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核武器王者的一些八卦 [打印本页]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2-5-9 00:01
标题: 核武器王者的一些八卦
核武器王者的一些八卦:
# \9 T# c" x/ U& |5 v: \' t8 a3 K9 T; b
1. 邓稼先的绰号:“Pure”,这个青年时期的绰号太适合他了,简简单单的描述了一个纯粹的中国人。' c" Q! P+ _7 J/ u. n& x

1 q, O1 D( e5 B( O' V( I# k8 [) ]; C: B2. 中国的氢弹之父于敏大学时候差点病死;美国的氢弹之父泰勒出过车祸,被压掉了一只脚。老天爷还真是眷顾这些命硬的人哪。另外,泰勒虽然只有一只脚,但是乒乓球打得很好。泰勒曾经深深的罪过奥本海默,因为不愿从事分配给他的工作,但是奥本海默还是给了他机会,让他去做他愿意做的工作。奥本海默还找了个人接替泰勒当时的工作,这个人就是不爱美元福克斯。( G$ i$ k" Q5 P& ]% \4 H: c0 h

9 D) }8 r& V+ O0 S5 x2 b# z5 A3. 泰勒曾经和自己的导师海森堡住上下楼,而泰勒喜欢晚睡晚起。泰勒写论文用一台手摇计算机,这台手摇计算机的噪音让生活习惯规律的海森堡很痛苦。后来泰勒说是海森堡受不了他才让他博士毕业的。
$ k) g( O6 u3 z7 M1 c5 _! A! [: r# f( d$ H* K  j5 }" f
4. 泰勒曾经做出过对奥本海默不利的证词,以至于很多老朋友都疏远了他。泰勒也是叫嚣对中国用核武器的著名人士之一。3 U; o4 x8 P; o& z; A5 d! y
7 q6 Q! I3 c: T( j/ Z  u. k
5. 奥本海默曾经因为内爆法原子弹的引爆迟迟得不到解决而几乎疯掉,得罪过了很多人,甚至想重组洛斯阿拉莫斯。后来他请到了来自前苏联的基斯塔科夫斯基,后者一共请了600名助手和一台IBM的大型机,另外还有加州理工的一个小组配合他工作。在中国解决这个问题的是郭永怀和他的研究组,而且同期郭永怀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做,只有三分之一不到的精力能集中在引爆方面。加一句,那个试图在钢罐内引爆原子弹以便于回收核原料的就是基斯塔科夫斯基,没用钢罐的原因是钢罐装不进去测量仪器,而不是威力太大。+ X, j, D1 ?1 i& M  X& B

: F) k9 \: o% b: \/ t+ L6. 关于引爆,直到1945年7月,炸药引爆问题还没解决。以至于美国的郭永怀——基斯塔科夫斯基——不得不带领手下用牙医的工具修整模具,以解决工艺问题。
3 R  ?9 h- ~- A/ N% p/ s& l2 Y$ X0 L  i# d: ?
7. 奥本海默是美国原子弹的核心人物,但是他的婚外女友却是一个共产主义者,而他家的女仆是个德国人。! g; D, O" w: l% G0 Z  w* a
7 V& g6 z- w- h7 {+ A4 M
8. 第一颗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爆炸前,奥本海默的体重降到了115磅,不到110斤。他甚至怀疑爆炸威力能否达到300吨TNT。当时原子弹的流言飞舞,不明真相群众压力太大,以至于橡树岭的精神病医生不得不整装待命,以迎接可能到来的莫名的群体性事件。& d* G% j3 k. [& V, k

2 Y" N- X& C- L9 y0 r% J0 z& {9. 这天装弹芯的时候居然卡住了,一直装到了晚上十点。奥本海默当时亚历山大。然后吊装原子弹,一对钢丝绳的滚轮掉了下来。于是一大群人就看着这个恐怖的家伙在铁塔内部狭小的空间晃来晃去,好在没碰坏、也没炸。2 g$ Z, G0 r4 v5 _8 y' j& B

4 A7 d9 A) b& {: e10. 爆炸头一天晚上居然下雨了、还打雷了,奥本海默再次亚历山大,因为电雷管已经接上了。这要是一个雷劈上或者雨水让雷管失效了……格洛夫斯将军神经过敏到他坚持认为日本人会突然空降到铁塔上搞破坏,于是几位科学家不得不带着一些已经快疯掉的美国大兵带着手电筒和冲锋枪在大雨中到铁塔下面站岗。因为大多数人都已经撤离了。& s/ @  ?$ I: `! |6 k+ ?0 Q# ]
5 Q9 |; @2 Y* J! ]7 x4 Q- d
11. 奥本海默喜欢读《神曲》,于敏喜欢古诗词,邓稼先爱读《红楼梦》、唱京剧。这些人都不是书呆子。
! E7 D/ C, V6 |4 b7 f) C, ~+ E5 n( ]/ ]+ Z8 _
12. 1986年7月17日下午,邓稼先悄然来到天安门广场,最后一次看降旗,并在纪念碑的基座上坐了一小会,问警卫员20年后会不会再来纪念碑,这个警卫员后来要去学医,因为他见过邓稼先在直肠癌折磨下的痛苦样子,邓稼先向他哭诉自己好疼。20年,已经过去了……
7 R0 U( a% ~3 p3 n5 v% R
1 V* h2 |, [) q2 c" [  S13. 邓稼先、杨振宁是发小。邓稼先老实、年龄又小,中学时屡屡被同学欺负,杨振宁多次出头平事。
9 q* L' v1 R% Y# {& \. t/ `
5 G* n9 V* u- q2 t14. 邓稼先1938年还在北平上中学,学校组织拥护日本的游行,邓稼先也参加了,不过是把膏药旗扔地下踩了去的。第二天校长说做的不错,但是被人抓住就不对了。校长建议他爸还是把他送走吧。于敏当时也在日占区读书。中国核武器的两个关键人物那时就这么脆弱。. a) V& {" X1 b$ n) G& M
, i# @. i% Q4 k4 e% W$ L0 h
15. 邓稼先逃出北平之后,到了上海胡适家里。胡适当时在美国,胡夫人招待了他和他大姐。聊天时胡夫人说了句“日本人用武力征服不了中国人,得征服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16岁、第一次出远门的邓稼先听完很是惊悚。忍了20多天,终于坐船经越南去了昆明。. @0 A; ~. R, [" o* i0 H& e

5 R  u2 z3 I- n3 c, d16. 邓稼先到昆明后去了四叔那里读中学,一位西南联大的教授送他和他大姐上路,然后邓稼先留在四川江津读书,大姐回昆明谋生。再然后这个教授成了邓稼先的大姐夫。$ j  \! [  S* f. t' a) f/ I# y0 L0 S
8 l6 Y+ r* q. @8 D0 B1 I
17. 西南联大期间邓稼先住姐夫家,发现教授们生活清苦。闻一多一家八口,还把自己家的小房子分出一半给了华罗庚,因为他一家六口也没地方住。闻一多家贫,不得不刻印出售以糊口。多说一句,闻一多被暗杀前很久就被告知他成了暗杀的目标,但是没钱,走不了。  r. n( [4 a4 |3 g" M  }2 c  `& p

6 }& x' V# e9 Y- n% d18. 邓稼先只比于敏大两岁,但是按辈分于敏得喊邓稼先老师。邓稼先在北大当助教的时候,于敏还是学生。两人都爱玩、爱京剧。在九院有次雨太大看不清人,走在路上的邓稼先戏瘾上来了哼了几句,突然背后有人跟了几句,一回头,是于敏。顺便说一句,他们当时都是自己打着伞。; w, J: l0 _, k9 k1 D$ H( Y  j- ^

6 a6 s( `1 i- k$ y4 y- U% w19. 邓稼先隐姓埋名搞原子弹,但其实596炸响不到两个月,美国人就推测到了邓稼先会是重要参与人之一。+ n: U0 Q; A* L8 B4 l
! q" _, G, V2 F( |
20. 苏联专家来讲课,要求只能让宋任穷、钱三强等四五个人听,发现有人记笔记。这位专家要求销毁笔记,宋任穷多精明一人,立刻把话头接过去要求负责销毁。后来这笔记被一群两弹元勋们研究过,一致认为这是真经。另一个印证是这个专家很快就被召回苏联,临走前手指天空、含泪不语。
$ S1 u" `6 @4 d; u% h8 n/ X: e& G( a" @: V  \
21. 程开甲非常固执,曾经和海森堡争得天昏地暗,以至于泡利当裁判都解决不了。
. @' G1 Y$ \* M0 d, R1 I$ e' D# u3 R
22. 程开甲曾经在食堂用筷子在餐桌上演算,问题是您老人家不能蘸别人碗里的菜汤啊!
. `# ?  h: H0 O) R1 l0 X) Q! y# n( r1 q" K: \- w
23. 彭桓武负责给邓稼先他们的计算把关。他曾经有十几套西服,从来不洗,编上号每天轮换着穿。
) i. A- E  U5 a& a
4 o; N" D) f% g5 d! G24. 彭桓武当上副院长之后,边走路边考虑问题,他那脏不拉几的西服和西服里的钞票引起了警察的怀疑,然后他老人家在派出所喝了半天茶才反应过来自己是在被审讯,还是李觉少将打电话把他要出来的。
& n3 ^8 q: g: |% I, v+ x1 J4 l
% G$ s. M4 S' L* Q25. 彭桓武有个学生叫周光召。程开甲和彭桓武是师兄弟。程开甲写了一块半还多黑板的方程,让周光召一小块黑板给他推翻了,还让彭桓武出来评判。
4 }, g( A7 q7 H! v6 O. y9 f* u3 M  C) y3 W. B  e0 E$ P, ?( `
26. 苏联专家曾经留下一个错误的数据,郭永怀、王淦昌、彭桓武来回算了八次,都进了死胡同。最后是邓稼先提出、周光召验证。当时他们俩在30出头,那三位是他们的老师辈的,王淦昌资格更老一些。9 U! r& n+ s0 v9 x- t7 w# C

) J3 n. W% p! a8 Q5 j1 g27. 金银滩上原子科学城。李觉少将一来就发现一批好房子被分配给了领导,有些年轻的科学家不得不住地窝铺,随后搬上自己的铺盖到最冷的地窝铺去了,住到离任。MD有时候也好不到哪里,洛斯阿拉莫斯的某个冬天三十个大兵曾经每人每天只有一桶水,冲厕所都要统筹使用,而且因为保密不能晋升。这群大兵里面只有一个人不抱怨,他叫大卫格林格拉斯,苏联著名核武器间谍。, x9 E1 g: a" G; o" V
! ]6 B/ }5 T: @4 R3 N  `: `0 R8 v
28. 原公浦负责车原子弹核心,质检员就是自己老婆。第一刀合格,当场老婆奖励一吻,在场压阵的副部长命令“所有人闭眼静坐一刻钟”。切削一次成型,原师傅的爱人还没记完数据就晕过去了。于是丈夫抱着妻子坐着副部长的车回家去了。" A( R8 }, R. k, s7 n

7 P* G& h* Q) ?- J0 S9 L" P, L: n2 ^' e29. 于敏研究氢弹时候入迷,老婆让他去看病。到了医院护士不收他,因为他把老婆的病历带来了。
; T  _6 A; l+ u; p- X
6 z/ c* ^4 \2 [; z30. 于敏解密前以普通学者身份和美国专家交流。有个美国科学家说:“那个站在墙角,左手插在裤袋里的科学家很了不起。给他一个研究所,配两三个助手,一定会创造震惊世界的成就。”英雄惜英雄。9 ~8 H+ g" J/ g3 X. m- E1 a
# }  B% f; ^1 W# C; K' u& p" h
31. 于敏算出氢弹原理,邓稼先察觉到政治气氛不对,立刻去说服了刘西尧。刘部长立刻向总理汇报,终于赶在政治环境大变化前让氢弹的这个工程走上了正轨。
9 O& Q; b$ L% N- B3 C( F- O$ L4 D- _4 a3 `6 v9 K6 V
32. 21基地有座桥,建成后载重车队怕桥不结实不敢过,桥的设计者于是就站在桥墩边上,对着司机喊“开过去,从我的肩头开过去。”
9 d) q& ~5 x8 K) x$ q  p! o* T
作者: 雪个    时间: 2012-5-9 05:12
一些纯粹的人。。。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2-5-9 07:32
雪个 发表于 2012-5-9 05:12
4 Y. E7 H4 q/ }5 c8 I: q" u一些纯粹的人。。。
# V/ V( ^9 R: R8 ]/ ?* o
现在这个急匆匆而浮躁的时代,做个纯粹的人更加不易。
作者: 一无所之    时间: 2012-5-9 09:22
真是让人眼眶湿润的人啊~~~
作者: 爱思伯爵    时间: 2012-5-9 13:18
民族英雄!
作者: 老杨    时间: 2012-5-9 15:34
好奇 那个年头ibm有大型机吗?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2-5-9 15:39
老杨 发表于 2012-5-9 15:34 , Q/ v& M& X# K) u* Y- y
好奇 那个年头ibm有大型机吗?

6 k# x: V6 i6 k4 w6 W! Z% [有,按个头算
作者: PenPen    时间: 2012-5-9 17:00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2-5-9 15:39
- m7 d: V" W) y  u9 r/ i+ x有,按个头算
7. 奥本海默是美国原子弹的核心人物,但是他的婚外女友却是一个共产主义者,而他家的女仆是个德国人。
9 q, n& n3 y3 H, u! a
他估计会被麦卡锡折磨得很惨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2-5-9 17:15
PenPen 发表于 2012-5-9 17:00 : O: j& f: x( O6 d$ z4 W  J7 k0 k7 q+ H
他估计会被麦卡锡折磨得很惨
6 K6 F. W" W5 c' P
是。奥本海默曾经吐槽:“如果监视他的费用分出一小部分给他,那么他早就成了百万富翁了。
作者: 荆棘探兴    时间: 2012-5-9 17:48
脊梁。               
作者: 就爱抬杠    时间: 2012-5-9 21:28
邓稼先死的太早了
作者: 机器猫    时间: 2012-5-10 06:13

作者: 路人癸    时间: 2012-5-11 19:55
这个基斯塔科夫斯基是叛逃吗?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2-5-11 23:43
路人癸 发表于 2012-5-11 19:55
" U  V3 k, `( V5 c- \- K" u! v# W这个基斯塔科夫斯基是叛逃吗?
1 g& w" K8 R! h) H8 B' g5 f
不是,他是乌克兰人,一直在和红军战斗,然后战斗到了集中营,再然后逃跑去了德国,读书后去了美国,然后一路高升成了总统顾问。1 K" G5 T2 A4 B3 L
& f4 N! D- R0 i, f5 o3 A* ^, h9 |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经历安插个间谍也是正常的。7 f' {' v* {+ X: S) H

. M6 o/ R; J9 J4 \  T) Q
作者: 蓦然回首    时间: 2012-5-12 14:38
敬佩啊
作者: 大黑蚊子    时间: 2012-5-12 21:59
老杨 发表于 2012-5-9 15:34 4 Y. A& V1 k$ W
好奇 那个年头ibm有大型机吗?
9 [8 u. L: q% m# D8 B; z9 C
那时候估计是个计算机都是大型机~
作者: 老杨    时间: 2012-5-12 22:02
大黑蚊子 发表于 2012-5-12 21:59
. F" r3 i' x* K4 k$ O那时候估计是个计算机都是大型机~
9 z( e2 h- E, z+ x
哈哈 这话说的
作者: 大黑蚊子    时间: 2012-5-12 22:05
我上初中的时候看过一套书,好像叫中国杰出科学家,有邓稼先、林巧稚、竺可桢等。! {0 o/ [, p% C
邓稼先部分里面跟马甲在这里说的差不多~
, }7 f: O7 N. v% Y# Z" p
% V! X1 Y6 D; l8 a* ?+ W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2-5-12 22:35
老杨 发表于 2012-5-9 02:34 . @7 g6 V; U- B% g5 y- ^
好奇 那个年头ibm有大型机吗?

6 g! q6 V' q; ?/ t4 k4 R有,有一堵墙那么大,计算能力就不要跟现在的手机比了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2-5-13 12:21
大黑蚊子 发表于 2012-5-12 22:05 / y- S$ p0 S/ @$ C6 D
我上初中的时候看过一套书,好像叫中国杰出科学家,有邓稼先、林巧稚、竺可桢等。
: f  f$ h! _1 ], X邓稼先部分里面跟马甲在 ...

& ?: v9 h7 U+ Q% a: s1 ~6 F( x) K: L他们这些人,什么事情能公开,都是审查过的。所以看到的差不多0 i; Q6 {* Z# |5 X! b
" i) W3 Q' Z. J
不过邓稼先那张小纸条,在电视上公开倒是很奇怪,按说最少30年。也许在2010年的时候有些东西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作者: 冷原子    时间: 2012-5-13 13:31
本帖最后由 冷原子 于 2012-5-13 21:23 编辑 " ]- H" O/ r) `/ O! m/ t- a
26. 苏联专家曾经留下一个错误的数据,郭永怀、王淦昌、彭桓武来回算了八次,都进了死胡同。最后是邓稼先提出、周光召验证。当时他们俩在30出头,那三位是他们的老师辈的,王淦昌资格更老一些。
: z7 u- Y% ]$ N$ i# \0 I
( M; I# a7 o7 v; r" V* A
据我了解,这个计算应该先后进行了9次,而不是8次。“9次计算”是中国原子弹理论设计中的关键性战役。我印象中,邓稼先本人也是这9次计算的主要直接领导者之一,彭桓武先生主要是做指导。王淦昌在原子弹的制造中主要负责常规炸药的部分,我个人推测,应该没有参加主要针对核反应过程的“9次计算”。郭永怀先生的具体贡献和作用我不是特别清楚。8 M1 G+ X/ y, z* T$ r/ e" g% a

- L' d! \$ H, O# g之所以要进行9次计算,是因为苏联专家讲课(应该就是给钱三强等人讲的那次大课)时提到,原子弹爆炸后某个时刻会达到400万个大气压,但我们总是算不出来,所以前后算了9次。周光召回国后,出任理论室副主任。他(而不是邓稼先)提出苏联专家留下的数据可能是错的,并且提出用最大功原理可以验证这一点。在彭桓武先生的支持下,理论室做了相应的数值计算,确认这个数据确实是错的,于是之前9次计算,以及与之相关的理论模型,其正确性得到了肯定。也就是说,我们就此拿出了原子弹的可靠的详细设计图。另外,根据《596秘史》一书对当事人的采访,似乎苏联专家并非有意的留下错误数据。那个数据可能是计算机蒙特卡罗计算的一些偶然误差导致的。; Q# _* T4 a$ B  |& f
5 `; R0 R& W+ q) v0 V
总之,质疑苏联专家的数据,并且,更为重要的,提出用简单的最大功计算验证这个质疑,这应该是周光召的贡献,而非周邓二人共同的突破。如果说在杜伯纳关于螺旋态的理论工作使周光召在纯理论物理方面一炮走红,那么这个贡献就堪称周先生在核武器研制方面的成名之作。
" u6 y* r0 H; g# A1 G) Z0 k* y+ G8 K! z( }9 p2 t
请看何祚庥先生的生动回忆:6 P8 n! t- f; v  S# b! g
9 \7 u1 V( b2 _; `- a% T5 i
我们在做原子弹的理论工作时,曾花了很大的气力来探索原子弹的爆炸原理。那时有一个可供参考的A039文件。这一A039文件是当年有一位苏联专家大致地讲了一个原子弹的教学模型。这个教学模型是在核工业部给部长们讲课时讲的,部长们有钱三强在内。当时苏联的专家讲得很快,讲了个大概的观念,非常要紧是给了个图,在图上有一些标记。其中标记之一,就是当冲击波到了某个位置,其相应的压力是多大。这个图是当时在场的人,特别是钱三强教授记录下来的,事后由朱光亚根据记录整理出来的这样一个材料。当然这是绝密文件。图上曾指出在某个位置上的冲击波,其压力差不多约有400万个大气压力。因为这是个教学模型,所以首先要对这一图形所显示的原子弹的原理进行透彻的研究,亦即设法从理论上计算出这个教学模型所给出的这些结果。很遗憾,当人们做了大量的计算后,在图上所定的位置上,这一400万大气压力就是达不到!这就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虽然当时人们作了大量的理论工作,但人们所作的计算,究竟对不对?是不是里面有原则上疏漏?我们有许多人反复核查其中的计算,看不出有什么不对,觉得都对。那么为什么不能重复苏联的结果呢?是不是有某些因素没有考虑到,或者考虑得不周全?曾做过种种的尝试,都解释不了。这时光召同志提出一个想法,很有可能是苏联专家随意点错了位置。因为这些数据,当时是凭记忆记下来的,在某个位置写上400万的大气压力,未必是对的。因此他就从这个思路去做。这个思路怎么做呢?他想了个办法,叫做“最大功”的方法。光召同志构造了个理想模型,如果某一理想的“原子弹”在受冲击波压缩的过程中,没有任何耗散,而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它们最大可能所做的功是多少?因为任何热转化为功,总不能超越热力学第二定律。光召同志按照这种思维模式,就可以构造一个简化模型,这个简化模型不是实际的,但可以估算它最大可能做的最大功。光召同志提出这个设想后,未想到却遭遇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反对的人认为这是个毫无意义的工作,是不可能的,做出来一定是苏联人对,一定大于苏联人的结果,没有意义。光召同志的想法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想法,但是反对的声浪很高,包括一些前辈。前辈们的反对,使光召同志也不能不考虑这些反对意见。因为这牵扯到计算机时间使用的分配。能不能做这件事情还需要一些批准手续。这时周光召同志就找到了彭先生,彭先生全力支持。他说如果你不能做,我来倡议做这件事情。因此由彭先生出面倡议做这件事情,实际上是周光召去做。正是在彭先生的支持下,周光召做了非常重要的工作——最大功。因为这个工作是个理想模型,当然做得比较严格,也没有什么可批评的地方。但是这个最大功做出来后,也达不到在某个位置上的400万大气压力!所以光召同志就用了这种严格的科学方法,确实证明了苏联专家给的这个教学模型,其随手画的图,还是可能有一定的问题。这件事情澄清了很多混乱的思想,也使得我们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开展。光召同志的工作贡献是很重要的,但首先得益于彭先生高瞻远瞩的大力支持。

' b9 m" I8 ^* \, b) p; P, C" Y3 `( G1 u0 @) n+ k' v4 _

作者: 冷原子    时间: 2012-5-13 13:37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2-5-13 12:21 " q+ j% ]. A2 P: j. E
他们这些人,什么事情能公开,都是审查过的。所以看到的差不多
" c8 a; j; a# A  d
" i; J! K1 L5 f+ W! D" |不过邓稼先那张小纸条,在电视上公开倒是 ...
  Q. i/ f5 o4 J( |% q3 h0 I. p
这个小纸条是怎么回事啊?
作者: 道可道    时间: 2012-5-16 13:13
这个桥墩的设计者是哪位?有魄力!( I/ B+ y5 X4 N! k0 |* l
看看这里写的杨振宁和邓稼先的八卦,对比一下自己网上查的,俺找的网材还是靠谱的,哈哈。
作者: 老芒    时间: 2012-5-16 19:17
邓稼先可惜了。
作者: 包子    时间: 2012-5-31 12:27
20. 苏联专家来讲课,要求只能让宋任穷、钱三强等四五个人听,发现有人记笔记。这位专家要求销毁笔记,宋任穷多精明一人,立刻把话头接过去要求负责销毁。后来这笔记被一群两弹元勋们研究过,一致认为这是真经。另一个印证是这个专家很快就被召回苏联,临走前手指天空、含泪不语
& r  ~. i' D( R7 ~- w
/ [+ k* T- T$ D# A- V- D0 e' \/ c
宋任穷又听不懂,跟这里凑啥热闹。
作者: 坚持到底    时间: 2012-7-18 05:47
英雄啊。都是民族英雄。
作者: 虎痴    时间: 2012-7-19 09:12
都是大牛啊,可惜走的早!
作者: dragonnj    时间: 2012-8-17 10:46
都是一群纯粹的奉献者,敬仰
作者: 湖绿    时间: 2012-8-17 22:31
大牛多数累死的.
作者: 天启灵鸟    时间: 2012-8-25 18:31
好文赞赞赞
作者: 河北曲阳人    时间: 2012-8-28 20:01
高山仰止呀
作者: pla11    时间: 2016-1-14 22:17
敬礼!!!!!!!!
作者: njyd    时间: 2016-1-15 01:43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2-5-12 22:354 f4 j% f: s& k! G0 {' {6 H  f
有,有一堵墙那么大,计算能力就不要跟现在的手机比了
2 R# O- }- E  ~6 Q% l- G0 |
据说现在手机的计算能力比当年下败国际象棋冠军的深蓝都强。
作者: leekai    时间: 2016-1-15 08:24
敬仰!
作者: 五月    时间: 2016-1-15 08:54

& y6 |$ ~( R4 f5 {" @& c带泪的微笑
0 ^& U, D0 l( ^" _6 X7 w. {/ a+ Z
0 s3 r8 T+ Y  e5 q; m$ D* P  n

+ A; u; O: B2 P7 ?$ S( S
作者: 马鹿    时间: 2016-1-15 08:59
就爱抬杠 发表于 2012-5-9 08:28
4 Y4 F. c4 T. K1 q5 l# x邓稼先死的太早了

' {% c8 I! ^( q郭永怀去世的更可惜,飞机失事, 他和警卫抱在一起, 把资料放两人中间,就是为了保存资料
作者: 雨楼    时间: 2016-1-15 10:15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2-5-12 23:21
6 ]9 O$ `0 r# H( {他们这些人,什么事情能公开,都是审查过的。所以看到的差不多
& _/ F% V) u- [* h( A# A# k: N' k
不过邓稼先那张小纸条,在电视上公开倒是 ...

+ Z) }' v, e; y( k7 o& F1996年7月29号,邓稼先逝世十周年纪念日,中国进行了最后一次核试验。
/ ]! m" v6 U. [5 W3 z5 M: U第二天,中国向全世界宣布,暂停核试验。( h$ }. U5 x" a
+ h" R4 T* \( T! Y1 R* H
捷报飞来当纸钱。。。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