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黄仲生的新冠预测有没有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绿葱头    时间: 2020-3-24 08:58
标题: 黄仲生的新冠预测有没有问题
本帖最后由 绿葱头 于 2020-4-14 06:45 编辑

2020-04-14更新: 黄已经根据死亡率等数据更正了他的预测https://m.weibo.cn/detail/4493457299122098
————————————————————————————————————————————————
下面是老帖子
————————————————————————————————————————————————
从indy的帖子中知道了黄仲生的微博https://m.weibo.cn/u/1674093274,今天看到了他的视频https://m.weibo.cn/detail/4485844624469332,看了一遍感觉比较靠谱,大家看看有没有问题?
我总结预测基于以下假设:
1、指数型增长。
2、现在确诊数字是10天前的感染数字。(中国报道感染到发病平均潜伏期5.2天,假设就医到等待检测结果出来5天)
3、增长率的调整:自由传播->政府强制或数字惊人后自发待在家中->家庭成员间传播
可能影响的因素:
1、政府配送日常物资:挤兑物资难免会发生,采购物资时传染无法切断。
2、方舱医院:切断家庭成员间感染途径。
3、戴口罩:每人1个反复用也比没有强。
作者: 马鹿    时间: 2020-3-24 11:26
我的100个口罩准备反复戴!
作者: 四处张望    时间: 2020-3-24 14:01
马鹿 发表于 2020-3-24 11:26
我的100个口罩准备反复戴!

看看能不能买紫外线消毒的盒子。虽然n95的会被紫外线破坏,但是一次性的也就那样。
作者: 数值分析    时间: 2020-3-24 14:26
马鹿 发表于 2020-3-24 11:26
我的100个口罩准备反复戴!

一百个一天一个也仨月了 不至于反复吧
作者: 鳕鱼邪恶    时间: 2020-3-24 14:32
马鹿 发表于 2020-3-24 11:26
我的100个口罩准备反复戴!

洗净烘干,行不?
作者: testjhy    时间: 2020-3-24 16:20
最后一项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作者: testjhy    时间: 2020-3-24 16:24
马鹿 发表于 2020-3-24 11:26
我的100个口罩准备反复戴!

没办法也只能这样,如果本地是危险区域,建议每天换一个,把用完的口罩放在通风有阳光的阳台上晾一周再用。
作者: 方恨少    时间: 2020-3-24 19:02
马鹿 发表于 2020-3-24 11:26
我的100个口罩准备反复戴!

一次性医用口罩如果用4小时以上,不建议反复使用,防水性大幅降低,滴水就透。如果每次只戴十几分钟可以反复使用多次,不影响防水性。

以上为亲身测试结果。
作者: 马鹿    时间: 2020-3-24 19:52
数值分析 发表于 2020-3-24 01:26
一百个一天一个也仨月了 不至于反复吧

一天得用两个
作者: 马鹿    时间: 2020-3-24 19:53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20-3-24 01:32
洗净烘干,行不?

不行, 没有了静电吸附作用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20-3-24 21:48
testjhy 发表于 2020-3-24 16:20
最后一项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今年学到的新名词:“不是至善之策”
作者: 鳕鱼邪恶    时间: 2020-3-24 22:06
马鹿 发表于 2020-3-24 19:53
不行, 没有了静电吸附作用

静电是对付灰尘的吧?洗完了能过滤飞沫是不是就可以了?
作者: snark    时间: 2020-3-25 02:01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20-3-24 14:32
洗净烘干,行不?

不能洗,口罩考中间一层的静电吸附过滤掉颗粒,沾水失去静电就废了
作者: snark    时间: 2020-3-25 02:01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20-3-24 22:06
静电是对付灰尘的吧?洗完了能过滤飞沫是不是就可以了?

飞沫也是靠静电
作者: qyangroo    时间: 2020-3-25 02:48
马鹿 发表于 2020-3-24 19:53
不行, 没有了静电吸附作用

用电吹风设高温吹半小时,注意吹的时候用塑料袋之类隔离开。这是复旦的一篇灌水论文测试过的。
作者: 马鹿    时间: 2020-3-25 02:51
qyangroo 发表于 2020-3-24 13:48
用电吹风设高温吹半小时,注意吹的时候用塑料袋之类隔离开。这是复旦的一篇灌水论文测试过的。 ...

我看到北京化工大也做了这个试验
作者: 绿葱头    时间: 2020-3-27 10:13
本帖最后由 绿葱头 于 2020-3-27 08:15 编辑

把黄的19号做的美国预测值和实际值对比了一下(后来他对美国数据更悲观了),实际值数据来源:https://www.worldometers.info/coronavirus/country/us/,不知道数据准确性,也没有搞明白统计时差
[attach]90016[/attach]
打算每周跟踪下,坛友如果知道别的预测数据,欢迎提供。



作者: 勤劳工作的猪    时间: 2020-3-27 14:27
马鹿 发表于 2020-3-25 02:51
我看到北京化工大也做了这个试验

不用费劲,实际上紫外线灯最好用,无论外套或者口罩,找间房间,每次出门回来,照上个半小时就行。如果没紫外线灯,用民间操作:14个口罩,一天2个,用完找塑料袋密封,放置7天,循环使用,病毒没可能在口罩上活过7天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20-3-27 20:10
绿葱头 发表于 2020-3-27 10:13
把黄的19号做的美国预测值和实际值对比了一下(后来他对美国数据更悲观了),实际值数据来源:https://www.wo ...

差不多提前一天了
作者: 松叶牡丹    时间: 2020-3-27 20:42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20-3-24 14:01
看看能不能买紫外线消毒的盒子。虽然n95的会被紫外线破坏,但是一次性的也就那样。 ...

n95的会被紫外线破坏?
作者: indy    时间: 2020-3-28 04:57
关于米国最新的

https://mp.weixin.qq.com/s/015oMQL9LtqqxjJSuFz-_A
作者: mezhan    时间: 2020-3-28 07:58
勤劳工作的猪 发表于 2020-3-27 14:27
不用费劲,实际上紫外线灯最好用,无论外套或者口罩,找间房间,每次出门回来,照上个半小时就行。如果没 ...

紫外线电筒行吗?
什么波长?

谢谢
作者: 勤劳工作的猪    时间: 2020-3-28 09:02
mezhan 发表于 2020-3-28 07:58
紫外线电筒行吗?
什么波长?

这个就不专业了,网上有很多类紫外线消毒灯,飞利浦的性价比不错,实际上也可以买紫外线灯管,连灯管都买不到,就用玻璃容器封闭口罩,放消毒碗柜里,里面也有紫外线
作者: 史节    时间: 2020-3-30 10:47
目前很可怕的事情是他的预测基本上是对的。今天是30号,美国29号的数据是142,328。滔天巨祸已经发生了。
作者: indy    时间: 2020-3-30 11:16
史节 发表于 2020-3-29 21:47
目前很可怕的事情是他的预测基本上是对的。今天是30号,美国29号的数据是142,328。滔天巨祸已经发生了。 ...

大家多想想怎么保全自己避祸吧,家防弹药准备好了没有
作者: 史节    时间: 2020-3-30 11:57
indy 发表于 2020-3-30 11:16
大家多想想怎么保全自己避祸吧,家防弹药准备好了没有

我在墙内,看着对岸的滔天巨浪。这是怎样的世界啊。
作者: 四处张望    时间: 2020-3-30 13:18
松叶牡丹 发表于 2020-3-27 20:42
n95的会被紫外线破坏?

会啊...紫外线很厉害的。
n95不是靠过滤达到95%的过滤率的,紫外线会破坏相关材料的能力,最终口罩会下降到60%到70%
作者: 绿葱头    时间: 2020-3-30 15:26
indy 发表于 2020-3-28 02:57
关于米国最新的

https://mp.weixin.qq.com/s/015oMQL9LtqqxjJSuFz-_A

19号的预测数据已经够吓人了,没有时间比对每个版本的差异,先按比较保守的预测对比下看看

作者: 史节    时间: 2020-3-30 16:54
绿葱头 发表于 2020-3-30 15:26
19号的预测数据已经够吓人了,没有时间比对每个版本的差异,先按比较保守的预测对比下看看
...

他预测今天的数据是14万,目前就是14万。明天能达到18万,唯一的问题是美国有没有那么多试剂盒和检测能力。如果有的话,4月1号出炉的,美国3月31的数据是23万。

我说话其实也老犯错,但还基本上是不胡猜的。这回想胡乱预测一下,把我心中比较坏的数字说一下。4月20号,也就是4月下旬,美国死亡人数会超过30万,很可能会发生局部暴乱,造成几十万人的死亡。5月中旬的时候可能会达到峰值,感染人数如果还能保证测量的话会超过两千万,实际感染人数超过5000万。9月前,当局势大体稳定下来的时候,最终会死亡300万人,包括病死和暴乱引发的死亡。
我希望我猜错了
作者: 松叶牡丹    时间: 2020-3-30 20:37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20-3-30 13:18
会啊...紫外线很厉害的。
n95不是靠过滤达到95%的过滤率的,紫外线会破坏相关材料的能力,最终口罩会下降 ...

那请问重复使用N95的话要拿什么消毒表面会比较好?谢谢。
作者: 绿葱头    时间: 2020-3-31 10:36
松叶牡丹 发表于 2020-3-30 18:37
那请问重复使用N95的话要拿什么消毒表面会比较好?谢谢。


坛友都关注这个,看来国内走的路也要重走一遍……
我的新冠病毒资源汇总贴http://www.aswetalk.net/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8389新加了口罩消毒的多种方式对比,从行文看比较靠谱,谨慎参考。https://mp.weixin.qq.com/s/QFo9UP8qbrzqJlgvp-X5XQ
作者: 雨楼    时间: 2020-3-31 15:45
松叶牡丹 发表于 2020-3-30 07:37
那请问重复使用N95的话要拿什么消毒表面会比较好?谢谢。

烤箱,70摄氏度,3分钟。还没实践过。比较担心橡胶系带老化
作者: 马鹿    时间: 2020-4-1 03:14
mezhan 发表于 2020-3-27 18:58
紫外线电筒行吗?
什么波长?

254nm               
作者: 东湖珞珈    时间: 2020-4-1 04:38
必须是UV-C。常见的黑光灯是UV-A
作者: 面朝大海    时间: 2020-4-1 05:42
鱼缸用的紫外线消毒灯管就可以。装在一个纸箱里,放在车库远角,打开后,人走开。口罩两面各照15分钟差不多了。那种ebay上现在还有卖。
长时间使用,紫外线会使塑料,橡胶老化。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0-4-1 06:02
qyangroo 发表于 2020-3-24 12:48
用电吹风设高温吹半小时,注意吹的时候用塑料袋之类隔离开。这是复旦的一篇灌水论文测试过的。 ...

那和烘干机里高温烘干有什么差别?

作者: qyangroo    时间: 2020-4-1 06:23
本帖最后由 qyangroo 于 2020-4-1 06:30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20-4-1 06:02
那和烘干机里高温烘干有什么差别?




原论文片段摘抄,这个知乎链接有大量重用口罩的讨论:一次性口罩电吹风吹 30 分钟可再用是否科学,有其他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的方式吗?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0-4-1 06:39
qyangroo 发表于 2020-3-31 16:23
原论文片段摘抄,这个知乎链接有大量重用口罩的讨论:一次性口罩电吹风吹 30 分钟可再用是否科学,有其 ...

一般吹风机不能连续30分钟高温,自己跳闸了
作者: 绿葱头    时间: 2020-4-3 09:24
本帖最后由 绿葱头 于 2020-4-3 07:26 编辑

继续更新黄19号做的美国预测值和实际值对比,黄4月1日认为预测比较准确,实际检测数值低是因为卡在美国检测能力的瓶颈了。
实际值数据来源:https://www.worldometers.info/coronavirus/country/us/,不知道数据准确性,也没有搞明白统计时差[attach]90107[/attach]


作者: 史节    时间: 2020-4-4 17:35
绿葱头 发表于 2020-4-3 09:24
继续更新黄19号做的美国预测值和实际值对比,黄4月1日认为预测比较准确,实际检测数值低是因为卡在美国检测 ...

从4月1号开始,每日新增数量要求美国起码能够检查出8万病例,起码要检测80万人-100万人。很显然,美国跟不上病毒的增长了。
作者: 绿葱头    时间: 2020-4-10 17:28
继续更新黄3月19号做的美国预测值和实际值对比,日增长到3万以后,已经有一周时间日增保持3万左右,控制成线性增长了?
实际值数据来源:https://www.worldometers.info/coronavirus/country/us/,不知道数据准确性,也没有搞明白统计时差
[attach]90230[/attach]


作者: 过河卒    时间: 2020-4-11 01:57
为啥 预测误差从三月三十一号后越来越大?而且是单调上升?
作者: 过河卒    时间: 2020-4-13 04:20
但是他在油管里说了他的模型考滤到美国施行social distancing 的因素了. 我觉的他的模型低估了social distancing  的效果了
作者: 史节    时间: 2020-4-13 07:58
过河卒 发表于 2020-4-11 01:57
为啥 预测误差从三月三十一号后越来越大?而且是单调上升?

我觉得有两点影响,主要的是检测能力的限制。我看到两个消息,第一个是美国每天大概检测量是15万,第二个是共和党执政的州其实并没有开放检测。因为这些都有二手消息的可能性,所以不敢完全信任。感染实际数量呈指数,但检测能力提高是线性的。我认为每天三万左右的检出量表明检测能力到了平台期了。
第二点我认为指数上升,越到后面其实影响因素越多,因为数据越大,小的因素就可能产生大的偏移。就是说指数图到了一定数值后,实际发生其实就不按照指数增长了。

现在看,美国民主党执政的州开放了检测,但没能做到应该检测的都检测,而共和党的州其实压低了数值,而老人院不计算入内,检测之前死亡的不计算入内,这些其实都压低了数值。
作者: 绿葱头    时间: 2020-4-13 18:59
过河卒 发表于 2020-4-13 02:20
但是他在油管里说了他的模型考滤到美国施行social distancing 的因素了. 我觉的他的模型低估了social dista ...


黄的日增长率根据阶段调整:自由传播->减少社交->家庭传播->方舱医院,增长率估算好像从武汉数据来,武汉的情况跟国外肯定有差别,还有武汉从确认人传人到封城的时间非常短,感觉从自由传播直接跳到家庭传播。
作者: 过河卒    时间: 2020-4-14 00:13
绿葱头 发表于 2020-4-13 18:59
黄的日增长率根据阶段调整:自由传播->减少社交->家庭传播->方舱医院,增长率估算好像从武汉数据来,武汉 ...

有可能吧.不过也说明他的模型已经不准了.又得去找一个新模型了.
作者: 绿葱头    时间: 2020-4-14 08:44
过河卒 发表于 2020-4-13 22:13
有可能吧.不过也说明他的模型已经不准了.又得去找一个新模型了.

黄已经根据死亡率等数据更正了他的预测https://m.weibo.cn/detail/4493457299122098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