6-12 23:20
zilewang 发表于 2021-6-12 10:12
9 a' y. y$ W: Q3 `6 x已经离题很远了。你的问题实质上可以转换成另外一个问题,是否只有不计成本的搞5G才能应对美国的经济战和 ...
5 m1 g: a  F. o. Q/ r& f+ F
不同意你的解释。5G不过是中国开拓新兴领域的战略尝试,和科技战只有间接联系。直接联系的是不计成本的加码芯片产业。
作者: zilewang    时间: 2021-6-12 23:40
司马梦求 发表于 2021-6-12 23:20+ l$ z% V2 [4 m9 r; M5 J3 x
不同意你的解释。5G不过是中国开拓新兴领域的战略尝试,和科技战只有间接联系。直接联系的是不计成本的加 ...

" a- A% G/ e! V) j& r既然是尝试,当然要尽量在商言商,多从运营成本角度考虑。7 U4 U" Z7 p6 ~: L9 |

, c$ |' W( s. D. N: x2 G$ s% r芯片产业不计成本投入,虽无奈,但必须。。。只不过,以目前的局面看,不过是一场骗补的盛宴,指望核心技术有突破,恐怕没得指望。。。
作者: 司马梦求    时间: 2021-6-12 23:53
zilewang 发表于 2021-6-12 10:40
6 d2 d3 B9 H3 w$ |5 y5 p+ a+ A4 j既然是尝试,当然要尽量在商言商,多从运营成本角度考虑。4 Z  a2 y' G% Q3 E4 |
  T! a* H7 U2 U2 I3 G; L: J
芯片产业不计成本投入,虽无奈,但必须。。。 ...
$ ^+ S; \1 A$ `! _
中国在5g上投入巨大,除了确实是把5g作为一个未来的突破口外,客观上还有给华为养队伍的效果。这个是事实,不过华为作为中国比较少有的高战斗力科研团队,这样支持一下也无可厚非。
' B+ O. l7 _. j' g/ y- I5g芯片耗能的问题也许通过芯片制程的提高来得到缓解甚至解决,这个又回到芯片战了。
作者: zilewang    时间: 2021-6-13 00:04
司马梦求 发表于 2021-6-12 23:53
3 d2 o. a! t; B1 W6 i& Z中国在5g上投入巨大,除了确实是把5g作为一个未来的突破口外,客观上还有给华为养队伍的效果。这个是事实 ...

, H3 t  i/ V8 |8 Y$ i7 q说个门外汉的观感,我觉得无线通信技术,4G已经到头了。一是技术瓶颈,二是需求瓶颈。前者需要新的技术突破,后者需要寻找能商业化的应用场景,而不是盯着个人用户的消费市场。
% O7 s5 R8 \! j- d9 r# B% s' D& j/ P2 m3 E7 y( \% d
传统的信息技术领域,可能都面临这个问题。现在大家对未来发展方向,技术路径,应用前景都不清楚,甚至连概念都没有。在混沌状态,中国这种投入模式的弊端是明显的,不如美国这种去中心化的社会多元商业竞争的创新模式。
作者: MaverickZ    时间: 2021-6-13 01:11
zilewang 发表于 2021-6-12 23:015 p. @. K0 N: I% N! [! }  k! Z
说实在的,对于普通用户而言,5G性能严重过剩,对用户没吸引力。4G性能恰好。: z8 }( N2 }; |, Z3 Q; C/ E
而现在讲的5G工业应用场景 ...

8 N* f: X. }  E7 L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光看当下,否则等着倒霉吧。' U6 A3 T+ B1 M8 V2 L
人等装备还是装备等人?
7 j) |" X- A7 Q( z哪个先哪个后?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没有5g,华为是不会被美国制裁的。
5 v- |6 B1 T2 S* J. V7 o; h2 g虽然现在看5g和4g比只有带宽大很多,实际上好处远远不止这点,光一个低延迟,就不是以前所有的无线通信技术能对抗的。2 S* \: u6 H; C* i/ J  R/ E. v
回来说基础设施建设,等到5G应用成熟你再去搞5g,你在应用上等着在别人后面吃灰吧。" O3 f( t/ L  e6 [( x

8 t0 j& d7 @3 I) Q
作者: MaverickZ    时间: 2021-6-13 01:12
本帖最后由 MaverickZ 于 2021-6-13 01:50 编辑
- b; T+ G* f" @% Z4 G
zilewang 发表于 2021-6-13 00:04
/ E' k4 Q7 X% f9 f8 r. ]说个门外汉的观感,我觉得无线通信技术,4G已经到头了。一是技术瓶颈,二是需求瓶颈。前者需要新的技术突 ...
5 I& c( U. T$ }+ w
. F  Z1 X; L! i( u/ k8 G$ ], O
有你第一句话就行了,后面的没必要发出来,因为你后面的只是证明你是门外汉。+ w1 p: G8 ^$ y# c/ x) u; P

1 U9 U7 n7 p, w6 ?0 D$ g: b作为一个计算机专业毕业,中间干了几年超级苦逼无线通信项目的来随口说一下5g意义。! j" }! X9 U6 s5 Z9 S( p2 R) e
首先,计算机和通信行业永远不会嫌弃带宽过大和延迟过低,这就是5g的最基本优势。记住对大带宽和低延迟的需求是永远存在的(毕竟无限带宽和0延迟在现有理论上不可能达到),这点是公理不是定理,无需证明。) ^& s0 l7 o% Y' u
现在的5g也是现有实用化无线通信技术里面最靠谱的技术方案,当然技术细节是有折中和妥协。% U8 Z5 @& G' l
第二,关于5g应用,现在的确是还没有实用化的普通民用或者说个人手机端杀手级应用。但是,不要忘了,中国人错过大航海时代就是在找到应用前就放弃了。现在在无线通信领域,好不容易有一个中国人能自主并且能抢跑的东西,你还不跑难道到等到别人都占领了所有能占的专利还有应用了再去搞?
- A3 D5 A6 r$ k: d0 P0 [关于大带宽和低延迟的意义可以找论坛里加拿大著名自雇外包IT专家咨询,他肯定比我懂得多。毕竟我只在嵌入式软件行业做了极短时间就转行了。
作者: 红茶冰    时间: 2021-6-13 01:31
MaverickZ 发表于 2021-6-13 01:12
6 \' f0 e0 G2 D& y" W+ _有你第一句话就行了,后面的没必要发出来,因为你后面的只是证明你是门外汉。 ...

2 S% x" }# H/ j5 }* }' j啪~ 啪~ 啪 ~  z! f& h. U* h+ i0 w# J8 [
没啥就是顺手配个音效0 R4 g3 L6 r* Y7 P$ u# A+ L5 g. E

5 F, E) S$ ?; {* ^7 Q4 \7 ?& \' ^我没记错的话也就早几年有人也说过4G这么快有嘛用,甚至于延伸出“4G 等等你的人民”
0 _8 d. j8 p' @+ `得亏没听这帮傻蛋的,否则那还有抖音,斗鱼,bilibili啥事啊~~
% J; E7 c* d) s4 B( ~2 P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1-6-13 02:28
MaverickZ 发表于 2021-6-12 11:12
, ~, i& g1 Q$ t& M6 B; l* |有你第一句话就行了,后面的没必要发出来,因为你后面的只是证明你是门外汉。
2 l* n# g' e6 ^
) k  m5 Z  G# C作为一个计算机专业毕业, ...
+ X# F( I) e# |0 Q+ L% l$ n
30年前,我觉得同轴缆就是极致了,搞光缆纯粹是瞎折腾。10年前谁再提这就是十足傻叉了。
, v4 z( d% z. d/ B0 Y+ Q7 H4 f& v2 L' k* U! y
人都有看不清未来的时候。有些事还真是需要踏进门里才能看清。我不是计算机专业,也没有干过通信,但工作里每天要受到带宽不够和时延太长的困扰,对于5G这两个优点真是盼星星盼月亮呢。
: R" Y  V) H/ w, d& t* @+ A& R7 s% I( ^/ Q9 H
OpenDCS里有华为不是偶然的,当然现在什么都政治化了,不知道华为是不是还在OpenDCS里。
作者: MaverickZ    时间: 2021-6-13 04:08
本帖最后由 MaverickZ 于 2021-6-13 05:31 编辑 / d/ y* A6 Z9 p) r4 k2 o) x! J
司马梦求 发表于 2021-6-12 23:53, n4 G  I% M& D4 H5 e
中国在5g上投入巨大,除了确实是把5g作为一个未来的突破口外,客观上还有给华为养队伍的效果。这个是事实 ...

% g4 \6 ?* W% r% S1 _9 l( ^# a* [: Y+ C4 z: U3 Q
能耗其实真的不是个事情,来做个只要不是智障就会的计算题。
8 ?$ }  }! ~5 {" l9 L1 u% Q- h用前面截图,含5g的基站是11577W,不含5g的是6877w。
) l! S3 j  x; n  e/ V1 m8 `8 T简单算一下就是5g用4700w的功耗,做到了远远超越6877w的功耗所提供的带宽和延迟。纯5g功耗居然比使用最新SRAN技术的2g和3g加一起能耗还要低(4808w), 意外不意外?惊喜不惊喜?就这还没用古老的加拿大北电的2g设备来算耗电呢。$ |/ @) U8 S, O) p% U% S
这么个简单的事实和只要不是智障就能算出的数字,论坛里自称牛逼级别的大牛居然不会算?' K8 R8 l& x4 ]1 U
所以我前面早说了,别听没接触过通讯的那些人瞎喷。1 E" N' {% ^4 W2 l* ~5 X0 m* A

% O7 J6 M+ p# P- c5 E* l, ^1 J一个兼容性害了运营商,实际上运营商非常想把老的给拆了,可以现实不允许,所以能耗和5g技术根本上无任何冲突。本身就是炒作出来的伪命题。
0 N8 K+ t; F( q/ L" J4 y我在2013年左右去英国电信的无人机房,还见到了几十年前需要有人值班时代的固话设备线路还在使用,咨询了一下,被告知因为紧急电话等信号还在用老设备,所以一直都还在服役中。这运营商找谁诉苦去?
作者: wbxy436    时间: 2021-6-13 06:47
    美国是因为合适的频段被军方占用了. 没办法才用毫米波.  现在有声音让军方让出一些频段给5G. 但没那么客易.  另外还有不少人在研究増大毫米波基站的覆盖范围,  总之活人不能给尿憋死.
0 |! i$ S/ _: e4 ^. [    另外说5G死赔钱,  没用的东西的.  请想想.  为什么美国那么着急中国, 华为在5G建设上领先了.  如果真的赔钱, 那让中国赔的多点不香吗?  干吗限制中国, 限制华为.  同时尽可能拉拢伙伴搞自己的5G?
作者: MaverickZ    时间: 2021-6-13 07:30
wbxy436 发表于 2021-6-13 06:47
. U1 }* i2 w$ X- f美国是因为合适的频段被军方占用了. 没办法才用毫米波.  现在有声音让军方让出一些频段给5G. 但没那么 ...
3 s  \. {. t, ^
要啥费电的5g网络,继续用4g就能满足所有需求,花钱建个锤子的5g的,谁给电费去?
. d# }# W0 q/ p% Y% d: N2 h# l6 V' m把信号logo改成5g这么简单的活都不会了吗?一回生二回熟,之前又不是没干过
作者: wbxy436    时间: 2021-6-13 07:53
MaverickZ 发表于 2021-6-13 07:30
2 p  F4 ]2 B$ o3 f4 X; f6 I; e要啥费电的5g网络,继续用4g就能满足所有需求,花钱建个锤子的5g的,谁给电费去?' I- I9 R7 q) D/ i  D& [8 b
把信号logo改成 ...
* ~, I" Q& k; I% Y8 ^/ U) ^
    哈哈,  中国要这么干的话, 真得给这些人喷死.. p, e% |1 X, Y% ]0 m
    就这不还一堆人传中国为了推广5G, 偷偷给4G降速的吗?  真逗. 事实是4G的用户增多了.  每个用户用的流量增加了许多, 以前每个月是几个g, 现在每个月都用几十g.  所以现有的4G基站没办法同时应付这么大的流量了.  因而有些用户感觉了速度慢了. 就象家里的wifi以前是有一台电脑, 一部手机. 现在5台电脑, 5部手机. 还都要看高清电影, 能不慢吗?! j7 }' m. \! H2 ~6 M" U4 ?
   这不正好说明普通人也需要5G吗? 可一些人就是为了喷而喷.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