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法律和IT [打印本页]

作者: 就爱抬杠    时间: 2012-4-11 16:00
标题: 法律和IT
这个题目有点怪异,但确实有些关系。

若干年前,当我还在写程序,而且也在考律考的时候,就有些感触。

当时一个律师朋友知道我想利用业余的几个月时间看看书就考过,跟我说这不大可能。他说有的法律专业的考好几次都不过,你业余看看怎么能过?

其实我大概用了四个月的时间,下班回家看看,一次就过了。

法律其实和程序有点像。一个事情进入法律程序,就真的是进了一个模拟程序,到哪里都有法条规定,无非也是判断,循环,查参数表,赋值,输出等等。

律考考什么呢?当然有不少正常题,也有很多混淆概念的题。出题者会专门挑那种法条和日常生活概念相违背的情况出题,看看你是凭感觉,还是按法条。所以,律考当然要靠背诵,但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严格的说,就是一种“僵化”思维。

凭日常经验和感觉你就错了,看法条字面怎么说你就对了。考试考的就是这些犄角格拉的地方。


写程序也是一样,你想让计算机干这个,它非输出那个。这时候,你就得忘掉你的感觉和期望,按着程序一行行走,才知道自己哪里错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法律其实就是让这个社会正常运转的“程序”,你得让所有人理解都一致。如果理解不一致的地方,解释的程序和步骤也得一致,尽可能排除当事人的主观认识以及不同社会环境的影响。否则就会造成不公平。通常情况下,宁肯牺牲可读性也得保证理解的一致性。

对于计算机来说,当然不存在程序可读性的问题。能编译,就可读。

作者: 胖子    时间: 2012-4-12 15:26
深表赞同。

法律条文就和理工科定理一样,前置条件是关键。
作者: 不爱吱声    时间: 2012-4-12 15:34
这里搞法律的很多,怎么大家都不吱声呢.

我不懂法律,不过看你这篇文章,想想把法律和程序类比觉得有些地方还有道理的呢.
比如:
钻法律漏洞 <=> 找程序bug

就真的是进了一个模拟程序,到哪里都有法条规定,无非也是判断,循环,查参数表,赋值,输出等等。

这个有点类似于结构化的程序
作者: 明月回春    时间: 2012-4-12 21:38
法律的编制和运行是两回事。
而一个社会的混乱往往是阿达民频繁的非法操作造成的。
作者: 机器猫    时间: 2012-4-13 02:18
说起来还真是那么回事哈
作者: 爱思伯爵    时间: 2012-4-24 07:43
律考考什么呢?当然有不少正常题,也有很多混淆概念的题。出题者会专门挑那种法条和日常生活概念相违背的情况出题,看看你是凭感觉,还是按法条。所以,律考当然要靠背诵,但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严格的说,就是一种“僵化”思维。
凭日常经验和感觉你就错了,看法条字面怎么说你就对了。考试考的就是这些犄角格拉的地方。

告诉准备律考的朋友
作者: 飞马萧    时间: 2012-4-28 00:30
我知道的情况也是非法律专业毕业的考生比专业出身的一次通过率更高。包括研究生(非法律硕士)、博士生有很多也不能一次通过。

我觉得,是专业出身的考生考虑太多所致。平常训练了一个问题多角度看,多从旁立场分析,想无数的可能性。结果,遇到选择题为主的司法考试,就抓狂了。
作者: 就爱抬杠    时间: 2012-5-1 06:28
飞马萧 发表于 2012-4-28 00:30
我知道的情况也是非法律专业毕业的考生比专业出身的一次通过率更高。包括研究生(非法律硕士)、博士生有很 ...

如果一种考试,总是非专业比专业通过率还高,那么不是考试有问题,就是教学有问题。当然,这里还要考虑非专业的有能力的才来,专业的必须来的因素。

我个人的体会,还是思维方式问题。因为可能性再多,最后也要落到法条的应用上。这时分辨不清,主要还是思维方式不对头
作者: keith819    时间: 2012-5-1 08:29
法律在判断犯罪构成时,需要严密的思辨,机器做不了的
作者: 老土拨鼠    时间: 2012-5-1 17:55
it男真多
作者: bjinjin    时间: 2012-5-11 10:01
心有戚戚焉,编程的逻辑是严格的,律考仅就文字面上来理解也一样,但在实际应用中,两者所展示的外在表现都是多姿多采的。
作者: 满身风雨    时间: 2012-5-11 12:04
好文啊。
作者: nimenkanne    时间: 2012-5-11 15:43
思维还是真是有相通的地方
就严格按照 if else走呗~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