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7 b( Q5 d0 v: T2 C3 `$ ]5 x) r& _* i# X
Ravenna的Sant'Apollinare大教堂 * ]1 v6 A; p* Y; Y5 H A% O0 C1 U. t8 u6 m M显然,那个时代的欧洲人用石质墙体,以取得坚固、耐久、防雨、防火的能力,但屋顶依然是木质的。石材不仅太重,而且抗弯强度不高,又长又薄的石质屋顶必然断裂。+ r9 t- c; f" P; q" P+ C
5 k: q m& }8 s& H T' u$ `但是,凡事总是有个但是,用拱顶就可以解决大跨度石质屋顶的问题。5 b: ^, {8 n, ~0 m4 [7 J
X; R) ~* ]8 ]! a3 Z& Z* k% |# J6 T+ T+ j7 r1 @
典型的罗马拱桥2 S" o3 T5 T9 o5 a2 C6 |; i2 d
" e) x" e; x5 Y' J
拱把向下的压力转化成弧形向两边的压力,可以解决石材抗弯强度不高的问题。罗马人就会用石拱造桥,在理论上,把石拱造成筒拱,不就是屋顶了吗?没错,但筒拱的跨度不容易做大,大跨度的筒拱需要不可思议地大的基座/墙体,否向两侧的压力会把基座/墙体挤垮。 ' d4 s- n# m" S) t( q7 `* P , y+ A) i$ J" Y' |: f 4 P' N( p. L9 k8 D: H7 o D 7 @0 p5 e- V. N, ~. ]. p- J% S+ @1 r+ O. X8 n V
索菲亚大教堂% S* p, e( b* y U
$ |: j+ Q) V V2 i/ ]- z
但半球形穹顶可以把压力从两端分散到圆周,容易加大跨度。但跨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依然有基座抗倾翻的问题。索菲亚大教堂用一系列复杂的拱套拱,把压力逐步传递,达到了中世纪早期建筑的最高水平。事实上,这个水平一直到中世纪末期都没有超过。索菲亚大教堂的辉煌连征服君士坦丁堡的穆斯林都叹为观止,征服者麦麦德一进来,翻身下马,赞美安拉。穆斯林非但没有破坏索菲亚大教堂,还把这作为“正宗”清真寺的范本,蓝色清真寺、苏莱曼清真寺和无数其他清真寺都在形制上模仿索菲亚大教堂,以至于今天的人们误以为这样的圆穹套半穹的建筑风格是伊斯兰建筑的特色了。$ h0 k$ o# Y' {3 ?
/ V3 \+ z* k+ m& Z+ j索菲亚大教堂也形成了东正教的礼仪形制,这样的希腊十字(四臂一样长度)成为东正教堂的基本格局。但天主教的教义不同,教堂形制也不同。天主教堂是拉丁十字,四臂三长一短,交叉的地方同样是礼仪的中心,但四臂的朝向、作用各有讲究,这里就不多扯了。# @ e. d( z, F1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