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斯大林格勒—保卢斯不突围 (三) [打印本页]

作者: 大哈瑞    时间: 2019-8-25 08:50
标题: 斯大林格勒—保卢斯不突围 (三)
本帖最后由 大哈瑞 于 2019-9-2 16:53 编辑
7 f' R* i& i  P( q4 r8 e" R5 t4 ]5 j) X* ]" k. |: Z6 k  o
第四点:谈一谈保卢斯突围的时机。当然前提仍然是有希特勒的首肯。6 M: W3 w! X8 s9 p7 J

; s6 ?9 l1 B7 v9 ]7 n5 P保卢斯突围/撤退的第一次机会是在11月23日合围形成之时。前面已经说过,B集团军群支持立即撤退/突围。第六集团军也已经做好了撤退/突围的预案。保卢斯的部队尚有预存的燃料、弹药和食品可以组织一次全力以赴的攻击。而苏军的包围圈刚刚建立,尚未稳固。这是德军突围最好的时机。
' E' s* i, H" q* r
- U3 L4 m) W% _! N苏联最高统帅部曾经担心德军一旦发现自己有被包围的危险就可能放弃斯大林格勒城区的阵地全力西撤。为此,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为大反攻制定了深远后方合围方案,显著增加了德军撤军/突围的难度。在发起反攻前夕,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对苦苦坚守城区狭窄防线的第62集团军仅提供有限增援,意图保持崔可夫的弱旅状态,以求把德军继续吸引在斯大林格勒城里。希特勒铁了心要保卢斯坚守斯大林格勒要塞的战略部署正中苏军下怀,后来他又严厉禁止突围无疑帮了苏军大忙。
5 V- Q  f: k; A+ x& l# U2 r# K* D5 s/ s1 B8 t3 N
如果保卢斯在11月23日前后撤退/突围的话,这是苏军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德第六集团军极有可能在付出重大代价后突围而出。虽然失去大部分重武器,装备和物资,但得以保存部分主力部队,不致于全军覆没。) B+ d- V% G9 R9 ?# ^8 T1 l

3 k# v# O) k& o$ y& Z正如前面所说,希特勒不顾大多数高级将领的劝告,主动放弃了突围选项,制止了所有与突围有关的努力。这个违背军事逻辑的决定自然不应由保卢斯替他承担责任。
% h6 i  i% G- Q* Y; t. @3 F1 {7 d& a/ v3 u4 o7 O, y3 I9 f$ s" O
保卢斯的第二次突围机会是从11月底至12月11日。保卢斯在接到突围的授权之后,应该很快就能把环形防御态势调整为突围队形。即:包围圈西北东三个方向上的部队担任阻击后卫。这些部队要构筑好纵深阻击阵地以掩护南部装甲突击力量向科捷利尼科沃攻击前进。德国空军的大规模空运也能够提供少量燃料、物资和弹药的支持。突围发起之后,空运支持取决于皮托姆尼克机场是否失守或者被封锁。可以预期,这个机场必将成为苏军北部集团的主要突击目标。
3 F! |' I, l2 n* j) Y' `9 u# O3 i; N' F
这段时间窗口恰恰是曼施坦因组建顿河集团军群期间。曼施坦因的部队和物资均在路上,需要两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抵达指定集结位置。原定12月3日发起的救援行动一拖再拖,直到12月12日才勉强集结了部分兵力开始进攻。因此,11月底至12月11日这段时间内保卢斯只能在没有曼施坦因强力接应的情况下实施单向突围。由于前面提到的第六集团军自持力太差,一次打不过去就全虾米了。就算突出去一部分部队,由于其自持力不足也前进不了多远,根本保持不了突破口,也抵抗不住苏军对突围通道的侧击。
6 d1 x- R+ ^8 |2 ?. G/ D3 N- z% v( X5 e+ J+ ^& H- D) j' E6 ~6 t. @
保卢斯突围的最后机会在12月19日至23日之间。
* q# T. `. B* {" R8 O/ [  h! {" W4 D! g' h
12月12日,曼施坦因未等顿河集团军群的全部兵力集结完毕就迫不及待地发起了救援行动。南路德军从科捷利尼科沃开始朝着东北方向突击叶廖缅科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所属第51集团军。此地离包围圈直线距离为150公里。经过8天激战,德军于12月19日突至梅什科瓦河,进抵至下库姆斯基-格罗莫斯拉夫卡-瓦西里耶夫斯基一线(见下图),离包围圈还剩下48公里。那一天,德国空军给保卢斯运进了289吨物资,这样的进展使希特勒当天对于救援第六集团军持有相当乐观的期待。如果保卢斯此刻突围的话,这可能是个机会。如果保卢斯此刻全力一拼,是否有可能在某个地段达成短暂突破?+ y) i3 V& S( c" N  I
: ~7 m* u, m% r5 d2 ?; ?. X
7 x3 w2 U& _3 O7 w' w
图14:12月21日德军救援行动的高潮线 — 梅什科瓦河。来源:杨家豪/王轩。看懂这张图能够帮助读者理解保卢斯突围时间窗口的局势,但需要一定的耐心。. C2 v. F, i9 E! v5 f
1.        在图的右上角找到梅什科瓦河。河两岸大幅度弯曲的细黑线是河谷和谷地,这一带地形十分复杂。
% `7 y1 N  {( ^2.        其次在地图在最上方找到三个关键地名:
6 s' F8 \; J6 d8 O; n7 p" D3 R* d下库姆斯基1 A" e$ L2 [, A
格罗莫斯拉夫卡
: b; O2 R5 w1 B' G2 n瓦西里耶夫斯基5 D  }6 W  |. \0 x. h% O2 [# m
3.        在图的上半部分别找到第17,第6和第23装甲师。这是曼施坦因救援部队第57装甲军所属的三个主力师,其中第6装甲师实力最强。1 B) B# s2 B5 q: w6 k) q
4.        在图的最上方有四个半圆形的黑粗线。这是德第57装甲军梅什科瓦河一线与苏军对峙的阵地。: r2 [! \) P7 e; {$ m4 H+ D
5.        在图的右上角找到瓦西里耶夫斯基。围绕瓦西里耶夫斯基的那个半圆形(马蹄形)是第6装甲师在梅什科瓦河北岸的桥头堡。本来德军想从这里突破,然后沿铁路线继续向1号农庄突击。这是既定解围路线。然而,这个意图未能实现,原因是这个桥头堡遭到苏军三面包围攻击。
- Q& a! z) A+ |" m5 H* R# P* m, p6.        图的最上部中间是下库姆斯基和格罗莫斯拉夫卡。德第17装甲师在此也建立了梅什科瓦河北岸的桥头堡。从这里他们与赶来的近卫第2集团军对峙,同时也掩护着第6装甲师的左翼。下库姆斯基的桥头堡于12月22日被苏军攻占。
' ~3 f& l) _* W) b6 S. g7.        图的最右方黑粗线以内的弧形地带是德第23装甲师的阵地。他们在博索沃杰掩护着第6装甲师的后方和右翼。* [$ W5 \! W$ x1 o
8.        图中数字为高地标高。本图左上角有个95.6高地,是罗马尼亚军(属于顿河集团军群)与第17装甲师战区分界线。罗马尼亚军号称有39000人,但作战人员只有12000人,而且战斗力很差。' h2 }+ n7 y' i% s# @2 d/ t- f$ z
9.        横贯地图中部的粗黑线是阿克塞河。
# T* i! ~2 p0 d- n* |: y% S
6 S. t& A; z5 e. d% N. i0 y, N7 k# ?鉴于以上进展,曼施坦因于12月19日下午14点35分给总参谋长蔡茨勒发出电报,请求批准第六集团军向南突围。他计划让第六集团军从包围圈向南突进40公里到达梅什科夫斯基埃里克河(这段路程几乎相当于包围圈的南北直径)。那里距离曼施坦因在梅什科瓦河的前锋部队尚有20公里。这20公里将由顿河集团军群的第57装甲军以相向突击完成。但是,保卢斯报告,他手头可以使用的坦克仅有50辆,油料仅够坦克行进20公里,能够抽调的突围兵力只有区区8到10个营。因为包围圈内的部队都不满员,所以保卢斯的突围部队也就5千人上下,其他部队都被牵制在200多公里长的包围圈防线上。18点15分,曼施坦因告诉保卢斯,整个形势没有变化。保卢斯请求确认他可以为“霹雳”行动(突围)开始做准备。曼施坦因回答:等今晚联系时再说。
- @" |* r" R4 H4 q# S1 n; C
$ p  z# }! S) C+ b四个小时后,12月19日18点30分,曼施坦因下调了他对第六集团军突围的要求。他告诉保卢斯,第六集团军应向南突击20至25公里前出至顿斯卡亚察里察河,在那里与第57装甲军的先锋部队汇合。但是,曼施坦因此时仍然没有下达突围命令。
! ~. g( f1 @, v7 f- k4 E/ E( ?  n' l/ J2 g+ D
从当天20点40分到21点。顿河集团军群参谋长舒尔茨与第六集团军参谋长施密特讨论了突围计划。施密特表示,第六集团军无法同时坚守斯大林格勒要塞和实施突围。舒尔茨表示理解这一点。
+ t+ j, v/ `" }  q2 m+ Y0 P1 |7 c9 c  K. A9 n
此后又拖了四天(12月20日至23日)。这四天实际上是保卢斯能够发起突围的最后窗口。但是保卢斯没有任何突围迹象。而曼施坦因和总参谋部也都没有发出过任何明确的突围命令。
! k& Y9 w+ v2 A! V5 z& I0 D! y' l3 U: r  K
12月23日17时40分至18时20分,曼施坦因与保卢斯进行了电传通话。曼施坦因问保卢斯:如果在今后几天里空运进1000吨燃料和500吨食品,是否能够实施“霹雳”作战(突围)。保卢斯回答说他无法判断对其救援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能否实现。但对他而言,越早突围越好。这个含糊其辞的回答真正的含义显然是No。
3 m; ^( P9 K: f: x% }9 r! x, C  g; l9 e' G
许多人读到这里都会拍案而起,责备保卢斯是个笨蛋,连突围的胆量都没有,白白丧失了大好机会。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也许保卢斯玩命向南攻击两天,同时曼施坦因向东北方向再攻击两天,那么48小时之后不就可以会师了吗?, w' h5 \( `6 |6 {/ B, c) J2 w5 r
( q# m$ {. L2 @5 H
然而,打仗绝不是简单的算术,实际情况与人们想象的完全不同。保卢斯必须面对现实,而不是根据几十年后某些人的随意设想实施突围。保卢斯面临的关键问题在于德军有没有能力发起相向攻击以及苏军有没有能力制止保卢斯任何突围的企图。  i- [9 g" Y' j& M+ ~3 T  d. M

  u+ k4 I; N- j' v$ e首先看看顿河集团军群取得的进展是怎样达成的。/ o! n0 r( H5 O* F

9 m' @& n- M. m5 w# w6 |在12月12日至19日这8天里,顿河集团军群的攻击行动一直有空军的大力配合,装甲部队有充足的燃料、弹药和食品供应。战役发起时,叶廖缅科在科捷利尼科沃一线部署的兵力比较薄弱,也使德军占了便宜。
2 h9 `) I6 G5 \4 N- F
+ d0 V6 |: g" H当顿河集团军群的第57装甲军(兵力三万)攻至梅什科瓦河一线时,自身已经受到很大削弱,燃料和弹药供应不足的情况开始发生,坦克仅剩下92辆(12月21日统计)。救援部队经过连续作战已经精疲力尽,其攻击力已成为强弩之末,无力继续向前发展。12月19日,苏军的增援部队开始抵达。他们凭借坚固的阵地进行顽强阻击并且开始攻击德军在梅什科瓦河北岸的桥头堡。0 h2 u' k# v3 b8 r

1 w- r9 S4 H; G+ @" n4 }从12月20日到22日三天时间里,顿河集团军群频频发起的突击均未取得任何进展。曼施坦因的部队只能在原地与苏军激烈交战。而苏军及时把近卫第2坦克集团军的9万之众投送到梅什科瓦河一线,在兵力和坦克数量上都已经占有明显优势。 9 Z' E1 d. t9 ]% O& |! p( p6 F

) o8 h* n% v. ?就在这段时间里,顿河集团军群的西北部侧背发生了一件大事,对曼施坦因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6 g' W6 Q, s/ d" O+ R3 o2 B

! C: A1 v, }, a(待续) 
" n& [6 u* d+ d
( M- G3 B9 v/ @# y  c斯大林格勒—保卢斯不突围 (一)7 y) Y- T4 w0 [' W! K1 `
http://www.aswetalk.net/bbs/foru ... d=144418&extra=
8 |; r: y9 s6 t& V+ F& O1 b9 G" Z3 T1 h" u
斯大林格勒—保卢斯不突围 (二)& v. v6 q" N: h( A3 z
http://www.aswetalk.net/bbs/foru ... read&tid=144447
! |1 V+ C! I5 f0 }
5 R" u, j$ o3 L& V斯大林格勒—保卢斯不突围 (四完)
5 p; i/ y4 H- [0 h+ bhttp://www.aswetalk.net/bbs/foru ... read&tid=144449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8-25 09:03
先占一个座
作者: 五月    时间: 2019-8-25 09:54

9 r/ m/ k2 \$ W: |西北部是罗马尼亚人?
作者: testjhy    时间: 2019-8-25 11:39
有萨鲶挖坑之嫌,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