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奇文-杜钢建北京演讲-英语来自华夏古汉语英国人是湘西人... [打印本页]

作者: 脊梁硬    时间: 2019-3-25 06:42
标题: 奇文-杜钢建北京演讲-英语来自华夏古汉语英国人是湘西人...
本帖最后由 脊梁硬 于 2019-3-25 07:36 编辑

原标题:杜钢建北京演讲:不但英语来自华夏古汉语,英国人也来自大湘西


3月20日上午,第三届中国“一带一路”博士论坛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召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计金标校长,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金鑫秘书长,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杨仁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于洪君,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大师霍玉珍,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所长黄平,中共云南省省委委员、省政府参事、云南省“一带一路”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敏正,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教授张志铭,湖南大学法学院原院长杜钢建 ..........等专家围绕“投资与安全、人文外交、语言战略”这三大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杜钢建 .:

"
前年(2017年11月8日)特朗普到中国来,讲了埃及文明有8000年。那么埃及文明从哪里来的?我的书中研究表明,古埃及文明是来自于中国的大西南地区,就是大湘西地区。为什么呢?古代无论是古桂国、古苍梧国、古黔国还是古吴国等等,它们的政治中心都是在现在的湖南辖区。所以我用大湘西这个概念。那么关于文明的界定呢,有几个基本要素,我们必须要思考。


第一,文字。其实现在的考古证明,我们的文字有万年以上的历史,无论是北方的还是南方的考古都证明了。特别大家不要别忘记了,我们的古彝族文字,到现在一直在使用,已有上万年的历史,还有羌族的文字同样如此。。。


我还有一本书,叫《圣经人物与中国历史》,今年要出版。我们大家知道诺亚方舟,诺亚的祖先是谁?诺亚的父亲、爷爷、高祖、曾祖是谁。他的曾祖就是我们黄帝时期的大臣,叫胡曹,翻译成现在的英文叫隐诺。但是在阿拉伯文中,他叫胡曹,也就是我们在坐的胡姓的祖先和曹操曹氏的祖先。胡曹给我们人类的贡献是什么?制作衣服,叫“胡曹作衣”。所以,诺亚的祖先实际上是我们黄帝120个大臣当中一个大臣的后裔而已,包括整个诺亚的三个儿子跟中国的历史也关系密切,以及以色列犹太人和我们西周的关系,以及也门阿拉伯跟我们西王母的历史的关系。我的《文明源头与大同世界》这本书里面都有具体的解释。”


我就奇了怪了,中国的高级别智库这样的脑残德行,国家还听他们的来制定千年大计?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9-3-25 08:13

作者: 松叶牡丹    时间: 2019-3-25 08:26
知乎上他学生说是他之前在北京说错话了然后怎么滴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19-3-25 09:00
湖大降级到双一流B类杜教授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 lorry    时间: 2019-3-25 09:06
Hallelujah.
作者: 脊梁硬    时间: 2019-3-25 10:16
松叶牡丹 发表于 2019-3-25 08:26
知乎上他学生说是他之前在北京说错话了然后怎么滴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问题是此文发到新浪上了。回头点新浪网文章底下的原文链接,微信上已经被作者删除。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9-3-25 10:33
这个观点我不同意,但是大家应该静下心来反思一下我们以前的历史记录是不是错误。

先不说所谓古希腊的真假问题,就算是真的,按照欧洲人自己的说法,其文明也早就失传了。所谓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之流的所谓著作,欧洲人自己说的,要么公元前就失传了,要么就毁于所谓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大火(有趣吧?亚历山大图书馆大火能烧掉一切,而所谓的古波斯皇家图书馆大火就能烧出来成千上万块泥板)。然后就是中世纪。中世纪的黑暗与无知,这个也是欧洲人自己说的。(后来可能觉得这个说法实在是无法解释很多问题,慢慢的就开始说中世纪也不是那么黑暗无知了。)

那么显然,中华文明自春秋战国时期,就一直遥遥领先于欧洲。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文化上都是如此。中欧之间的联系,至少从张骞通西域以后就开始了。一批一批的中国使臣跑到中东去,一批一批的商人来回奔波。而且,还有无数的旅行家来来回回的跑。那么,你们说,中国的书籍会不会传到欧洲去?现有的历史说没有没有绝对没有。

现有的历史说要到17世纪的时候,才有传教士把中国的信息传到欧洲。欧洲文明的接续,是靠了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阿拉伯人把失传了一千年的古希腊牛逼人的牛逼书翻译成阿拉伯语,然后又被欧洲人翻译成欧洲语。且不说阿拉伯人从哪里得到那些失传了一千年的破书(不是说被亚历山大图书馆大火烧掉了吗)。阿拉伯人放着身边的,世界上最先进的中华书籍不翻译,干嘛跑去翻译失传的东西。雷锋啊?可能连欧洲人都觉得说不过去了,于是乎要么有什么东罗马学者跑到西欧去,要么就有什么修道院几百年孜孜不倦的重抄古希腊牛逼书。一帮子上帝的信徒孜孜不倦的抄所谓古希腊异教徒的书?不怕下地狱啊?有这功夫抄圣经岂不是功德?而且这些牛逼书对这些修道士有什么用啊?没用的东西抄它作甚?羊皮纸多到用不完啊?

欧洲的文艺复兴,很古老吧?其实才相当于中国的元明时期。而元朝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欧亚大陆在政治上连成一体,往来无障碍。所以更接近历史事实的,应该是从金朝时期(辽金多次向宋朝‘索书’),中华典籍逐渐传播到欧洲,其中的多样性、思辨性、去宗教性、实用性,引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后来,欧洲有些学者将其中有些书进行了改写,托名为古希腊某某。从此,欧洲的历史就开始层累的逐渐建立起来了。

考古领域有个有趣的现象,二十世纪以后,凡是中国发现个什么,欧洲很快就会发现个相同的东西,但是年代早了很多。随着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所谓古埃及、中东古文明的年代也越来越往前推。


作者: testjhy    时间: 2019-3-25 10:50
猫元帅 发表于 2019-3-25 10:33
这个观点我不同意,但是大家应该静下心来反思一下我们以前的历史记录是不是错误。

先不说所谓古希腊的真假 ...

欧洲文艺复兴不古老啊,我心目中应该是近代史吧。
作者: testjhy    时间: 2019-3-25 10:54
关键这种专家还经常参与各种评审,其结果可以想像。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9-3-25 12:18
testjhy 发表于 2019-3-25 10:50
欧洲文艺复兴不古老啊,我心目中应该是近代史吧。

但是在欧洲史里面就算是古老的了。欧洲各国的文化,真正能上溯到文艺复兴以前的,很少。
作者: 陈王奋起挥黄钺    时间: 2019-3-26 01:49
希腊小岛上的米诺斯文明,呵呵,如此小岛能诞生文明,也不见大人们质疑。

古印度没有文字,到现在只有几百个未被破译的符号,一样高居四大文明之中,学者们说起来好像历史比中国还悠久。
作者: 南京老萝卜    时间: 2019-3-26 02:27
松叶牡丹 发表于 2019-3-25 08:26
知乎上他学生说是他之前在北京说错话了然后怎么滴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杜教授的研究惊世骇俗,在北京“说错话”并不奇怪。
作者: jellobean    时间: 2019-3-26 02:41

作者: yoshiro    时间: 2019-3-26 10:01
松叶牡丹 发表于 2019-3-25 08:26
知乎上他学生说是他之前在北京说错话了然后怎么滴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说错什么话了?
作者: 松叶牡丹    时间: 2019-3-26 10:02
yoshiro 发表于 2019-3-26 10:01
说错什么话了?

不知道啊
作者: yoshiro    时间: 2019-3-26 10:03
法学院院长为什么研究这东西,好像跟他的专业没关系啊?

不会是故意装疯卖傻,有什么目的吧。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9-3-26 11:08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19-3-26 01:49
希腊小岛上的米诺斯文明,呵呵,如此小岛能诞生文明,也不见大人们质疑。

古印度没有文字,到现在只有几百 ...

而且还号称没有货币。买东西先做数学题。
作者: 南京老萝卜    时间: 2019-3-27 00:20
猫元帅 发表于 2019-3-26 11:08
而且还号称没有货币。买东西先做数学题。

估计这就是几何什么的最早出现在希腊。

我就有点奇怪,几何这个东西,就是建立在假设之上的一个公理系统,计算并不重要,成天证明这个那个,为啥会出现在希腊。估计就是做数学题做了好几千(?)年的结果,算厌了,看看计算的后面是什么。
作者: 东湖珞珈    时间: 2019-3-27 00:43
以前在西西河的时候不是有一位就是这种观点么?
作者: Dracula    时间: 2019-3-27 03:13
本帖最后由 Dracula 于 2019-3-27 03:33 编辑
南京老萝卜 发表于 2019-3-27 00:20
估计这就是几何什么的最早出现在希腊。

我就有点奇怪,几何这个东西,就是建立在假设之上的一个公理系统 ...


从意识到勾三股四弦五,到意识到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是这样,再想到从几个简单公理定义出发来证明这是永恒的真理,这中间是质的跨越。古希腊最早迈出这一步的好像是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公元前500年左右)学派,他们的学说或者信仰有神秘主义的一方面,相信宇宙的本质是数字也就是数学,当我们发现数学里的定理,也就是发现了宇宙中的永恒真理,和神也就更接近,乃至最后能融为一体。他们这个学派的影响对整个西方文化的影响极大,数学方面欧几里得(公元前300年),是他们工作的集大成者,他的几何原本属于整个人类历史在智力上最重要的丰碑之一,我觉得甚至超过牛顿的原理。欧几里得在里面发明的那套公理定理的严谨体系,不仅一直到今天的数学体系都是在它的巨大影响之下,而且我觉得是特别的美。哲学上柏拉图的idealism也是直接受毕达哥拉斯学派影响,然后被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吸收,也是一直影响到今天。



作者: 南京老萝卜    时间: 2019-3-27 04:40
本帖最后由 南京老萝卜 于 2019-3-28 01:45 编辑
Dracula 发表于 2019-3-27 03:13
从意识到勾三股四弦五,到意识到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是这样,再想到从几个简单公理定义出发来证明这是永恒 ...


欧几里德确实是大牛人。公元前300年大概是秦国在吞并战争中发力的前期,那会儿的科学体系延续到现在,他设定了一个最初的框架。

我记得一道题,证明质数是无穷的,换句话说没有最大的质数,是欧几里德在几何原本里做的。直到今天,这个证明也最简洁。

用反证法。假如质数是有限的,最大的质数是N。质数有2,3,5, 。。。 直到N。所有的质数都在这里,没有再大的了。用这些质数,我们得到另一个数M= 2 x 3 x 5 x ......x N +1。

这个M,被所有的质数相除都余1,所以M应该是个质数。但它又比N大,我们通过2到N有限的质数又找到一个更大的质数。所以N是最大的质数的假设是错误的。所以没有最大的质数。

这个证明方法就是我们用的反证法,非常简洁。这种思维框架,在欧几里德时代就成型了。

---------------------------------------------------------------------------

感谢25楼dynthia 提出更简明的解释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9-3-27 07:51
南京老萝卜 发表于 2019-3-27 00:20
估计这就是几何什么的最早出现在希腊。

我就有点奇怪,几何这个东西,就是建立在假设之上的一个公理系统 ...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是什么?有什么用?这些都学过。政治经济学原理又不是只在中国才起作用。没有货币的社会,一定是生产力低下的社会。什么是生产力低下?另外古希腊不是号称商业帝国吗?没货币搞个屁商业啊?拉着一船橄榄满地中海转悠啊?

货币还是城市产生的基础。也是完整国家的基础。没有货币,国家没法收税,也无法积攒财富。另外,货币不是只有金银就行了。你总不能出门打个酱油都带着银币吧?如果打酱油都用金银,那说明金银在社会上流通数额巨大。且不说古希腊有没有这么大的流通量,这么大的流通量,必然导致金银贬值,结果就是通货膨胀。
作者: Dracula    时间: 2019-3-27 08:09
南京老萝卜 发表于 2019-3-27 04:40
欧几里德确实是大牛人。公元前300年大概是秦国在吞并战争中发力的前期,那会儿的科学体系延续到现在,他 ...

而且欧几里得在原本里把第五平行公理作为公理而不是定理来处理,非常的了不起。一直到19世纪,非欧几何出现后,数学家才真正搞明白为什么应该是这样。


作者: dynthia    时间: 2019-3-27 08:23
Dracula 发表于 2019-3-26 18:09
而且欧几里得在原本里把第五平行公理作为公理而不是定理来处理,非常的了不起。一直到19世纪,非欧几何出 ...

欧几里得的体系里,“定理”都是必须带证明的,既然第五公设无法证明(19世纪的时候大家终于弄明白了为什么无法证明),又是证明某些定理所必须的,那就只能放在公设里了。
作者: dynthia    时间: 2019-3-27 08:24
南京老萝卜 发表于 2019-3-26 14:40
欧几里德确实是大牛人。公元前300年大概是秦国在吞并战争中发力的前期,那会儿的科学体系延续到现在,他 ...

证明里并没有说M必然是个质数,而是说M要么是个质数,要么有比N更大的质因子。
作者: 林美好    时间: 2019-3-27 13:56
前几天在微博看到这个杜某的东西,被惊到了。去年十月和新年,刚在英国转两圈,这二月份又去了趟雅典,美美地跟虎妞一起又学习一遍。可话被他这么一说,简直了。这欧洲蛮荒之地,为啥不学我古湘西腊肉,不做柴火香豆干,真是差评!
作者: zilewang    时间: 2019-3-27 18:57
本帖最后由 zilewang 于 2019-3-27 22:59 编辑
Dracula 发表于 2019-3-27 03:13
从意识到勾三股四弦五,到意识到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是这样,再想到从几个简单公理定义出发来证明这是永恒 ...


前些日子在观网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说为什么中国人无法融入西方主流科学研究中。欧洲主要大国都相继加入,即使俄罗斯,在彼得大帝之后也融入进去了,而中国在明末到清初,特别是到鸦片战争后开眼开世界也近200年了(对比彼得大帝后俄国群星璀璨),一直不太容易融入进去,学习现代科学有相当大难度。
(注:这里的融入指的是在科学研究的体系中相继涌现了一批世界级的科学家。)

跟你说的这个是一个意思。

我个人觉得,现代科学是以逻辑为基础的推理体系和分门别类的科学体系建立起来的。突破这两个东西才能引起思想上的革命。
作者: 看客    时间: 2019-3-27 20:18
zilewang 发表于 2019-3-27 18:57
前些日子在观网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说为什么中国人无法融入西方主流科学研究中。欧洲主要大国都相继加入 ...

说反了,是思想上的差异在先,科学的发展差异在后。
古典哲学就是抬杠、钻牛角尖,这两个词在汉语里都不是什么好词,但事实上就是这么回事。古典哲学,欧式几何,就是运用逻辑将事物的外延和内涵推到极致, 寻求真理。传统中国人中,最接近这种精神的大概是司马迁——“究天人之际”。不过古今中外都不拿他当哲学家,因此也没有人继承和发扬他的这个精神。
如果同样以“需求推动”去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能够形而上推导出 x 的平方加 y 的平方等于 z 的平方,而中国却是“够用就行”,于是就只有“勾三股四弦五”——不是中国人不讲逻辑,而是中国人的形而上走向了另外的方向。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9-3-27 21:22
zilewang 发表于 2019-3-27 18:57
前些日子在观网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说为什么中国人无法融入西方主流科学研究中。欧洲主要大国都相继加入 ...

哪里有什么“主流”科学研究。排斥就是排斥,俄罗斯变成苏联以后一样被排斥。日本同样是黄种人,同样是东亚文化圈,为什么能被接受?甚至连韩国人和台湾人都能被接受。
作者: zilewang    时间: 2019-3-27 23:17
本帖最后由 zilewang 于 2019-3-27 23:19 编辑
看客 发表于 2019-3-27 20:18
说反了,是思想上的差异在先,科学的发展差异在后。
古典哲学就是抬杠、钻牛角尖,这两个词在汉语里都不 ...


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侧重点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他关注的是天与人交相感应的关系,跟古希腊纯粹以“nature”这个客观的外物为研究对象是完全不同的。。。也正是这个学者重新解释了“道法自然”中“自然”的含义,他认为这个自然并不对应nature,这个道是空无的概念。

西方科学体系的诞生,我感觉首先在于他们物质比较丰富,社会压力相对较小,能养一大批闲人胡思乱想,他们吃饱了没事干,就成天琢磨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中国一直以来的物质就不算丰富,社会竞争也比较激烈,温饱常常是一个王朝最大的追求,就算得上太平盛世了,这决定了中国人务实的文化传统,自然也没多少心思去异想天开 。。。中国几个科技大发展的时期都算这种,比如南北朝时的南朝、宋代。

西方这套形而上的科学体系发挥真正的力量要到工业革命之后,之前一直就是贵族的玩物,跟中国士人闲暇时诗词歌赋,参禅打坐是一回事。




作者: dynthia    时间: 2019-3-28 01:34
看客 发表于 2019-3-27 06:18
说反了,是思想上的差异在先,科学的发展差异在后。
古典哲学就是抬杠、钻牛角尖,这两个词在汉语里都不 ...

传统中国人中最接近这种精神的似乎应该是名家那一派,惠施和公孙龙他们?
作者: Dracula    时间: 2019-3-28 01:36
zilewang 发表于 2019-3-27 23:17
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侧重点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他关注的是天与人交相感应的关系,跟 ...

这个和物质丰富应该没有多大关系。就是intellectual curiosity,想理解世界是什么样子,以及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这些问题。人的天性应该都是对这类问题感兴趣的,中国的小孩成长也都有个阶段喜欢问为什么为什么。但是中国文化认为这类问题没有意义,不值得研究。长大后就没人继续问,刨根究底了。包括象几何原本明末清初传入中国,康熙皇帝都学习过,做过几何题。康熙时候是中国的盛世,天下太平国富民安,但是中国的知识阶层却没人对这个感兴趣,连作为智力训练或者娱乐的都没有,原创都不需要,只是学习的都没什么人学,更不要说有所研究和突破了。象几何学还有现代的科学这些,如果没有从西方的输入,只是中国文化自己发展,我觉得再多一千年两千年也发展不出来。


作者: 南京老萝卜    时间: 2019-3-28 10:00
Dracula 发表于 2019-3-28 01:36
这个和物质丰富应该没有多大关系。就是intellectual curiosity,想理解世界是什么样子,以及为什么是这个 ...

勾股数有很多组,3,4,5是一组,常见的还有5,12,13.

原来在学物理的时候,学过开普勒三定律。

第一,地球绕太阳是个椭圆,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
第二,相同时间,地球和太阳扫过面积相等。也就是离得越近,走得越快。
第三,各个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平方和它们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这个是网上抄的,记不住。

开普勒生活的年代是明朝后期,他的三定律发表于1609和1619年,万历后期。笛卡尔比开普勒要小25岁,坐标系的概念是在1637年提出的,离崇祯挂歪脖树还有7年。我们都是在坐标系的帮助下,通过解析几何学的椭圆等二次曲线。在没有坐标系的情况下,不知道开普勒怎么算出他的三定律。牛顿就更晚了,万有引力是1687年提出的,此时已经是康熙年间。
作者: Dracula    时间: 2019-3-28 10:31
南京老萝卜 发表于 2019-3-28 10:00
勾股数有很多组,3,4,5是一组,常见的还有5,12,13.

原来在学物理的时候,学过开普勒三定律。

古希腊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研究圆锥曲线了。我刚才在Wikipedia上查了一下,据说欧几里得有过关于圆锥曲线的著作,但是已经失传。阿基米德研究过抛物线下,还得出公式,

[attach]82482[/attach]

抛物线下的面积等于那个三角形面积的四分之三倍。今天我们有解析几何和微积分,得到这个公式不难,但是公元前2世纪的时候,阿基米德就能得出这个结果,确实让人惊叹。

比阿基米德稍晚一点的,Apollonius of Perga,有一部8卷的专门关于圆锥曲线的著作,据Wikipedia说大大扩展了我们对圆锥曲线的认识,现代的关于圆锥曲线的定义就是来自他。

还有据Wikipedia,除了天文学以外,开普勒对圆锥曲线也有特别研究,他好像用的是几何方法,而不是现代的解析方法,叫做principles of continuity,不过具体内容是什么我还没怎么看明白。




作者: dynthia    时间: 2019-3-28 11:26
南京老萝卜 发表于 2019-3-27 20:00
勾股数有很多组,3,4,5是一组,常见的还有5,12,13.

原来在学物理的时候,学过开普勒三定律。

《几何原本》X.29就给出了构建勾股数的一般算法了,这个比起列举来绝对是质的飞跃。

开普勒反复算了四十来个模型才算出椭圆轨道的,他的计算能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作者: dynthia    时间: 2019-3-28 11:29
Dracula 发表于 2019-3-27 20:31
古希腊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研究圆锥曲线了。我刚才在Wikipedia上查了一下,据说欧几里得有过关于圆锥曲线的 ...

那个principle就是原始的不严谨的微积分,把无穷小量随意摆弄来摆弄去,但在那个时代已经够得出很多结果了,双曲线y=1/x在x=1直线右边部分的面积与其右侧x坐标成对数关系这个结论(阿基米德穷其一生都没有能弄明白双曲线下面积应该怎么计算),就是靠这个办法摆弄出来的。
作者: 南京老萝卜    时间: 2019-3-28 12:14
猫元帅 发表于 2019-3-27 07:51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是什么?有什么用?这些都学过。政治经济学原理又不是只在中国才起作用。没 ...

http://www.sohu.com/a/284320248_499206

上面这篇文章,介绍了古希腊有钱币,大约是公元前5世纪,也就是中国的春秋末期,开始大量铸造钱币。另一篇文章介绍,一个德拉克马的重量在4点几克银。

下面是另外一篇介绍古埃及货币的文章,其中的第26王朝大约相当于春秋早期。我对这些没有研究,只是随便看看。这些材料是在说,埃及希腊时期,都有货币流通。

作者:逾明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4878025/answer/37919976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对于古埃及铸币出现的原因,一些学者从外因角度进行考察。在后埃及时代(第21王朝至第31王朝,即前1085—前332年),埃及与东地中海地区交往频繁,第26王朝(前664—前525年)从地中海地区招募大量外来雇佣兵。在这些外来雇佣兵中间,流通着外来铸币,例如波斯金币达里克、希腊银币德拉克马。希腊人则在尼罗河三角洲的贸易据点诺克拉底斯铸造并使用希腊铸币。公元前525年波斯征服埃及后,将其铸币带到了埃及。考古学家在埃及发现的十几个钱窖,埋藏有希腊、波斯、腓尼基的铸币。因此,有的学者据此认为,流入埃及的外来铸币刺激了埃及本土铸币的出现。另有学者从埃及铸造钱币目的这一角度进行讨论,认为埃及之所以铸造钱币,是因为受雇于埃及的希腊雇佣兵习惯于希腊铸币,而不愿意接受埃及的实物薪水,在这种情况下,埃及法老不得不铸造钱币,以便为希腊雇佣兵发放薪水。       

埃及铸币起源的外因论不足以解释埃及铸币出现的全部原因。除了外因,我们还需要考虑内因。从古王国时期(第3至第6王朝,约前2686—前2181年)到新王国(从第18王朝至第20王朝,约前1567—前1085年)末期,古埃及人在商品交易中通常使用记账单位,在现实中通常不用货币进行支付。换句话说,当时埃及的货币仅具有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尚不具备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功能。到新王国末期,埃及的货币具有明显的金属化发展态势,白银逐渐变成钱的代名词,例如,一份文献把支付的所有实物称为“银子”。与此同时,贵金属可能具有了货币的支付功能,一封书信提及用法老国库中的黄金来交税。从公元前9世纪开始,在婚约、借贷契约、租赁契约、买卖契约中,往往会出现“称出银子”这样的表述,这表明银子此时可能具备了货币的支付手段这一功能。此外,埃及政府在贵金属的成色方面提供了某种保证,例如,从第21王朝开始,有的文献提及支付的白银来自“哈尔沙普罕斯国库”;第26王朝时代的文献提及白银来自“底比斯国库”;波斯人征服埃及之后,文献中提及的白银来自“普塔国库”。可见,至迟到第26王朝时期,古埃及的货币已经逐步具有后世货币的主要职能,而交易中的贵金属可能是由国家统一冶炼的,从而保证贵金属的价值。这为埃及铸币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作者: 看客    时间: 2019-3-28 19:29
dynthia 发表于 2019-3-28 01:34
传统中国人中最接近这种精神的似乎应该是名家那一派,惠施和公孙龙他们? ...

惠施和公孙龙都没有著作流传,只有只言片语,还是作为反面教材,驳斥的对象,今人实在难以扬弃。开宗明义提出“究天人之际”的,两千余年仅太史公一人耳。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9-3-28 21:21
南京老萝卜 发表于 2019-3-28 12:14
http://www.sohu.com/a/284320248_499206

上面这篇文章,介绍了古希腊有钱币,大约是公元前5世纪,也就 ...

这文章说的对,没问题。

但是古希腊的问题,是单项写出来都很美,可是合在一起就矛盾多多。

比如所谓希腊殖民帝国的问题。希腊和福建差不多面积,也和福建一样山比平地多。而且研究希腊史的也承认古希腊城邦林立互相攻伐。就这么块地方怎么搞殖民?就不怕军队派出去后被别的城邦抄了老家?

还有,古希腊史专家也承认,古希腊没有统一历法,各城邦都有自己的历法,而且“古希腊没有一种统一的历法,各城邦各自实行自己的历法,月份的名称,新年的日期,哪一年加闰月、怎么加、加几个闰月等都彼此不同,还会出于军事、政治目的临时修订其历法。”(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新译祥注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附录三,663-666。)别的不说,就这种历法,怎么确定某人生于何时死于何时?所谓古代奥林匹克哪年开始的?四年一次是按哪家的历法?如果这四年之间“出于军事、政治目的临时修订其历法”,那怎么算?

还有,所谓古希腊语。中国有“十里不同音”的说法,古希腊就没有吗?要说全希腊的人都说一种话,那么谁制定的?谁推行的?不是说城邦林立吗?斯巴达人讲雅典的语言吗?这还不牵扯到拼音文字的自然演变问题和语音的自然演变问题。比如现代英国人就不太看得懂莎士比亚时代的英语。那么阿拉伯人怎么看得懂失传了一千年的古希腊语呢?

还有所谓的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流传至今的就几百万字,据说当年有上千万字。先不说他学生用车拉到小亚细亚这一路的损耗。单说传抄。“鲁鱼亥豕”,文献最怕传抄。上千万字的东西,又是手写的,谁敢保证没有抄错?拼音文字,尤其是连写,哪儿那么容易辨认?而且抄一遍都是大工程。当年嘉靖皇帝下令抄《永乐大典》,到死都没抄完。这还是大明帝国的皇帝,其人力物力财力比亚里士多德的学生可强多了。

比如货币。徐州狮子山汉墓,出土五铢钱176000枚。1000个一串。说明什么?说明中国那时候有完整的货币制度。还说明大汉朝有钱。古希腊有什么?金币银币?打酱油要用金币银币吗?买个陶罐也要用金币银币吗?古希腊有什么墓葬吗?所以我说一个文明应该有的样子是什么?

不过没关系,专家总是会给出个解释的。

比如那个亚里士多德陵墓
[attach]82485[/attach]


作者: 南京老萝卜    时间: 2019-3-29 01:22
猫元帅 发表于 2019-3-28 21:21
这文章说的对,没问题。

但是古希腊的问题,是单项写出来都很美,可是合在一起就矛盾多多。

猫帅你的工程太大了,比杜教授还要牛,你是要改变几百年来(文艺复兴以来?)对希腊文化的定位,降等,降维。这个我力不能及,看你发挥了。也说说我的理解,你在今后挑战主流时,或许有人会跟我想法有些类似,你可以早做准备。

殖民帝国。按我的理解,希腊只是个地区或人民,他们自己认同的是各自的城邦。就像现在我们讲“中国人”,可是黄帝炎帝,西周时跟着武王伐商的诸方国肯定没有这个概念。古希腊人各城邦出海建立殖民地,和西周向东,以及楚国向南,秦国向西征服蛮夷可以类比,把自己的统治方式加到比较落后的地区。殖民地和母城邦之间有松散的联系。当然古希腊没有像周天子之类的共主,这个是不同的。希腊各个城邦之间大体是和平的,我曾经看过一些介绍,说是斯巴达在强盛时也不过只有7000战士。如果这个数字是真的,希腊城邦规模估计就是现在的小镇子。

历法真不知道。奥运会出于希腊人他们之间自己的认同。马其顿国王曾经想参加运动会,但是希腊人以“你不是希腊人”为由拒绝。后来国王搬出来“我祖上曾经是希腊人”,得以参赛。古希腊的雕像以及很多出土文物中有运动员的形象,神话中也有动不动就举行运动会来欢迎某人。希腊社会在政治上是松散的,但是在文化,宗教上又比较一致。奥运会从祭神开始变成运动会,这个也很有可能。

发音就不清楚了。过去秦国和齐国,楚国,吴国应该也不同音吧。要是能考证出,希腊语也是发源于河南,那不过是郑州话和信阳话的差别,就没有问题了。


作者: dynthia    时间: 2019-3-29 02:21
本帖最后由 dynthia 于 2019-3-28 12:30 编辑
猫元帅 发表于 2019-3-28 07:21
这文章说的对,没问题。

但是古希腊的问题,是单项写出来都很美,可是合在一起就矛盾多多。


我只说语言。

您觉得,我作为一个当代的中国人,是怎么看得了一点(不敢说“看得懂”)“失传了两千年”的古希腊语的呢?——因为并没有“失传了两千年”。

下面是从(当代)希腊语维基百科首页上拷的一句话:

Το έργο ορίζεται από τις ιδρυτικές αρχές.


(英译:The project is defined by the founding principles)

如果用“失传了两千年”的古希腊语来写,大概(只是“大概”,我对注音符号的使用学得很差,语法也不是那么好的)是:

Τὸ ἔργον ὁρίζεται ἀπό τῶν ἱδρυόντων ἄρχῶν.


真的比中文这两千年的变化(即使不考虑发音变化)大很多吗?

作者: 糊里糊涂    时间: 2019-3-29 03:17
猫元帅 发表于 2019-3-28 21:21
这文章说的对,没问题。

但是古希腊的问题,是单项写出来都很美,可是合在一起就矛盾多多。

古希腊的著作最tm扯淡。

中国早早发明了纸,汉语文言还是非常简洁的,而且历代都注意保留典籍,古代留存下来的东西也就这么点。古希腊那种,一下就是几百万字。还有什么古代巴比伦的泥板,保存几千年。一个比一个牛逼。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9-3-29 07:25
南京老萝卜 发表于 2019-3-29 01:22
猫帅你的工程太大了,比杜教授还要牛,你是要改变几百年来(文艺复兴以来?)对希腊文化的定位,降等,降 ...

我说的是历法问题,不是奥运会参加资格的问题。

中国战国时期,也没有跑出去殖民啊。楚国跑到柬埔寨殖民去了吗?古希腊殖民帝国,可是殖民到了西班牙和亚速半岛的。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9-3-29 08:05
南京老萝卜 发表于 2019-3-29 01:22
猫帅你的工程太大了,比杜教授还要牛,你是要改变几百年来(文艺复兴以来?)对希腊文化的定位,降等,降 ...

我建议你把相关的书看一看,然后再思考。

何新那两本书看不看两可。可以看看董并生《虚构的古希腊文明——欧洲“古典历史”辨伪》,李兆良的《坤輿万国全图解密-明代测绘世界》

问题提出来了,就要解决。

不能总用文献来证明文献。

讲个笑话:“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证明古希腊具有高度的文明水平”“什么?你质疑《几何原本》的真伪?”“古希腊那么高的文明水平,当然会产生《几何原本》这样牛逼的作品啊”
作者: 定风波    时间: 2019-3-29 08:10
恕我不能同意这个专家的说法。

小时候邻居王老爷子经常带我和他孙子去田里,一路说过黄帝台, 神主洞,非常多的上古遗迹在我们村儿据他考证, 黄帝的祖上也是在我们这得道的, 二郎神杨戬的某个前世去西方游玩带了个小力巴,后来成为天主和基督教共主神。 还有那个宙斯按他考证是河边莽洞里的老莽精成人后到蛮夷之地充大头。

绝不不是出于湘西,而是出于我老家的小河边村子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9-3-29 08:10
dynthia 发表于 2019-3-29 02:21
我只说语言。

您觉得,我作为一个当代的中国人,是怎么看得了一点(不敢说“看得懂”)“失传了两千年” ...

首先,古代希腊就没有统一的语言和文字。

其次,拼音文字是附着在口语之上的而不是相反。所以不同的口语不会有相同的文字,因为发音不同。

第三,一种语言,语音是不断变化的。词意也是不断变化的。特别是拼音文字还有拼写的变化。

第四,一旦某一个拼音文字的民族被另一个民族统治,其语言和文字必然受到统治民族的极大影响。不可能保持原样。

第五,拼音文字的一大特点,就是随着某些事物的消失,该词也会消失。因此后人光看单词,是不知道什么意思的。

所以,现在的英国人看莎士比亚时代的文书,就看不太懂了。

所以,中亚才会有很多“死文字”。

正如战国时期的汉语是什么样子?是按照秦国的文字还是齐国的文字?是按照魏国的发音还是韩国的发音?这还是中文绵延不绝的情况下,古希腊语言文字绵延不绝吗?

不过,你要说没失传就没失传吧。无所谓。


作者: 定风波    时间: 2019-3-29 09:14
定风波 发表于 2019-3-29 08:10
恕我不能同意这个专家的说法。

小时候邻居王老爷子经常带我和他孙子去田里,一路说过黄帝台, 神主洞,非 ...

至于什么英语之类的,王老爷子说了英语什么的外国语是和五禽学的,声音是演化五禽之声,文字是演化兽爪印记而已,根本不是人的语言。就更谈不上什么先进性了,只有我们村的方言和同属一系的华夏语言才是正统人言。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9-3-29 09:31
定风波 发表于 2019-3-29 09:14
至于什么英语之类的,王老爷子说了英语什么的外国语是和五禽学的,声音是演化五禽之声,文字是演化兽爪印 ...

口语本来就是和兽语没什么区别。人听狗叫和狗听人说话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人类的高级性体现在文字上。

文字需要载体,中文因为要节省竹简、绢帛这些昂贵的载体,所以发展出了简洁的书面文法,也就是文言文。因此,越古老的文字,就越简洁。从简单到复杂,从少到多,这个是语言文字发展的规律。


作者: 南京老萝卜    时间: 2019-3-29 12:53
猫元帅 发表于 2019-3-29 07:25
我说的是历法问题,不是奥运会参加资格的问题。

中国战国时期,也没有跑出去殖民啊。楚国跑到柬埔寨殖民 ...

楚国没到柬埔寨殖民,那是因为太远够不着,就好象古希腊不可能跑到印度去殖民。

希腊殖民也就是在附近,沿着地中海一圈找的北非,意大利南部,小亚细亚几个地方,只是我们今天把它们分成不同的国家,那会儿哪有这些。

楚国向南方蛮夷开拓,在我眼里,和其他民族的殖民是一样的,也就是自身的扩展的需要。
作者: 南京老萝卜    时间: 2019-3-29 13:03
猫元帅 发表于 2019-3-29 08:05
我建议你把相关的书看一看,然后再思考。

何新那两本书看不看两可。可以看看董并生《虚构的古希腊文明— ...

猫帅你的目标太伟大了,我知道你的意思,我们就放开了说,基本上你觉得古希腊罗马这些都不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离开希腊整体文明,什么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这些基本上都不存在,或者说即使存在也要砍掉90%,是这个意思吧。

这已经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知识所限,我无法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希望你或有人介绍古希腊文明的由来,有多少可信度,我只能在边上看看。
作者: dynthia    时间: 2019-3-30 00:46
猫元帅 发表于 2019-3-28 18:10
首先,古代希腊就没有统一的语言和文字。

其次,拼音文字是附着在口语之上的而不是相反。所以不同的口语 ...

感觉我的举例劳动被无视了……

不过我也无所谓吧。
作者: dynthia    时间: 2019-3-30 00:49
本帖最后由 dynthia 于 2019-3-29 10:51 编辑
南京老萝卜 发表于 2019-3-28 23:03
猫帅你的目标太伟大了,我知道你的意思,我们就放开了说,基本上你觉得古希腊罗马这些都不存在,皮之不存 ...


关于《几何原本》的抄本、印本源流,可以看一下T.L.Heath译注本(剑桥大学出版社1908年版)(www.archive.org和Google Books上面有)第一卷引言I-VIII节,不过先提醒一下:这是上百页的相当专业性的资料。
作者: 南京老萝卜    时间: 2019-3-30 01:35
本帖最后由 南京老萝卜 于 2019-3-30 01:40 编辑
dynthia 发表于 2019-3-30 00:49
关于《几何原本》的抄本、印本源流,可以看一下T.L.Heath译注本(剑桥大学出版社1908年版)(www.archive. ...


剑桥1908年版,还是在大清的时候。所以我就说,考证《几何原本》超过了我的知识范围。我既不想去做这些考证工作,也没有能力做。

历史书上,关于事实,是很难改的(当然,评价一直在变)。就说这个“司母戊”大方鼎吧,我们一直是说“司母戊”,几十年了,中学历史书上都有它的照片,属于中国国器。前几年突然改名叫“后母戊”,我相信后面一定跟着一堆考古学家,说这个字念“后”,不是“司”,而且这个争论肯定也不是一天两天,只是我们作为一般人不知道,也没法介入而已。这肯定不是某人一拍脑袋,嗯,这个字念“后”,就这么定了。郭老虽说在和领袖相关的事情上老被人说,但认甲骨文铭文这些他最牛,他说这是啥字就是啥字。这“司”、“后”之变是在郭老去世几十年之后,不知郭老当年是怎么认的,我估计是“司”。

猫帅要挑战的,不仅是阿基米德或《几何原本》,而是整个希腊(或许加上罗马,拜占庭等等)文明体系,等于是要把西方文明史连根铲掉,这可比哥德巴赫猜想的1+1,个例的“司母戊”、“后母戊”难度大多了。或许也能成功呢,有人挖出来一座城,说明特洛伊战争是真事,不是荷马杜撰。说不定哪座地窖里藏个某个命令,中世纪的某教皇国王下令编纂整个希腊罗马的历史。这个地窖里的秘密文件,就等着有心人发掘出来了。
作者: 肖恩    时间: 2019-3-30 05:19
Dracula 发表于 2019-3-28 01:36
这个和物质丰富应该没有多大关系。就是intellectual curiosity,想理解世界是什么样子,以及为什么是这个 ...

直到先秦都还是有很多人在研究的,以后就基本没了。所以我一直认为近代中国的落后其实在秦皇一统甚至可以说在商鞅变法时就已经注定了。
作者: 史节    时间: 2019-3-30 22:25
肖恩 发表于 2019-3-30 05:19
直到先秦都还是有很多人在研究的,以后就基本没了。所以我一直认为近代中国的落后其实在秦皇一统甚至可以 ...

这不是河殇观点嘛。
子孙不孝怨不得那么远的祖宗。大唐开放包容,宋明的时候还有一个面向大海的风貌,这些到了清末的时候都没了。自大而不肯睁开眼睛,挨了打而不肯改变,这些都不是秦的风格嘛。
直到今日对中医的抱残守缺,对新文化的百般挑剔,这些都不能仅仅以秦来论述了。

古老文明在现代文明兴起后挨揍是普遍现象,但转向有快慢,复兴有不同。说我们必定挨揍,我同意,说我们必然落后,我不同意。
作者: 肖恩    时间: 2019-3-31 06:58
史节 发表于 2019-3-30 22:25
这不是河殇观点嘛。
子孙不孝怨不得那么远的祖宗。大唐开放包容,宋明的时候还有一个面向大海的风貌,这 ...

你说的和我说的不是一回事啊,我说的是科学上的落后,和强大或挨打无关,是针对伯爵的这段话而言的:

这个和物质丰富应该没有多大关系。就是intellectual curiosity,想理解世界是什么样子,以及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这些问题。人的天性应该都是对这类问题感兴趣的,中国的小孩成长也都有个阶段喜欢问为什么为什么。但是中国文化认为这类问题没有意义,不值得研究。长大后就没人继续问,刨根究底了。包括象几何原本明末清初传入中国,康熙皇帝都学习过,做过几何题。康熙时候是中国的盛世,天下太平国富民安,但是中国的知识阶层却没人对这个感兴趣,连作为智力训练或者娱乐的都没有,原创都不需要,只是学习的都没什么人学,更不要说有所研究和突破了。象几何学还有现代的科学这些,如果没有从西方的输入,只是中国文化自己发展,我觉得再多一千年两千年也发展不出来。


作者: 煮酒正熟    时间: 2019-3-31 09:17
Dracula 发表于 2019-3-26 14:13
从意识到勾三股四弦五,到意识到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是这样,再想到从几个简单公理定义出发来证明这是永恒 ...

毕达哥拉斯是中国春秋墨年间墨子的关门弟子,这个事早就被薛定谔用他的猫论证过了,在欧美科学界是公论。你们还在这瞎掰扯啥呀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9-3-31 09:25
煮酒正熟 发表于 2019-3-31 09:17
毕达哥拉斯是中国春秋墨年间墨子的关门弟子,这个事早就被薛定谔用他的猫论证过了,在欧美科学界是公论。 ...

呵呵,其实勾股定理的证明是在东汉才完成的,比希腊人晚了几百年。
作者: 煮酒正熟    时间: 2019-3-31 09:31
燕庐敕 发表于 2019-3-30 20:25
呵呵,其实勾股定理的证明是在东汉才完成的,比希腊人晚了几百年。

你肿么知道希腊人比我皇汉早了几百年证明了毕达哥拉斯定理?你有证据么?亲眼看到了?另外毕达哥拉斯者个刃儿是不是真实存在过都两说着呢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9-3-31 09:55
煮酒正熟 发表于 2019-3-31 09:31
你肿么知道希腊人比我皇汉早了几百年证明了毕达哥拉斯定理?你有证据么?亲眼看到了?另外毕达哥拉斯者个 ...

昨晚上梦见的。
作者: dynthia    时间: 2019-3-31 10:03
燕庐敕 发表于 2019-3-30 19:25
呵呵,其实勾股定理的证明是在东汉才完成的,比希腊人晚了几百年。

对了,有谁知道赵爽是东吴人的说法到底是从哪个记载来的?阮元只说:“《周髀音义》谓爽不知何代人,今本《周髀算经》题云汉赵君卿注,故系于汉代云。”鲍澣之说得详细一些:“又《崇文总目》及李籍《周髀音义》,皆云赵君卿不详何代人,今以序文考之,有曰‘浑天有《灵宪》之文,盖天有《周髀》之法’,《灵宪》乃张衡之所作,实后汉安顺之世;而甄鸾之重述者,乃是解释君卿之所注,出于宇文周之时,以此推之,则君卿者其亦魏晋之间人乎。”这里都只给了个大概的年代,没有给地望啊。隋书索性把他叫做“赵婴”,鲍澣之还花了些笔墨论证赵婴就是李籍所说的赵爽,而李籍已经连赵爽是什么时代的人都不知道了,更没有写地望。现在所有网上记载都说他是东吴人,谁能指点一下这个是从哪里来的?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9-3-31 11:11
dynthia 发表于 2019-3-31 10:03
对了,有谁知道赵爽是东吴人的说法到底是从哪个记载来的?阮元只说:“《周髀音义》谓爽不知何代人,今本 ...

这个完全没有了解。
作者: 南京老萝卜    时间: 2019-3-31 12:30
燕庐敕 发表于 2019-3-31 11:11
这个完全没有了解。

今晚做个梦,周公会告诉你
作者: zilewang    时间: 2019-3-31 19:40
Dracula 发表于 2019-3-28 01:36
这个和物质丰富应该没有多大关系。就是intellectual curiosity,想理解世界是什么样子,以及为什么是这个 ...

不矛盾。。
我提出的问题是中国为什么会走向务实的文化传统,而欧洲走向更加形而上。
形而上一般都是闲的的确蛋疼的那些人才会琢磨的事儿。中国所谓的盛世,其标准往往就是一个吃饱饭而已。而那些有闲的精英阶层,竞争压力明显高于欧洲那些小国寡民,务实才会成为他们的首选或唯一选择。


作者: Dracula    时间: 2019-3-31 20:33
zilewang 发表于 2019-3-31 19:40
不矛盾。。
我提出的问题是中国为什么会走向务实的文化传统,而欧洲走向更加形而上。
形而上一般都是闲的 ...

中国的知识阶层也不是整天都忧国忧民,大量的时间精力也都花在吟诗赋词这种和实际事务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事情上。我觉得中国文化就是认为问为什么这种问题没有意义,用经济因素来解释是说不通的。另外中世纪西欧国家的人口密度并不比中国低多少,谈不上什么小国寡民,他们底层农民的生活一样很困苦。西欧国家一直到18世纪的英国荷兰才可以说明显比当时中国的平均生活水平高(英国的人均GDP能高一倍),同时期北欧东欧南欧的国家那时则和清朝差不多。但象意大利在16世纪能出伽利略还有达芬奇那样的天才,而且那个时期的意大利有点象中国春秋战国时的样子,乱得很的。一点不悠闲,尤其是伽利略研究天文学物理学还要受到教会的迫害,不是象你说的闲着没事干了。




作者: 看客    时间: 2019-3-31 20:58
Dracula 发表于 2019-3-31 20:33
中国的知识阶层也不是整天都忧国忧民,大量的时间精力也都花在吟诗赋词这种和实际事务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事 ...

你说的“那个时期的意大利有点象中国春秋战国时的样子,乱得很的”,这个才是关键
作者: zilewang    时间: 2019-3-31 21:03
Dracula 发表于 2019-3-31 20:33
中国的知识阶层也不是整天都忧国忧民,大量的时间精力也都花在吟诗赋词这种和实际事务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事 ...

中国知识阶层还真没出现一个从来对做官考科举一点想法都没有的人,诗词歌赋只是他们消遣和记录当官历程的工具罢了。这个从中国文化的源头先秦诸子百家就看得出来,百家中,真正对“客体”的nature有兴趣并钻研的,不专门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还真说上几个来,主流的和流传下来的,都是与政治相关的经世致用之学。至于秦汉,官本位已经确定,务实的文化传统已经不可改变。

具体说起来,西方精英阶层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比较丰富,而中国精英阶层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只能是唯一的做官科举。这个区别的背后是政治体制的差异和政权力量(包括神权)强弱。这都与社会的竞争压力相关,也与人均财富相关。这里的人,指的是精英阶层,不是对比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财富状况。
作者: Dracula    时间: 2019-3-31 21:25
zilewang 发表于 2019-3-31 21:03
中国知识阶层还真没出现一个从来对做官考科举一点想法都没有的人,诗词歌赋只是他们消遣和记录当官历程的 ...


中国最伟大的那些大诗人,从曹操,曹植到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等等,他们写诗不是因为靠这个能升官发财,就是为艺术而艺术,中国人也不是象你说的都务实到那个程度。这个就是中国文化认为现代科学问的那些问题没有意义,不值得下心思研究。



作者: 定风波    时间: 2019-4-1 12:59
dynthia 发表于 2019-3-30 00:49
关于《几何原本》的抄本、印本源流,可以看一下T.L.Heath译注本(剑桥大学出版社1908年版)(www.archive. ...

几何原本的源流我们根本就不关心,也不承认其价值。 所以这些专著就更不值得看了,什么希腊,我的理解和做的很稀的腊八粥是一回事。泱泱中华,何须承认他们呢,至于罗马,我们都视同骡马的,于孔孟之道毫无益处,也就更无关乎其存在与否了。  试想,我们要骡马只是拉车载人,研究它的历史有何益处? 更不需要他们承认我们就是了。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