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欧洲闪电游: 法国 之二 凯旋门、协和广场、卢浮宫 [打印本页]

作者: 韦红雪    时间: 2012-6-20 21:54
标题: 欧洲闪电游: 法国 之二 凯旋门、协和广场、卢浮宫
本帖最后由 韦红雪 于 2012-6-20 22:12 编辑

凯旋门、协和广场、卢浮宫是到巴黎就一定要看看的,我都不稀说“没到过哪哪儿就没来过巴黎”了。

戴高乐广场上的凯旋门 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原为拿破仑炫耀战功而建,可是还没完成,拿破仑就给赶到了地中海一个小岛上。Jean Chalgrin 设计的这个巨大拱门直到60年后才全部建成。凯旋门气势恢弘,有12条大道以它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包括著名的香榭丽舍大道。











凯旋门里面还有一个小博物馆,地下通道里排队排的人山人海,所以就没上去。

香榭丽舍大道一头连着凯旋门,另一头就是巴黎最大的广场——协和广场。广场建成时被命名为路易十五广场,法国大革命时改为革命广场,广场上的路易十五雕像被推倒,竖起了断头台,路易十六和他的皇后、公主以及一干贵族在广场上被砍了头。其后有上千人在广场上被送上断头台。大革命后改名为协和广场以示和解。广场上的方尖碑是19世纪埃及国王送给法国的礼物。本来送了两根,但是当时运输实在艰难,另一根就留在了埃及。





卢浮宫始建于12世纪,然后历经800年改建、扩建、拆除、重建、修缮,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建筑风格也由原来的中世纪风格,变成现在看到的文艺复兴风格。在17世纪,路易十四将王座搬到凡尔赛宫之前,卢浮宫一直是王座所在地,有50位法国国王在这里住过。然后卢浮宫被作为博物馆收藏王室,主要是国王,的收藏品。法国大革命后,卢浮宫对公众开放。在贝聿铭对卢浮宫改造前,部分建筑被政府部门占据。

可以说是贝聿铭使卢浮宫重放光彩。在贝聿铭设计改造卢浮宫前,这里混乱不堪,不光游客,就是当地居民也搞不清哪里开放,哪里是政府部门,卢浮宫博物馆连个主入口都没有,搞得游客无所适从。展厅、研究和服务设施面积都严重不足。贝聿铭的方案几近完美地解决了所有问题,但是方案曝光之初却引起了全法国的一片反对之声,巴黎尤甚。由一个中国人,弄了个埃及金字塔到卢浮宫里来,法国颜面何在?法国总统密特朗全力支持贝聿铭,在吵了几年架,做了无数大小模型推敲后,玻璃金字塔终于得以实施,占据卢浮宫的政府部门也被赶了出去,卢浮宫焕然一新。舆论和民众的看法也来了个大变脸,交口称赞,完全忘了当初是怎么骂的。享受过公众舆论大变脸待遇的,还有埃菲尔铁塔。














作者: nj_power    时间: 2012-6-20 23:21
又见巴黎
回想起10年前,几个穷学生结伴走巴黎的情形(为了省地铁票)
现在肯定没那个体力了
作者: Highway    时间: 2012-6-21 01:12
怎么没见街头的法兰西美女?
作者: 韦红雪    时间: 2012-6-21 11:18
Highway 发表于 2012-6-21 01:12
怎么没见街头的法兰西美女?

这些点儿都是游客居多,木什么法国美女。倒是我在老佛爷附近的小巷子逛的时候看到有法国美女坐在路边小馆子外抽烟哈酒,没好意思下手拍。
作者: 林美好    时间: 2012-6-21 20:24
呵呵呵呵,达芬奇密码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6-21 20:52
法国人在骨子里还是喜欢把超现代的东西和古典的东西放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冲击。只是这事情要他们自己来做,别人给他们做了就浑身不舒服。其实中国人也一样,对大剧院视若眼中钉肉中刺。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6-21 20:54
韦红雪 发表于 2012-6-20 21:18
这些点儿都是游客居多,木什么法国美女。倒是我在老佛爷附近的小巷子逛的时候看到有法国美女坐在路边小馆 ...

法国美女不能到凯旋门这些地方去看,拉丁区、蒙马特尔或者Place Royale这些地方才有出没。
作者: 到处停留的叶子    时间: 2012-12-21 00:17
收了第一张,恢宏大气的凯旋门。拿破仑永远是拿破仑。

还有最后一张,仰望。

祝世界末日快乐!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