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如何把恺撒名句翻译成文言文 [打印本页]

作者: 孟词宗    时间: 2020-11-12 02:04
标题: 如何把恺撒名句翻译成文言文
恺撒有一金句 “ Veni, vidi, vici ”。这是他在前47年泽拉战役中打败本都国王法尔纳克二世之后写给罗马元老院的著名捷报。) I+ Z( P8 k, F5 j' t2 r
0 ~3 i6 x$ o; m( u, \( |2 A
这句话,现代汉语一般翻译为“我来,我见,我征服”。这只是为了凑原文的双音节,而且还没凑好。实际的意思是“我来到此地,我见到了敌人,我征服了他们”。所以很多人自傲中文比外文简洁是有些自大的。至少从简洁角度来说,现代汉语并不比一般的外国语言强。
2 S9 O  k. J  u) b/ _# J2 f: h7 S. m
当然,拉丁文对标的应当是中国的文言文。拿现代汉语来翻译又硬要搞出“简洁”,当然就出现这种语法错漏,词不达意的情况。
& q- i/ v  _& w; h7 K. U1 D! q0 P
现在请教诸位,如果把恺撒名句翻译成文言文应当如何翻译?切记要“信达雅”。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0-11-12 02:54
英文里就是I came, I saw, I conquered?
作者: tanis    时间: 2020-11-12 03:03
吾至,吾睹,吾服6 t& k0 p! R+ l: f  r* q. v
; A0 X; |2 r  s
拉丁的原文,根本没有此地,没有敌人,没有他们。“我来到此地,我见到了敌人,我征服了他们” 这个也是你加的意思。 我印象里这三个就是第一人称动词,原文连“我”都没有~
0 V# F/ w7 c# W: [# J
2 R) _% \5 O: {. ]/ F1 ^3 Y至矣,睹矣,服矣
& O  P5 b8 G( l0 S# w6 ^: Y# A
+ ^" ^' k, C0 _' [3 ~+ ]/ F- m( C
作者: 包子    时间: 2020-11-12 03:06
tanis 发表于 2020-11-12 03:03; R+ u, {, V3 ^! g: H
吾至,吾睹,吾服$ w8 q. K4 v5 d. ]

7 u% r  }, x, `* g9 V+ S0 G拉丁的原文,根本没有此地,没有敌人,没有他们。“我来到此地,我见到了敌人,我征服了 ...

* @6 ?5 D( {8 L. u6 {- g6 U# n2 c服改成平如何?
作者: tanis    时间: 2020-11-12 03:13
包子 发表于 2020-11-12 03:06
# W) i1 q& Q. ~- J) v  v服改成平如何?

5 t8 Q: t7 o- E& _平觉得更好。 把征服的霸气表现出来了~
作者: 七月群山    时间: 2020-11-12 03:15
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9 `4 i% k) m& h5 F2 I  D% P- m( e站之战之占之
& S8 r" t7 c1 }' n% R: p, {$ k3 s8 D3 _& A8 r) |( G

作者: 老福    时间: 2020-11-12 03:31
借鉴诸位大拿瞎翻译一下:至,见之,平之。
作者: 无言    时间: 2020-11-12 04:09
tanis 发表于 2020-11-12 03:03
' n) W: ]2 Q1 i, v! `吾至,吾睹,吾服; @, b& Y# i! i- M

$ g& `- ]; B& [  i拉丁的原文,根本没有此地,没有敌人,没有他们。“我来到此地,我见到了敌人,我征服了 ...
0 s6 x/ h7 T- u4 ]& {
至,睹,克。何如?
作者: 水风    时间: 2020-11-12 04:32
tanis 发表于 2020-11-12 03:03
0 v" a$ y$ @( W" p吾至,吾睹,吾服) u. W4 Q7 U: W6 S
# K2 H9 ?7 E3 J3 S
拉丁的原文,根本没有此地,没有敌人,没有他们。“我来到此地,我见到了敌人,我征服了 ...

/ d( s, B: g$ D- Z. ]- N/ O% ~2 c小谭前面说得很好。只是你的翻译有两种解释,可以说带歧义。而且中文没有时态变化和第几人称的变化,所以必须要加一个我,才能表达第一人称主动的意思。" D8 |; z1 @- H# z9 @! B" }

* h8 L2 Q, N& p' j0 N可以考虑翻译成。
9 ?6 i9 ^6 _1 X% o% s4 ?3 }吾临,克。(这大概是最省事的一个,因为临同时有到和看见的意思,而且是从高处,居高临下的含义在里面)
) V$ I0 v( I0 @2 {+ v" C% w& K8 U6 f4 X9 f- O+ T8 M7 a; m
# j5 a0 w" u+ y9 S9 C- M. _6 U
/ A. i3 e; n8 r$ a0 G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20-11-12 04:43
至而取矣
作者: 三力思    时间: 2020-11-12 05:32
敌羞,吾去脱他衣!
作者: 雨楼    时间: 2020-11-12 05:33
老福 发表于 2020-11-11 14:31/ }+ B4 }% k: |
借鉴诸位大拿瞎翻译一下:至,见之,平之。
% s- X5 D7 [4 E  @5 K% Q! q& a# D
至,见,遂灭之。 如何?
作者: 糊里糊涂    时间: 2020-11-12 06:24
你这是抬扛了。
8 @8 }) b. M$ _" l  \- E' |) Q4 K# l; L( p3 y+ y% E
现代联合国文件,汉语版永远是最简短的,这充分说明了汉语传递信息的效率最高。: D* }/ ?) ?& x1 Q0 [7 M7 Y

* B) q" q& l0 V2 L你觉得那三个拉丁词信息丰富,是因为你知道上下文了。如果你不知道上下文,这三个词就是,来,见,征服。你根本无法通过三个词脑补出整个故事。
作者: 机器猫    时间: 2020-11-12 06:50
糊里糊涂 发表于 2020-11-12 06:24, L3 N# B# ~8 |3 {+ q$ o  }
你这是抬扛了。
) ^$ g6 M! B# f$ W6 i+ E% w- [; v3 [
现代联合国文件,汉语版永远是最简短的,这充分说明了汉语传递信息的效率最高。

3 S4 |- K2 x$ v- G" j不考虑上下文,那文言文同样难懂啊。甚至很多的成语,没有上下文就是四个不知所云的字而已
作者: 马鹿    时间: 2020-11-12 06:54
水风 发表于 2020-11-11 15:32$ D' N* h) W6 M# s5 h$ v9 X/ ]5 h
小谭前面说得很好。只是你的翻译有两种解释,可以说带歧义。而且中文没有时态变化和第几人称的变化,所以 ...

# [' k. e5 p$ e8 @) j1 T再简洁一下 客, 克.
4 ~& \5 B3 z% C+ t1 f9 x4 W1 b& d/ ?9 A. [# z; @/ Q! ]* t8 `& v
广西白话里面客就是去的意思. 去哪就是客哪
作者: 糊里糊涂    时间: 2020-11-12 07:15
机器猫 发表于 2020-11-12 06:502 ~$ D7 e, @+ L- G
不考虑上下文,那文言文同样难懂啊。甚至很多的成语,没有上下文就是四个不知所云的字而已 ...

% F0 h, P8 |- k$ ]% t7 P$ g- Z???. z  i: {1 B0 f" c5 E
5 F8 J) K! Q# A, C4 l& n
我一共三段话。没一段说文言好懂的。
作者: 机器猫    时间: 2020-11-12 07:31
本帖最后由 机器猫 于 2020-11-12 07:40 编辑
' C" n& j& k$ B/ ?" |. Q
糊里糊涂 发表于 2020-11-12 07:15
/ o- W6 p% ]1 l, Y5 y! U???5 A: p, y. v; F, ]* r

# b5 O1 W. j: F. A我一共三段话。没一段说文言好懂的。

/ f- V/ l5 H0 i1 T7 Q' z5 e6 g# n+ N. V  x; t& Y1 ^& g
哦,我是回复你的第三句话。只是想说没有上下文,啥都不好懂. |" e+ P. |3 b# ]7 M( V, r" x
; w5 A) x- B- z5 {; P  O
我的理解是你用“没有上下文拉丁文不好懂”来证明楼主“中文不一定更简洁”错了。具体结论谁对我不知道,我只是讨论你这个论证的逻辑不太通,论据选得不太好
作者: 重重无尽    时间: 2020-11-12 08:49
来之,了之,服之
作者: 天狼星    时间: 2020-11-12 10:26
临敌克之。
/ {! v% p& }& j# n  Z1 S+ s7 w: e就这四字就行,三个意思全包括了。
作者: 糊里糊涂    时间: 2020-11-12 11:30
机器猫 发表于 2020-11-12 07:31
0 b" q! y8 z# v/ Y* V哦,我是回复你的第三句话。只是想说没有上下文,啥都不好懂( x3 J9 |, P7 A
2 l! Y& F5 E$ C/ O  N
我的理解是你用“没有上下文拉丁文不好懂” ...

9 g6 W# T" v! x8 Y" t你中文有问题。或者我的中文有问题。
# A) Y/ w+ ~7 H! }6 v/ g* }) k0 j' w- t* @
你引号里不是我的话。你所理解的完全不是我要表达的意思。
" V: R& c4 Q2 I% V6 ]9 }- B- L" Y) O, }& g6 X5 ^9 _6 h  o  y

作者: 机器猫    时间: 2020-11-12 12:33
本帖最后由 机器猫 于 2020-11-12 12:36 编辑 8 [/ ^& {: ?- Z: v
糊里糊涂 发表于 2020-11-12 11:30
" ?: Y  x6 \1 J- }0 M+ Q你中文有问题。或者我的中文有问题。
4 o# P  e" _' n( p* z6 T' p1 j4 F" B6 b1 h( U+ W+ a, I
你引号里不是我的话。你所理解的完全不是我要表达的意思。
0 d% M& [8 X& v0 \. ^: j
( P# j0 q4 H3 T; t4 W% w
你这是抬扛了。5 H9 \& q' Z- h# f
3 {: I% E  q' z+ N; j, |4 c
现代联合国文件,汉语版永远是最简短的,这充分说明了汉语传递信息的效率最高。
+ O2 Q/ O& P/ ^4 _) m7 h" n6 h8 i; B6 F. S+ i& N/ C8 h' H, z9 r
你觉得那三个拉丁词信息丰富,是因为你知道上下文了。如果你不知道上下文,这三个词就是,来,见,征服。你根本无法通过三个词脑补出整个故事。
4 n% c! l; ?2 m6 j  ^5 S# a
% d3 ^# j3 `  Y3 U. l: C3 r
好吧,也许是我理解错了?这个很像是第一句提出对方不对,第二句跟进提出自己的论点,而第三句进一步举例说明+ Z, }! K4 ~. M6 C* Y
而楼主就是在说拉丁文对应文言文的话,看哪个简洁。所以你说拉丁文没有上下文看不懂,应该是跟文言文没有上下文比较吧
/ l4 G: I2 u( ?
作者: 锦候    时间: 2020-11-12 13:21
本帖最后由 锦候 于 2020-11-14 04:10 编辑 0 p5 t# j) h: ^! z2 e; l

8 m9 T+ }% _8 S2 j) J这个翻译成英语就是 I came, I saw, I conquered,这是英语的直译。拉丁文的动词的变化和主语的单复数和人称保持一致,所以有些时候可以省略主语。: W" L: \; a' K/ e' C9 i% L
0 j8 g% U+ D) b9 h' [+ `6 c9 z
这种动词,形容词,冠词的变化和主语保持一致,可以根据它们的变化来判断主语的人称,阴阳格和单复数变化的语言叫屈折语言。譬如俄语, Я тебя люблю我爱你,动词原型是 любить,直接说люблю тебя,来表示我爱你的意思,主语是单数就省略。 更简单的在特殊的场景可以直接说 люблю 就可以表示这个意思,不需要主语。要是说любил тебя那么主语是男性单数,时态是过去式,翻译成中文是“我爱过你”。俄语原文中主语“我”可以省略。# L9 n* z3 e1 D! }! E( ^4 b

7 v: ^1 h9 w& Y( ?Veni, vidi, vici 就是这种情况,省略了主语 I,但是动词的形式是按第一人称单数的形式,所以是 I came, I saw, I conquered,这几个动词里面并没有跟状语或者宾语,所以你的“我来到此地,我见到了敌人,我征服了他们”。原文里面没有这个意思。
0 Z1 B4 c3 t( ?1 c5 q! B" H0 L0 P- J' c9 v. ^" i
这几个拉丁文是动词的变形,不是原型,主语是第一人称单数,时态是过去式,虽然是每句看起来只有一个动词,但是是有主语的,每个动词的主语都是男性单数第一人称。这几个词其实每一个都是一个主语加动词构成的主谓结构的句子,没有宾语或者状语,也就是没有特指的对象。“我来到此地,我见到了敌人,我征服了他们” 这个理解是不对的,人为的添加了宾语和状语,动词有了特定的动作对象,改变了整个句子的结构和意思。
( O& f+ K! W0 U) T1 ~4 {  _
  @0 ^, O3 V3 A6 r( i! c7 M2 E这几个拉丁文的原型是什么我懒得查。意思就是那么个意思。4 n0 K, D/ k5 ^6 A

  A, V- ^( |" O, l: C: j3 c这句话翻译成英语 “I came, I saw, I conquered”以及中文“我来,我见,我征服”,我认为非常的合适,没有增加过多的不必要的修饰,原文本来就只是三个动词罢了。翻译时不得已加了主语已经是累赘了,再加宾语和状语是画蛇添足。 凯撒当时说这句话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事情,这简单的几个动词以排比的形式把凯撒的气势表现的淋漓尽致。$ w; i( l; p9 \4 \

$ M+ M8 X0 B. A+ L$ E! L) ^我认为没有办法再翻译的更好了!不论是中文和英文,现有的翻译都是最好的。凯撒的这句话在后代有很多模仿,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有后面的状语和宾语/或者很短,要的就是这种简洁的排比的力量。, I! u: W& L* m

0 M' n. U: F: |. z- U" a如果一定要用文言文”临而克之“,这是第一人称的说法!但是没有了排比的一步步深入的力量感!用第三人称的话中国古代有一个“郑伯克段于鄢”这个形式是最简洁的了。& [, L3 m8 k2 x

$ V6 b" @$ t' U9 t8 E' T4 V+ H. `+ }4 Y; K  l" ^4 S2 L  K& R
”所以很多人自傲中文比外文简洁是有些自大的。至少从简洁角度来说,现代汉语并不比一般的外国语言强。“
! {1 n! U" h9 K* e8 f. c9 W5 c% d7 {
至于你说的这个意思,汉语是非屈折语言,是没法像Veni, vidi, vici ,或者люблю тебя这样省略主语,这个确实不如拉丁文或者俄语以及其他屈折语言简洁。举个例子:俄语里面有个”来到“的动词,稍作变化就可以表示来过了,正在来,将要去,去过正回来,去过已经回来了等;加上不同的前缀就可以表示走路来的,坐车来的,坐飞机来的,等不同的意思,中文要表达类似的意思必须有个小短语才行。还有一个”路过“的动词,也是一样,稍作变化就可以表示从旁边走过,从中间穿过,从周围绕过,从顶上飞过,从地下走过等意思,就一个词。; y$ i; q2 N+ s( C
0 z  x, s! e8 u
但是屈折语言的冠词,形容词,名词之间的一致性以及动词形格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从Veni, vidi, vici这句话就得出中文的简洁程度不比一般的外国语言强,是很牵强的。拉丁语被淘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语法过于复杂,非常难于普及。2 l) H4 T* t, y; f
$ D) A+ f, J% x+ I- ?
如果这句话翻译成俄语,就是,“пришл,увидел,завоевал!” 形式意思都完全一样!原因是它们都是屈折语言罢了,和语言的简洁性没什么关系。语言的简洁性不但要看文字的长短,也要看语法的复杂程度,屈折语言在这种特定的情况下的简洁性是以非常复杂的语法为背景的。$ B* v, l& A+ O- {; A! `8 @! q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20-11-12 21:10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20-11-12 04:43+ \8 n# p2 ^5 s
至而取矣
; U2 [* X) D- K6 B2 X6 K8 M8 a
确实,没必要硬拽个二五八万出来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20-11-12 21:11
天狼星 发表于 2020-11-12 10:26
6 n6 l' E8 `4 I& O+ M# w临敌克之。
, l. v8 s5 w3 f. d# @就这四字就行,三个意思全包括了。

' H: V8 r: t6 X7 T: [没老兵那四个字大气
作者: 雷达    时间: 2020-11-12 23:52
本帖最后由 雷达 于 2020-11-13 00:02 编辑
( c4 S9 x0 b6 c# z
, b3 a- y9 ?$ _征而灭之。征而平之。征而平其地。: _% s9 r! n! j1 `7 X7 c# |
这个名句所谓的名,其实是加了脑补。因为是恺撒说的,话又简洁,所以显得很牛,换个人说这话就没意思了,所以话怎么说并不重要。5 T2 O, w# ]! j& `$ E& p( ?
同样道理,铁木真说,“你要战,便作战”,也很牛,那时因为他后来横扫了,如果结果相反被横扫了,那就是笑话了,如同宋襄公的“仁义”一样。* K5 r+ S/ V- o2 g% N# `# Z) @
赢了,怎么说都有理。
" w- {  w9 b; q' [
作者: 机器猫    时间: 2020-11-13 01:34
好像“马到成功”就是这个意思
作者: 石工    时间: 2020-11-13 05:38
本帖最后由 石工 于 2020-11-13 07:07 编辑
# Y9 A2 Z7 X! J- f4 d; l; [9 M0 K, y+ [" Q) l5 Y; _8 x4 b8 `( r( Q
惟抵,惟睨,惟取。 (以意译为主,兼顾音译。vidi用“睇”也行,但为了再现veni,用了表示斜视的“睨”,也体现凯撒蔑视对手的心态)
4 D  o8 ]# ^$ U7 P(I ARRIVED, I SQUINTED, I GOT IT)
. B9 m) M6 ~; O( `9 j6 S8 n3 L. l% {$ a' b6 H: f1 O+ T. S

% g" U; o/ h( U2 X' X/ Y1 E. z惟逆,惟睇,惟取       (音译为主,意思有点勉强。逆做迎战讲,睇不是粤语土话,是《礼记》、《楚辞》里就有的中原正音)
/ ^4 w9 W2 e( k: Q0 N, ?, z. w7 K! p
& B4 q+ M! Q: e" r2 i4 E
“惟”字是伪古文的万能胶。文字游戏而已,开心就好。; \5 `3 n7 u* p

3 C& T- I) H% Z/ N. X2 j
) z4 d+ B: g8 W4 ]9 T首先,这句话是因为有了光环效应,才花了两千年从古罗马传到现代中国。它的背后是古罗马的战争机器和国家机器。
$ K' p6 D. d7 z# {: u) A6 h同样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纸老虎”、“悬崖勒马”也都进入现代英语,并不是因为它们多优雅,而是因为它们的背后是崛起的中国人。7 U/ }' f, p  _
8 x& @" D, A/ ^. g
第二,古典拉丁语在当时是罗马上层社会的标准通用语,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写的。对于以普通话白话文为通用语的现代中国人来说,只有翻译成白话文才是正解。$ i4 r! O1 l: S) p# X8 \0 ^5 n

作者: 锦候    时间: 2020-11-13 08:27
石工 发表于 2020-11-13 05:38
  `" K% p: o& A: m惟抵,惟睨,惟取。 (以意译为主,兼顾音译。vidi用“睇”也行,但为了再现veni,用了表示斜视的“睨”, ...
+ ~1 h3 E3 a  \% @, w+ I8 F7 h, c
这个不好!惟抵,惟睨,惟取,这个中文没有明确的主语。拉丁文原文是有明确的主语的,是第一人称单数。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