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中国网民近10亿,以三低为特征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1-2-3 22:48
标题: 中国网民近10亿,以三低为特征
下午察:中国发达的互联网和“三低”网民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天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止去年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同年3月再增多8540万人。

不过,在这近10亿的网民中,月收入超过5000元(人民币,下同,约1000新元)的仅占不到三成;而2000元至5000元收入的网民占比为32.7%;有收入但月收入在千元以下的占15.3%。

对比常年在福布斯榜单上游走的中国互联网大亨们,中国网民们比想象中还要“穷”。

实际上,不只是穷,近十年来,中国互联网虽然得到了高速发展,但使用互联网的主要群体和此前相比并无二致,仍然是以“三低”为主,即“低收入、低学历和低龄”。

重合的“三低”群体

事实上,人口比重占总人口八成以上的三四线城市和农村,才是互联网的“新大陆”,这些小镇青年占了网民的更大比例,而他们每人平均一周要上网33小时以上,也就是说,“凡是醒着的时间几乎都抱着手机”。

从学历的构成来看也是如此,最新数据显示,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网民拥有大学学历。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占比则分别高达40.3%和20.6%;小学及以下学历的网民约20%。

从年龄划分来看,39岁以下网民超过半数,其中10至19岁、20至29岁网民分别占13.5%和17.8%。

不难发现,收入、学历和年龄三个特征在网民中有着高度的重合,而学生是其中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作为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主力军,他们同时又符合“低龄”和“低学历”的特征。

“三低”是网络生态混乱的原因?

有人对上述报告进行解读,认为“三低”人员是造成互联网言论素质不高的主要原因。有人直言,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何网络喷子、键盘侠横行,为何网络舆论场低智、浮躁暴戾”。

这种直接把学历、收入和素质挂钩的做法也引来不少批评和不满,有网民指出,一些“有趣的灵魂”提出的观点也不比高学历的差。

中国地方媒体也曾反驳,认为网民并不是一个个个体的简单叠加,而是在网络场景下,基于特定的文化、氛围、情绪,所催生和重构的新群体,这是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

但不可否认的是,“穷”确实是中国主要网民群体的一大属性。专注下沉市场的“拼多多”一个砍价链接就能激活平时一片死寂的微信群,也能反映出网民们的这一属性。

即使生活在大城市的网民,也会热衷分享“北京挑战每月生活只花3000元钱,有兴趣的朋友扫码进群”。

中国网民其实一直都穷,只是随着网络越发普及,更多三四线小镇以及农村网民浮出互联网,“穷”这一特征变得越来越明显。

“穷”网民追捧的“炫富”和“卖惨”

“穷”虽然是中国网民的普遍特征,但这并不妨碍“炫富”视频在平台上大受欢迎。

前几年网络上的“炫富摔”火爆了朋友圈,各路网红大咖都加入其中,一个摔跤动作,摔出的都是名牌包包奢侈品,甚至还有飞机、超级跑车和大游艇。

中国热门短视频平台抖音上那些感叹“30岁,身家过亿,往后余生如何过”的博主往往也是网民追捧的对象。

与“炫富”相对的是“卖惨”。近年的热门视频另辟蹊径,走向“炫富”的另一个极端:“卖惨”

“卖惨”通常是透过团队打造可怜人设和凄惨情节,通过诱导性提问、特意摆拍等非正常视频制作方式突出、放大个别案例以吸引流量,加火升温,炮制热点。

或许是能让广大穷网民们得到精神上的慰藉,这类视频也在网络上获得了很高的关注。

有视频博主拍摄自己和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聊天的画面,多用“爷爷下跪那一刻,我把自己看哭了”“自己的衣服都穿不成了,他的愿望却是给妈妈买一套新衣服”等煽情、猎奇的话语吸引眼球,事实到底如何则无从判断。

在一段视频中,一名老人对着镜头说,自家房子被洪水冲垮,自己带着“脑子有问题”的儿子在破旧棚屋住。当老人展示自己的食物时,视频博主惊呼饭菜已经“长毛”。还有视频将贫困老人对着镜头下跪、大哭等镜头配上悲情音乐,以渲染情绪。

但据当地扶贫干部反映,这些博主以扶贫之名,将村民带到已经不住或者只在从事农业生产时居住的老村落、老房子中拍摄此类视频。

键盘侠:线上线下的转换

上文提到的“键盘侠”通常是形容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夸夸其谈、肆意进行人身攻击甚至进行道德绑架的网民,他们躲在电脑或手机屏幕后,利用互联网的隐蔽性扮演着“网络侠客”,发表偏激言论,制造舆论效应。

作为中国网民的主要群体,心智不够成熟的学生最易受到舆论鼓动成为“键盘侠”的一员。

有文章分析指出,学生们常常缺乏理性的分析和独立的思考,他们的善良也极易被利用而走向初心的反面,从而变成别人的帮凶。

文章还说,“键盘侠”的一种转化行为是“人肉搜索”,当网络上的搜索转变为线下追踪的时候,网络暴力便开始向现实生活转化,甚至会被别有用心的人策划推动而演化为社会群体性事件。

中国官媒新华社曾刊文引用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的分析批评“键盘侠”道:“谁向他们提供幻觉,谁就可以轻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呼吁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查处一些“心怀不轨的人”。

可见官方早已意识到“键盘侠”对社会稳定的危害。

然而,“键盘侠”只是网络生态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根源还在于网民的构成和背景,这不禁让人想问,经过十多年迅猛发展的中国互联网产业已日渐成熟,但何时才能改变中国网民“三低”的情况呢?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203-1121534

=========================

光荣地属于三低中的第一低:低收入,月收入不到5000啊。呃,不是每个月都不到,有时候还是到的。

不过对“网民暴力”,个人觉得这未必全是坏事。这说明了:
1、大量年轻人对世界很好奇,他们想知道所有的事,从“如何一个月3000元在北京生存”到“缅甸为什么军事政变”,什么都想知道。保持好奇心是上进心的第一步,当然不是最后一步。
2、网络上的信息和知识鱼龙混杂,不会辨别、容易受到煽动不好,但只有大量接触,才可能建立辨别和自主判断。
3、大量年轻人对社会具有强烈主人翁感,具有强烈的参与感,网络是他们表达和参与的主要途径,必须珍视。
4、社会是最大的课堂。在中国教育片面注重知识教育而忽略公民教育的现实下,连中国家长都忽略价值教育,通过网络来“提前踏入社会”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甚至是人格、法制、价值教育的途径。

网络就是大社会,社会上就是由“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s)领导的。意见领袖与社会的互动是国家和社会活力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意见领袖实际上就代表了“凝聚的民意”。这不是政府引导的问题,但也绝不能放任不管。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21-2-4 00:09
[attach]93781[/attach]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21-2-4 00:38
MacArthur 发表于 2021-2-3 11:09

楼上的心声:那个谁的发言稿真差。
作者: 法乎其上    时间: 2021-2-4 03:54
所谓低龄的结论是无稽之谈。电脑和互联网大规模进入中国社会是什么时候?40岁以上的人又有多少愿意主动学习电脑知识和网络知识?
从历史来看,低龄是必然的,根本就不应该成为所谓特点。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21-2-4 04:09
法乎其上 发表于 2021-2-3 14:54
所谓低龄的结论是无稽之谈。电脑和互联网大规模进入中国社会是什么时候?40岁以上的人又有多少愿意主动学习 ...

你觉得咱们论坛活跃会员的平均年龄是多少?
作者: 沉宝    时间: 2021-2-4 04:44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21-2-4 04:09
你觉得咱们论坛活跃会员的平均年龄是多少?

选择性偏差。很多愿意主动学习电脑知识和网络知识的大叔大姐们选择或者被选择来到这个论坛。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21-2-4 04:49
沉宝 发表于 2021-2-3 15:44
选择性偏差。很多愿意主动学习电脑知识和网络知识的大叔大姐们选择或者被选择来到这个论坛。 ...

我想知道的是,咱们论坛有多少四十岁以下的。
作者: 法乎其上    时间: 2021-2-4 05:01
本帖最后由 法乎其上 于 2021-2-3 22:03 编辑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21-2-3 21:09
你觉得咱们论坛活跃会员的平均年龄是多少?


大多是40岁以上的,核心成员是50岁以上的。
平均年龄肯定超过40岁。

但这里的情况跟国内的情况完全不同,不可类比。要记住,这里是个小众论坛。
这里的平均学历是硕士以上,这是完全不同的状况。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21-2-4 05:03
法乎其上 发表于 2021-2-3 16:01
大多是40岁以上的,核心成员是50岁以上的。
平均年龄肯定超过40岁。

合着不和你意的都不算,这样当然你永远是对的了。

这方法真高明!
作者: 法乎其上    时间: 2021-2-4 05:07
本帖最后由 法乎其上 于 2021-2-3 22:09 编辑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21-2-3 22:03
合着不和你意的都不算,这样当然你永远是对的了。

这方法真高明! ...


我一点都不觉得自己高明。
而是认清事实,状况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一个很简单是事实是 10/14是多么高的比例啊。如果国内网站的参与者跟这里的状况一样,那中国就完全不是现在的状况了。
4/14基本就是50岁以上的非计算机相关的人了。所以年轻人肯定几乎全部在10/14里头。
作者: 法乎其上    时间: 2021-2-4 05:16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21-2-3 22:03
合着不和你意的都不算,这样当然你永远是对的了。

这方法真高明! ...

我希望你收回你自己亮出来的不干净的东西。
我入坛是因为这个坛子比较干净,希望这个坛子还是一个干净的地方,不可随意放污。

在入坛之前,我就是这个坛子的看客。你的想法、表达方式其实并不是我喜欢的。如果这个坛子都是您这种方式,这个坛子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

希望大家互相尊重。
谢谢。
作者: 马鹿    时间: 2021-2-4 06:54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21-2-3 15:09
你觉得咱们论坛活跃会员的平均年龄是多少?

咱们论坛平均得45
作者: 糊里糊涂    时间: 2021-2-4 07:12
这里的上网指的是啥?青年都在刷剧,购物,抖音快手......吧。

10亿,基本就是除了幼儿园和老帮菜以外的都囊括了,那肯定年轻啊。一周刷33小时,赶上工作时间了,那能不穷嘛,估计都是半失业状态了,网红其实和半失业差不多。

其实,这个调查也没说出啥。那些大厂应该有更精确的认识。
作者: 奉孝    时间: 2021-2-4 08:43
这不是中国网民的缩影,也是中国社会的缩影了。

去掉六十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是不是都是网民了。
作者: jellobean    时间: 2021-2-4 09:15
奉孝 发表于 2021-2-4 08:43
这不是中国网民的缩影,也是中国社会的缩影了。

去掉六十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是不是都是网民了。 ...

7,80岁也是网民,老网民
作者: 陈比尔    时间: 2021-2-4 09:31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21-2-4 04:09
你觉得咱们论坛活跃会员的平均年龄是多少?

以论坛会员总体的水平和学识,我大胆猜一下,平均年龄有45左右,学历据大部分在大本以上。
作者: 老财迷    时间: 2021-2-4 09:58
奉孝 发表于 2021-2-4 08:43
这不是中国网民的缩影,也是中国社会的缩影了。

去掉六十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是不是都是网民了。 ...

还得去掉全部6岁以下的、7-11岁的一半,估计就差不多了

作者: 白天爱黑夜    时间: 2021-2-4 10:15
微信是促进老年人上网的决定性因素。我家几位80岁以上的老人原来都是打电话,看报纸杂志,但是用了微信之后,迅速替代原来的电话和阅读功能,而且上手快,时效好,还便捷,然后还扩展到支付功能、其他APP。以前劝他们学习上网,现在要求他们减少玩手机的时间。
作者: 老财迷    时间: 2021-2-4 10:51
全文见: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文)
在第47-49页有: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业结构、收入结构4张图及数字、说明。

这联合早报的文章结尾:
然而,“键盘侠”只是网络生态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根源还在于网民的构成和背景,这不禁让人想问,经过十多年迅猛发展的中国互联网产业已日渐成熟,但何时才能改变中国网民“三低”的情况呢?

这纯属画个靶子来打。
三低指“低收入、低学历和低龄”,
低收入,“月收入超过5000元(人民币,下同,约1000新元)的仅占不到三成”。而《中国统计年鉴2020》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20/indexch.htm,6-7 城镇居民按收入五等份分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低往高第4组,“20%中间偏上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年为52907.3元,算为月收入也不到5000元,也就是说约有80%的人都是此处说的“低收入”(《报告》的月收入,到《年鉴》里的可支配收入会变低一点,需要扣5险1金或新农合新农保)
这个“低收入”暂时是“无法改变”的。
“低学历”,“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网民拥有大学学历”,估计全民在大专及本科以上还不到20%,这个没查到数据。
“低年龄”,“39岁以下网民超过半数”,这是好事啊,干嘛要改变?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21-2-4 10:56
马鹿 发表于 2021-2-3 17:54
咱们论坛平均得45

还得往上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21-2-4 10:57
陈比尔 发表于 2021-2-3 20:31
以论坛会员总体的水平和学识,我大胆猜一下,平均年龄有45左右,学历据大部分在大本以上。 ...

应该不止
作者: tangotango    时间: 2021-2-4 11:43
jellobean 发表于 2021-2-4 09:15
7,80岁也是网民,老网民

      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即使是70岁以上的老人,只要是初中及以上文化的上网很普及,而且因为不用上班,每天上网时间比年轻人还长。
作者: 数值分析    时间: 2021-2-4 13:13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21-2-4 10:56
还得往上

每上愈况。。。

不过说真的,咱能不能不纠结年龄这个问题了。。。
作者: jellobean    时间: 2021-2-4 13:47
tangotango 发表于 2021-2-4 11:43
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即使是70岁以上的老人,只要是初中及以上文化的上网很普及,而且因为不用 ...

我家老头老太眼睛一睁就摸手机iPad
作者: 法乎其上    时间: 2021-2-4 15:13
白天爱黑夜 发表于 2021-2-4 03:15
微信是促进老年人上网的决定性因素。我家几位80岁以上的老人原来都是打电话,看报纸杂志,但是用了微信之后 ...

广大农村的情况不同于您描述的状况。
他们的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多,但对系统等等的了解确实不高,对网络的水平也不高。如何troubleshooting,对于这些老人和孩子来说是一个问题。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网费并不轻松,或者说在他们心里觉得花的不值得。

所以,广大农村的老人、小孩是4/14之一。
作者: 法乎其上    时间: 2021-2-4 15:21
jellobean 发表于 2021-2-4 06:47
我家老头老太眼睛一睁就摸手机iPad

关键在农村。10/14呃
作者: Flux    时间: 2021-2-11 00:41
10亿已经占总人口多数了,低不低应该跟剩下那4亿不是网民的比,否则反映的不是网民水平而是全体国民水平。
除了年龄可能低一些之外,我估摸着这10亿网民的收入和学历怎么也应该比剩下那4亿更高。
作者: 红茶冰    时间: 2021-2-12 05:15
jellobean 发表于 2021-2-4 13:47
我家老头老太眼睛一睁就摸手机iPad

给跳广场舞的老头老太太们点赞?
作者: jellobean    时间: 2021-2-12 05:29
红茶冰 发表于 2021-2-12 05:15
给跳广场舞的老头老太太们点赞?

老头要关心国家大事上网课,老太要开心淘买烧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