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中国的科技创新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5-26 10:05
标题: 中国的科技创新问题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2-5-25 20:48 编辑 0 G; b% N% L5 q+ V& |* M

3 U% t" r7 X" V6 Y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上看到中国科技创新的问题与反思,洋洋洒洒,但并没有太多新意。不过这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还是值得讨论。文章照例以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还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为引子,对中国科研提出三个质疑:! y2 j  U7 g- J  O; F7 E  V+ P
1、科研的包工头化,大家四处拉项目,然后转包给研究生和年轻人。“这些科研“包工头”的存在,严重破坏了科学研究的严肃性与严谨性。”2 U+ J0 B6 p8 s) u+ ?8 m4 y
2、科研评价数量化,包括项目数、文章数、资金数,围绕政府意志形成激励,“从根本上改变、扭曲科研者的目标取向和行为方式,使科技研究领域失去自己学术专业的独立性。”/ ~0 r( D4 r# m" v7 T, h
3、科研人员收入不足,导致科研逐利,“大学者什么项目都拉,却荒废了自己的本业,青年学者为养家糊口不得不进行“学术依附”,这样,持久的科研创新就很难坚持下来。”
) x  l2 ]5 H$ D' {% c/ s0 k4 F8 e4 x# w$ K- ?2 }% Q9 I8 s$ C
他的解决办法是:) ]+ T+ k* W& P6 T1 _9 ]
1、清风明德,“引导科研工作回归科研本质,”拒绝将严肃神圣的科研变成圈钱的途径,避免科研低俗化、草率化、轻质化。8 Z5 u9 c! E- i2 f
2、增加科研投入,使科研人员不必疲于跑项目。9 v) _3 `) _$ l+ b$ A) `
3、增加科研人员收入,“让科研人员后顾无忧、有尊严的生活和开展科研活动。”8 O) j2 P4 O( `! p0 Y/ i- T

& }, a# p/ E. v8 {9 q霍霍,我不知道他生活在哪个星球,这肯定不是地球。他说的问题西方同样存在,甚至应该说,中国现在的这些做法是从西方传过去的,不是中国产生的。他的解决办法更加滑稽,他似乎不知道钱不是树上长出来的。
2 V' |8 [9 O% B: c% \9 n6 z& a, \  a" b  P+ K" z1 v2 u2 N, q
他最大的问题在于,他大谈科研的神圣性,却对科研的目的和可持续性的来源闭口不谈。: Q0 I2 x$ l* B: C5 T0 S+ |, x
( V. z  R% G' V1 C% J; T
科研是干什么用的呢?. `' ^- u' Q: V0 T% M; _
1、探索自然界和社会的本质3 `/ t+ _, _! A9 P! o
2、解决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 [% ], f  \% _- k+ M; H3 s4 N4 S9 K4 ?* @: z4 A; w6 o5 p, u
以项目论英雄的做法应该是偏重第二点,但这和科研的用处并不冲突,只是偏颇了。但是探索本质和解决问题是要有一个平衡的。只有解决了足够多的问题,才有本钱探索更进一步的本质,否则科研就是脱离现实的象牙塔。所谓中国过去更加重视基础科研,而现在只顾抓项目,这是偏颇的看法。这是因为中国科技界过去整体规模小,而用于解决问题的部分不成比例地小。这不是中国科技界的偏颇,而是中国工业发展水平实在太低,还没有到有足够问题需要解决的地步。6 ?/ P3 o! A) ~4 l; |' n
( f& k6 b4 n( ?  b
现在中国的基础科研的绝对规模绝对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时期,但中国的工业发展速度太快,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不是每个问题都有歼-20、神舟7号那样的高度,更多的问题“没有学术价值”,比如说如何保证足够的木工加工精度,使得IKEA那样的组合家具谁都可以自己装,而且装得很像样,不需要后期调整。这样的科研不神圣吗?不严肃吗?相反,把科研当作象牙塔里的“玩意儿”,那才是不神圣,不严肃。
0 a6 f8 R8 K, V5 q7 n$ X
; J; I6 p3 i) V& B1 n“清风明德”这样泛泛的道德化说教没有意义,这和谆谆嘱咐人们要“做好人,做老实人,做有用的人”一样,道理很对,用处……没有!
; G5 Q& b5 U" s( l  n) Z2 H6 g( V9 s8 f
增加科研投入是一个好主意,但投入是要有产出的。在工业革命时代,科研有关国家的颜面,所以欧洲王室会资助科学家。苏联时代和中国文革前时代也一样,这是为国争光的事情,争了光,这就是产出。如今产出数量化了,要用人民币来衡量了,但投入-产出概念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要政府或者组织无条件地增加投入,只是为了科学家的好奇心,这样的乌托邦不是这个地球上可以指望的,因为国家需要投入的地方很多,比如说,为什么不投入到扶贫、环保、社保、医保、教育呢?完全用人民币衡量科研的价值或许偏颇了,但要国家和组织彻底不顾投入-产出也是不可能的。
. E7 v# w! R3 V5 J; h) T  b) ~
* Y- j  J  ^+ A# Y6 q科研人员的生活水平应该提高,但应该通过自己的工作和国家和经济社会现实形成良性互动来实现。别的地方不知道,上海的中小学教师(包括幼教)现在是至少中上收入阶层了。这不是国家加大投入的原因,而是教师和社会需要互动的结果。这种互动并不完全是良性的,有很多扭曲存在,但主流还是需求-供应的平衡导致的。科技也应该向这个方向努力。具体做法可以商榷,但泛泛地指望国家增加投入,这是不现实的。退一万步,欧洲王室、贵族豢养艺术家、科学家经常不是因为爱好艺术和科学,而是为了颜面,“买一个乐子”。哪有那么神圣的事情?在今日中国,这就是国家和公司;在今日欧美,也是一样。想别人高薪请你,而你可以罔顾请你的人的需求,你是来自木星,还是土星?* s, k' X8 B: A6 b. t) k5 T
. M4 Y6 u. r! A: }  Q7 V
至于诺贝尔奖,这不是科研的目的,而是对科研成果的赞赏。中国体育唯奖牌是从,漠视增强大众体质和培养公平精神,很多人对此口诛笔伐,但到了科研,唯诺贝尔奖是从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这是什么狗屁道理?中国需要诺贝尔奖吗?不需要。中国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科研,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科研。中国科技人员在有效地创新吗?当然在!中国工业高速发展,没有大量科技人员在草根层次扎实创新,这是不可能的。可能有不足,但肯定不能抹杀。山寨当然不如原创,但山寨不是简单的开动复印机,只是低层次的再创造。不然让那些夸夸其谈的人也去山寨一个出来,让人们见识见识?山寨也是要有一点本事的。假以时日,希望山寨的本事变成被山寨的本事,但山寨是和现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科技水平相适应的,这是不幸的现实。如果哪一天中国培养的人得到诺贝尔奖了,那很好;但是没有得到,也绝不是中国科技界的失败。中国科技界最大的成功在于用科技帮助中国崛起,增进中国人民的福祉,而不是虚幻的“为国争光”。
8 [, s4 m% L( v; B: P: I5 U
2 |9 ?2 H: b0 E; g文章作者是:吴晓林,中国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中共中央编译局博士后。这就是中国博士后的水平?Too simple,too naiive。
作者: 河蚌    时间: 2012-5-26 12:02
此篇甚得我心,可以用来佐酒了。
4 w  d. f" A  r2 A0 Q科研是什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大部分科技人员就是应该为生计而奔忙,想到一个好主意,然后实现它,再找资金投入实用,从中得到回报。这才是真正的科技良性循环之路。+ P: R7 ~9 O& c/ Z: y( y& Z
而希望科研就是象牙塔中,只要是教授,就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安心做学问的。这与过去中国农业社会里,那些科举中了,就可以做官,然后不管民间疾若,不管民生如何,以诗词歌赋来作为评判标准的想法何其相似。$ r5 q; X5 @$ |: s& ]! S/ r8 X. I
说白了,所谓不论实绩,就是有一批人不思进取的借口,拿着了文凭,拿着了职称,就想着可以从此轻松一生。
; n9 {" D( H6 C" i
# {: v! X0 Y) n  @: r5 X, m5 `
作者: martian    时间: 2012-5-26 13:54
对基础科学的研究短期内看不到商业利益,国家支持还是必要的.吴晓林是有点理想化,但也不是全错.这种争论其实和高等教育应该精英化还是职业化是一样的.大家都没错,谁也离不开谁,只是一个比例问题.
作者: snail    时间: 2012-5-26 15:46
我在国内,有时有些事实信息(不太伟光正的信息)不能及时看到,偶然一次看篇新闻引用来至《联合早报》的,然后就不时上一上,近几年发现《联合早报》也有脑残化的倾向,就不大爱上了。
作者: 褐色的火车    时间: 2012-5-26 19:43
上海的教师水平不低,但是真的能算上中上收入了么?  不知道哪里能找到数据。。
作者: zouhl123    时间: 2012-5-26 20:27
褐色的火车 发表于 2012-5-26 19:43
! @  z4 ~3 l- t3 \上海的教师水平不低,但是真的能算上中上收入了么?  不知道哪里能找到数据。。 ...
% X, d6 k5 {) Y
不补课哪来的中上收入。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5-26 21:45
snail 发表于 2012-5-26 01:46
( c" s1 \' v3 \( ?我在国内,有时有些事实信息(不太伟光正的信息)不能及时看到,偶然一次看篇新闻引用来至《联合早报》的, ...

# Q9 M2 B) q2 Q. J什么报纸看多了,都有这个问题。联合早报一般来说还值得一看,我经常看。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5-26 21:47
zouhl123 发表于 2012-5-26 06:27 . {' t+ {9 {" j) E7 g+ R
不补课哪来的中上收入。

1 b0 L" C1 h1 {9 v5 b但补课不是国家指定的,是社会需求啊。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5-26 21:48
褐色的火车 发表于 2012-5-26 05:43 6 m0 P; X; y1 P! d) }( A2 e
上海的教师水平不低,但是真的能算上中上收入了么?  不知道哪里能找到数据。。 ...
- b- \4 P7 s& ^& L+ R: K8 F3 T" d" C
我没有统计数据,父亲现在退休了,但教了一辈子书,老同事、老朋友、老学生、老部下也是教了一辈子书,对一般学校和重点学校的教师收入和福利还是了解的。
作者: 四条    时间: 2012-5-27 07:39
关于山寨,记得若干年前曾经有一篇文章将中国山寨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可以概括为假冒伪劣,现在中国已经很大程度上超越这一层次了;第二层次是现在的山寨机时代,可能假冒,但是算不上伪劣;第三层次是在山寨基础上有所创新。记得当时文章的配图是一台魅族手机。
- f( e2 {- l5 c' z) p
! F+ c3 {; i; w% Z4 S' \6 k9 a另一方面,估计美国崛起的时候也是这三步吧?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2-5-27 07:40
河蚌 发表于 2012-5-26 12:02 - u$ Y/ d: n. O& G- m! `2 E4 G
此篇甚得我心,可以用来佐酒了。
: X! @) P3 {, T$ G: p科研是什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大部分科技人员就是应该为生计而奔忙,想 ...

. J. l9 o; E$ O' L7 q# w* m% [8 ?# |当年中科院没钱,只有基础学科才能国家拨款,紫阳真人都要解散科学院了。- v1 Q, g/ S1 a" _0 F9 R$ R! `

! ]* |, ]8 c8 `$ a! j: h很多像萨爹那样原来从事基础后来做应用的都跑去拉项目了。
+ j8 @) N' M% v
* Z! p3 D0 X# M4 y: h8 d原来是科研--生产脱节太厉害,现在则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j# S* v& _* [3 p- Q

  ~1 c, i" M5 A2 M4 i- |! y其实科研经费还是要分不同种类的,基础学科,非应用学科还是应该国家养着。而企业和应用/工程单位,确实要面向需求。
作者: huang100871    时间: 2012-5-27 19:43
晨大真能写,能摆糊这么长。搞科研也就是混口饭吃。engineer is scientist with a job。这是那斯坦福ee系主任说的。当然,也有混得好混得差的区别。这个吴博后,好不容易混个文章,你批判的文章比他原文还长,呵呵。* s2 p1 i: l: z* }: |: m3 W2 K! P

作者: birdf    时间: 2012-5-27 22:25
不觉得基础科研应该以产出来衡量, 这和基础科研的性质是矛盾的, 基础科研不是工程或者医学研究. 另一方面, 其实基础科研其实投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美国国家基金 NSF 在美国预算占的比例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增加科研人员的收入的确是必要的, 整天为了生计奔波, 怎么可能有心思做好的研究呢. 现在的青年科研人员生存压力太大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5-27 22:35
birdf 发表于 2012-5-27 08:25
( K4 ?% M7 L% O- ^不觉得基础科研应该以产出来衡量, 这和基础科研的性质是矛盾的, 基础科研不是工程或者医学研究. 另一方面,  ...
; u% d& v3 l0 q0 e6 w- D3 N( c% z

& x, {, _2 T0 a5 I5 v; r, X基础科学的作用是对应用科学或者其他基础科学的指导作用,这没有什么矛盾,这是不一定能用钱来衡量就是了。NSF在美国预算中比例微小,正是说明了美国把握好了这个“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度。如果中国和印度要和美国同样的投资,这就是没有把握好这个度。没有人质疑科研人员的生活应该改善,谁的生活压力都大,都在奔波生计。
作者: 空山小径    时间: 2012-5-29 10:21
关于科技创新,从国家层面说,就是三条,1、资金投入。2、人力投入。3、鼓励试错。然后就是等待。但是对于研究项目来说,一定要做好绩效考核,不要求必须成功,但是必须有明确的结果。证明一条路走得通和走不通同样重要。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13-5-11 13:25
科研到底为什么?我觉得这个问题跟问人生到底为什么差不多。尽管很同意楼主的观点,但是依然有种“好奇至上”的情怀,不知是不是小时候故事挺多了。其实也就是
科研是干什么用的呢?
. L1 Z" O& ?7 Y1、探索自然界和社会的本质
; x& m: o/ \% Q' b0 {" Q2、解决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的第一条
作者: chenglf    时间: 2013-5-11 18:39
birdf 发表于 2012-5-27 22:25
0 N7 x; N) H% ]- O$ r. u$ ?- g不觉得基础科研应该以产出来衡量, 这和基础科研的性质是矛盾的, 基础科研不是工程或者医学研究. 另一方面,  ...

% s- x. Q2 L9 S5 _都养起来也不一定能出成绩,效率也不一定高。还是希望先把科技转换成财富,然后再投资搞前沿研究
作者: xn551    时间: 2013-9-18 19:21
不要小瞧了科研包工头,年轻人干不来的。财政部和基金委哪是那么好忽悠的。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3-9-18 19:33
谁说中国漠视增强大众体质啊,跳舞的老头老太太不说了,小区里面的健身器材可是杠杠的。各种业余比赛多如牛毛。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