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漫谈CRM(二):被误读的流程银行 [打印本页]

作者: 河蚌    时间: 2012-3-10 22:27
标题: 漫谈CRM(二):被误读的流程银行
      现在银行改革领域,谈得最多的是两个概念,一个是以“客户”为中心,另一个则是流程银行。而有很多观点,甚至将这两个混为一谈,认为流程银行就是以“客户”为中心重新打造银行组织。但俺认为,这一种最重大的误读。' n1 Y/ }- C! F9 N
      流程银行的核心不是客户,而是产品。与之相应,银行的业务核心,不是客户,也是产品。银行是企业,企业的运作核心,不是“客户想什么我们卖什么”,而是“强化自己的核心产品,向固定的市场推出我们的产品”。所有的将以“客户”为中心,作为流程银行的本质的说法,都是经不起实践的推敲的。
% O" C3 q0 f/ Z0 Z  b2 w% [       所谓流程银行,实际就是生产线技术在银行业务的应用。所以,不要人云亦云地说什么,以前的银行是“部门银行“,现在的银行要做”流程银行”,这是个完全错误的说法。部门是任何企业的基本组织单元,无论是不是流程银行,银行都要按“部门”来建立组织架构。: `3 Z3 c/ J2 o# R- D- k
      实际上,与“流程银行”相对应的,是“条线银行”(或者称为条块银行),所谓条线,是银行中以业务来归纳的一系列部门。由于银行近二十年的业务迅速扩张,实际上,银行的组织结构一直是被动的去适应业务发展,即每增加一种新的业务,就会组建相应的新部门去管理,这一部门自总行到网点都会体现出来,从而形成明显的条线特征,即各条线相对独立,各自办各自的业务。  _) ]" s8 l$ B  P) v: v$ u, n
      在现行的银行部门设置中,可以看出明显的业务分割特征,比如现有部门包括有电子银行部(主管ATM、POS等电子业务)、网银部、信用卡部、个人银行部、公司业务部、房地产信贷部、国际业务部、资金运营部(主管票据)、投资部(主管债券投资)、信贷部等。
4 z8 O4 @- {1 ^) k      部门按业务来设置,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各业务之间,都是独立运作,从客户营销到业务办理到审批、审核,各部门都要设置岗位,从而形成大而全、小而全的局面。实际上,无论是客户营销,还是后台审批,其实都可以由统一的一批人来完成,而不需要各业务部单位设岗。而即使业务办理,实际上,也可以合并。1 I  R8 ]. E. E  m& V  ~4 o
      其实,流程银行,就是因为上述的部门分割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让银行管理者觉得,应该打破上述的条块分割,以产品为核心,去分析每一个金融产品的办理过程,在精细化每一种产品办理流程的基础上,对银行的部门、岗位进行重新设置,从而达到银行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解决方案。$ `: g+ G# o* @' s0 s9 r3 u6 b' A( _
      而在流程银行的分析归纳中,最显而易见的合并领域,就是客户营销领域,在银行现在的营销客户经理中,存在着严重的划地为牢,比如客户经理分为对公、对私、信用卡、票据等多个职责类别,而每个职责的客户经理只能去管其职权范围内的业务。: k! b/ g8 E# _9 V! A
      因此,银行在客户营销领域的改革,也是银行经营体制改革的重头戏,而在这一领域里,最大的理念,就是变以“业务”为中心为以“客户”为中心。虽然营销是企业的生命线,但营销领域的以“客户”为中心,决不代表银行整体是以“客户”为中心的。
' s8 a7 [+ C, k4 L7 D  F      国内银行界最大的问题,就是已经搞不清楚银行是一个企业,而银行的经营应该以企业为目标模式,可惜大家更多是听国外专家的忽悠,而且,这些忽悠的专家还不是银行业务专家,而是IT咨询专家。
作者: 就爱抬杠    时间: 2012-3-11 17:27
流程银行是个大概念,应用起来恐怕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个人认为,所谓“以客户为中心”自然是梳理为客户服务的那部分流程。即使我看到的流程银行资料,也没有说全部都要面向服务客户的。当然这方面我是外行。我作为企业的IT,面向我的客户服务的部分,我们是肯定要按照“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来重新梳理的,而我们后台怎么去管我们自己的主机数据库,这和客户自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和要向客户提供的服务水平有很大关系,起码我得能说清楚。所以,间接的来说,也可以说是按照“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来改进。除非像银行,从持续性上来讲,基本不用考虑服务水平和成本的关系问题,直接提供最高水平就是了。
作者: 河蚌    时间: 2012-3-11 20:05
就爱抬杠 发表于 2012-3-11 17:27
( V7 T1 K  x" x3 V  b- t; s7 v流程银行是个大概念,应用起来恐怕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个人认为,所谓“以客户为中心”自然是梳理为客户 ...

# d7 c0 t1 I8 E. h( G      呵呵,现在特别希望能有人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这篇其实是由你的那篇IT管理中提到的概念而由感而发写成的,写得很零散,主要是想谈一下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路。
# |+ ~; y1 g& G8 H9 D' [      流程银行,是现在银行IT建设中一个很热的话题,说什么样的都有,我也收集了一堆的方案,一有机会还会和银行里的人讨论这个问题。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方案,还是银行内部的人,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其实一开始,我都不明白“流程银行”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因为不同的公司方案里面,有不同的说法,但这些说法却十分可疑,因为都只是说某个侧面,而且还有买私货的嫌疑。
1 `8 j4 |6 u9 {% X" K% Y+ A7 W/ o      研究时间长了,才明白,到底流程银行是个什么概念,而且明白银行到底要用“流程银行”来做什么。其实就是想从银行的全局角度,对所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该优化的优化,该合并的合并,通过这种思路完成银行的业务流程的再造。
& j- Z* p0 _$ P+ u      在我看来,“流程银行”并不应该是科技的概念,就象平衡积分卡、巴塞尔协议一样,都是银行业务的范畴,是银行总体管理体系再造的范畴。它们的实行,应该成立超越于部门的专门的委员会来负责相关的实施细节。只是大多数银行的业务管理层,对上述的概念并没有深入的了解,而科技部门则是与外界新知识接触最多的部门,因此将此任务交给科技来解决。这也就是我说的,科技部门在银行(大企业中)定位的改变。
$ ?! L8 i# r: K( k6 J      但,科技部门接受了这个任务,就应该脱开科技的视角,而要用业务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而什么是业务视角,其实就是说,如果业务流程中,完全去掉IT技术(主要是网络),应该如何开展。应该说,在你的回复中,可以看出明显的科技视角,将流程分为“客户服务”(前台的)和“主机管理”(后台的)两部分。而如果我们真正按业务视角去看,科技应该是透明的,也就说“客户服务”是有的,“主机管理”是没有的。
3 b% h5 o  q5 e      基于业务视角,其实也有前台的和后台的区分,前台仍然是“客户服务”,后台则是“业务运营支撑“。而如果从通用的企业生产运营的角度来看,则所有的企业流程,都可以分为进货、生产、库存、销售四个环节。其实银行也可以看作一个特殊的企业,只是在它的生产流程中,跑的都是钱,因此,相对于实体企业,每一种产品都比较简单,但同时,相对于实体企业,它可以有多得多的产品。3 {7 L% f/ v3 c
      银行与实体企业的这种区别,现在也已经明确化了,这就是现在已经被广为人知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区别。作为虚拟经济的代表,银行实际上是通过不断变化出的金融产品来获取利润的,而这种产品创造的轻易性,造成的一个错觉就是认为,银行可以按照“客户想什么我们做什么”来经营,这就是以“客户”为中心概念的由来,而不必遵从“我们有什么就去卖什么”这一实体企业的概念,后者的概念实际上是以“产品”为中心的。
+ G: _$ V# D; A  ^* @      流程银行,其实就是梳理银行的整体业务运营流程,由于银行产品的虚拟化成分很重,金融产品更多是某种基础概念的衍生,并无核心技术来支撑,因此造成了银行经营中“客户”因素十分强大,甚至压倒了“产品”因素。这也就让很多人认为,银行的业务流程应该以“客户”为中心来规划。但我们必须明确的知道,虽然银行单个金融产品经营中,“客户”因素很强大,但如果将银行所有的产品综合考虑,就会发现,其实“产品”因素仍然占有绝对的比重,这从银行的后台并不临客的业务支撑人员(有时称为业务内勤)的数量就可以看出来。
0 I1 p3 v0 `' ~2 r' ]      因此,如果按“客户”为中心来梳理银行流程,只会造成银行业务流程重组的偏离,因为客户在银行的业务流程中的某些环节是缺失的。而以产品为视角来梳理流程,则会发现对产品的运作贯穿了业务流程的始终,采用这种方式,更能够完成流程中各工序的归纳和组合。
! u( q% G  H5 Z" ?8 ~# ?      而“客户”因素占主导的,则是银行总体业务流程中的销售环节(再加进货环节),也就是所谓的企业的对外营销环节。对于这一部分的梳理,其实可以理解为将客户当作一种特殊的产品,对其进行有效的加工的过程,由潜在客户变成VIP的过程。此部分主要采用客户生命周期理论,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客户关系管理。# f: m! c3 ^0 @9 |
      上述的内容,是最近研究的一些心得,还不成体系,比较零乱,希望能够一起来讨论,将此部分变得更为清晰一些。
  D) P$ c! V4 Y$ }! P8 O0 n5 o
作者: 胖子    时间: 2012-3-12 14:51
河蚌 发表于 2012-3-11 20:05 2 P/ x# ^5 H6 U7 }, }3 a6 f% V) s6 H
呵呵,现在特别希望能有人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这篇其实是由你的那篇IT管理中提到的概念而由感而发 ...
9 ]4 o. t# m5 w0 F
蚌兄此论可谓高屋建瓴,很精彩!! _! }, z) G4 y3 c2 t, D# a8 t, j+ X3 _
) u$ `1 {* \" o1 l
也来和一下自己的看法6 L, l* }; M8 [; U8 k; T" A

/ D- i- F7 Y! o  M前两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多企业都把着眼点从业务扩张转移到业务流程再造(BPR),在进货、生产、库存、销售几个环节中,每一个环节都是深挖的对象。甚至,某些很强势的企业,还可以把这一活动扩展到整个产业链。
' H2 X- ?/ {4 G1 I+ Y/ v
- Z4 x. G) b* S' f在这个大背景下,出现了很有意思的现象:无论是仓储物流、财务、还是生产,每个环节的优化都至少有一个落脚点是对IT系统进行enhance;而且,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IT部门会逐渐成为项目的协调者和实际推动者。% P$ X; @1 Y, z- z' i
0 t7 F8 I8 w  c3 z! l
究其原因,一点浅见如下:# V) ^& s4 l( `
1、企业内部环环相扣的业务活动中,业务部门难逃各自为政的思维局限,组织壁垒也是强力阻碍。而IT&IS,恰恰是每个内部利益团体的结合点;3 L0 X9 x( ^0 F( m1 Q* u
2、另一方面,从实际的业务操作来说,负责业务支持的IT工程师很可能比用户部门的员工更懂具体业务间的内在联系----比如一个优秀的SAP工程师几乎能胜任财务、采购、仓储各种岗位,具有全局观。. C7 z0 z% H  h9 q4 b% t2 u
3、无论是内部支持团队还是外部服务商,IT部门总是超然于传统业务组织的,没有直接的利益竞争。  X. D! p2 m1 O8 b

作者: 河蚌    时间: 2012-3-12 15:14
胖子 发表于 2012-3-12 14:51 8 V0 q! S' f% T% P0 O3 B
蚌兄此论可谓高屋建瓴,很精彩!
8 y* A) Y; p. x- W, C* R# @7 A. w7 N& Q0 h$ B% e  T0 ?$ |
也来和一下自己的看法

+ d; E: F. i! z' m      确实如胖兄所说,由IT科技部门进行流程再造规划,似乎是唯一的选择,因为它是唯一的了解业务同时又与部门利益无关的部门。+ |+ Z/ @7 ?1 G3 i5 S/ L+ q
      但现在在实际执行上仍然是一个困局,就是正因为IT部门超越于业务领域,所以,IT部门的话,也没有人听,没有人去当真,IT部门在会上谈规划,业务部门会以各种实际的问题来进行质询。IT部门的员工,虽然对流程很熟悉,但是对于实务并不熟悉。
" e/ Q  a2 f, G$ [+ @; a      这个可以举一个银行的简单的例子,比如银行汇兑,科技人员可以讲明白,每一步是怎么走的,但是当问到这个汇兑的帐,要走什么科目时,大多数都会傻眼。这就是两个不同口径的部门的工作性质的不同所造成的。3 P) l  Q2 |  C) `0 b
      但,不管怎么说,这总是一条路子。企业的整体流程再造本来就是一个十分困难十分困难的系统工程,但不管怎么难,总是要往前走的,即使步子小,只要知道,我们在正确的方向上,那就足够了。* {. v- B4 _+ }8 n) p. |  T# ?* K
      我觉得,要想让这件事情进展下去,不单要IT部门参与,更要IT部门摆正自己的位置,将自己当作一个战略规划部门来看待,同时加强与业务部门的交流。这个方面,我在答“就爱抬杠”兄的《运维管理杂谈二--什么是客户》时,谈了自己对于IT科技部门与业务部门间关系的一些看法。
, [! I9 e6 U& Q4 k( J5 u
作者: 胖子    时间: 2012-3-12 15:33
河蚌 发表于 2012-3-12 15:14 / A* Q- M1 n% J
确实如胖兄所说,由IT科技部门进行流程再造规划,似乎是唯一的选择,因为它是唯一的了解业务同时又 ...

5 ^& J) W* H. d9 b# k8 Q没错!我们的讨论都是在比较理想的情况下,且从IT从业者的视角;蚌兄指出的问题,已涉及到企业管理运营和文化制度建设层面了。
: _. B; q$ B4 ?+ Z' \* S
9 {' `+ x% x+ X9 h知道了正确的道路,就需要强有力的推动。  W6 B* w, P+ k2 F" {- G3 y; n1 w
好在BPR项目通常都是至上而下的层层指标分派,业务部门迫于压力多少也会配合。当然,一个灵活且具有话语权CIO是能大幅提高最终实施效果的。
作者: jerrod    时间: 2012-3-13 16:10
crm对于操盘手就是臭狗屎,个人见解。啊哈。
  l: `1 y# l; s0 V2 F8 W0 `& r$ ?: j, S
crm对于企业来说,不了解,反正天上全是牛在飞。# u+ W3 ]  l5 E+ k5 c5 Q

2 l8 p1 w+ R$ X4 [crm对于券商,不得不怀疑是利益输送,而且存在风险隐患。
' N- Y7 K: \# d& G- P. g0 N/ C) U* ]) }$ y2 `8 k" x
以上为个人见解。勿拍。
作者: 河蚌    时间: 2012-3-13 16:22
本帖最后由 河蚌 于 2012-3-13 16:23 编辑
; B; x6 i3 K) r0 _3 \. h
jerrod 发表于 2012-3-13 16:10 $ p0 m$ o; I# P0 ~
crm对于操盘手就是臭狗屎,个人见解。啊哈。
0 Q- I( m# e2 f! P0 q: o# d$ f- T  |4 u/ [4 n7 i/ p
crm对于企业来说,不了解,反正天上全是牛在飞。
& X# j9 N" N4 D  T& }' o
5 a: {6 z+ J6 j# E! b, T
      除了第二句明白外,其余的都不明白。操盘手用CRM干什么,还有券商用CRM干什么。对于第二句,那么就得这么说,不管天上是不是有牛在飞,但CRM是实实在在的需要。我们在研究生院里,就是希望每个人说出自己的心得,哪怕是不成熟的也一样可以讲。研究研究,就是不要对一个东西只下结论,而不讲任何理由。
; r3 a1 [" E, i/ ~) Y      一个大型企业,不去分析自己的客户,不去管理好自己的客户营销流程,那么这个企业就是一种家长制+个人控制的企业,如果换一个不强势的领导,那么就会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虽然这种全面的分析很难,但就因为需要,所以我们才要去一步步地去做,做出实绩来,在实践中总结,然后再进一步前进。
. n' [! v* j) l4 d) d2 b      只要自己想做一件事情,觉得这件事情有意义,就不要管外界的环境如何,也不要管别人做的是不是对的。成功是做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 V* |; C1 i- @7 |9 D: f. s9 H
      在这个世界上,喷一件事情,是最容易的事情,这个世界上也最不缺少批评者。但当你不加思索的喷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也许失去了因此而锻炼的机会。而当你不加思索的喷所有事情时,那,我想,一个人也许会永远失去前进的动力。
; L3 ~! P9 H7 m8 g7 T0 _
作者: jerrod    时间: 2012-3-13 16:43
本帖最后由 jerrod 于 2012-3-13 16:46 编辑
2 j5 T0 Z$ H1 n4 Q8 F4 V; l- v% B' C
河蚌 发表于 2012-3-13 16:22 ( P$ ^1 k7 J6 F  Z8 L% q- p* N% W
除了第二句明白外,其余的都不明白。操盘手用CRM干什么,还有券商用CRM干什么。对于第二句,那么就 ...
3 z; ^& J& H4 v% E1 S

6 Y+ G( s! a# D& x( T7 R首先,我必须声明,您说的非常在理,我非常认同。
- s5 F- |" z4 i! p9 h6 w8 H$ t! f# N- K. O" P
我是券商的,那么我来说一下我们上crm的得失。以提供信息为我的语言道歉。希望您能接受我的歉意。2 R" E. B/ \: U/ r/ e- n
5 X2 K, F! G& e" |3 V
先说得。
/ L: b, Z. I0 t8 u2 k$ A- @0 c0 s- x! a8 i& {6 k
crm的好处的信息整理,收集,散发。这样做,信息传递的效率高,损耗小。" X# A% I- {. B) ]

6 R$ v; E; K( e( ~0 j  a7 \再说失。
) f+ u* n. }8 I% u
8 }2 I& s4 j8 u一。信息真伪度。二。信息时效性。三。信息有效性。9 d; M* W" k4 J: {
% S' c- h- c% Q; A  m+ ^
谈谈我的经验。
5 N# a0 O2 }5 C! t/ b$ M1 M+ }$ {$ X8 d
crm收集的信息,存不存在为权力寻租提供了便利?存不存在只是为了上crm而上crm?对于crm发挥的作用是怎么考核的?% C5 [5 y7 a' G8 O; r

; C- w4 [! M3 r$ Q/ Z. r& v我对我们这噶嗒crm的态度是,画蛇添足,结果搞成四脚蛇了。* d5 Z5 }' E9 C0 e
7 o4 \- U) `8 G/ b" ]8 A& G' E" }
最后来一个总结性的,我的逻辑比较保守,就是机器或者程序在资本密集型的行业,根本无法替代人。也就是说,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上crm只是为了方便管理而已,真正开疆拓土的是人。: v2 \# L) n4 i( @
5 r; N) b" V2 j. c6 f9 y
期待您的回复。共同探讨,共同进步。4 X$ b$ E- i1 Z6 C+ p8 y

5 U) }! A; Z) o
作者: 河蚌    时间: 2012-3-13 17:14
jerrod 发表于 2012-3-13 16:43 8 Q0 e" U* w* Z- I
首先,我必须声明,您说的非常在理,我非常认同。' M! |- U3 t. x4 e9 F

! {2 }$ `+ v0 q2 W我是券商的,那么我来说一下我们上crm的得失。以提供 ...

5 W4 y6 a5 P. E8 E' d- W/ c. n     是这样,CRM在银行,分为分析型ACRM和操作型OCRM。
" R8 ]1 v" v! u* |; k1 v     分析型CRM,又分为两块,一块是客户个体的分析,一块是客户总体的分析,也就是基于营销团队视角的分析。在这两个中,第一个客户个体的分析,主要是客户单一视图、客户业务统计、客户度量、客户评级等,而第二团,则主要是做营销团队所管理的客户的结构、排名分析,进一步做出客户的群特征分析,以及对团队的营销业绩的评价等。
$ o3 k) ?! }  p/ s" l      对于银行而言,实际上客户个体的分析是十分实用的,因为任何部门,都可以通过CRM系统查到某个客户的相关情况,这些客户的数据,是银行日常经营活动中取得的。行内业务信息是非常准确的,客户自身的信息,只要是信贷客户,也是很准确的。CRM所起到的,就是一个集成信息的作用。
% j9 j0 W6 D$ h8 n1 g      通过客户个体分析,可以对客户的信息有个全面的了解。这个在管理上是很有用的,几乎所有的营销人员,都会通过这个来查客户的情况。
: A" a- Z4 ^6 z, I( w      另一个则是客户的评价,实际上,大多数客户的主体信息不全,评价是没意义的,但是,那些好的客户,往往也是信息比较全的。所以可以通过评价,找出来那些好的客户,用于新产品的定向推销。这个是系统增殖的部分,但用的不好。; i3 j' o! J3 h& V3 ~
      而同时,客户总体分析这个,主要还是对客户经理的营销业绩进行评价,这个也比较实用。1 E* A; u& F2 \# W
      操作型的CRM,主要是做客户营销流程的控制管理,包括客户日常维护、营销团队管理、销售项目控制、计划跟踪等。这个模块,实际上已经切入到客户经理的日常工作层面了,也是目前很多银行想要的东西。# O# o6 G3 g) F3 E" x$ p, i
      银行和券商可能不一样,银行所办理的业务,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经过几年的积累,会有很多记录,通过这些记录,可以找出客户的秘密来。 所以,CRM在银行还是很有市场的,当然,也引得满天的牛都在飞。不过对我而言,我还是希望能做出银行真正实用的东西的。
7 F  \7 Z0 i7 ~# F) J% b
作者: jerrod    时间: 2012-3-13 22:19
河蚌 发表于 2012-3-13 17:14
$ C0 E, \- d; \是这样,CRM在银行,分为分析型ACRM和操作型OCRM。3 H6 M) v* n  u4 V0 e6 U
     分析型CRM,又分为两块,一块是客户个体的 ...

5 @0 r  y0 W/ G8 V* A6 [* Q呵呵,所谓不打不相识,交个朋友。
0 O3 Y" p7 @# Q$ K; Y
+ {& o( M+ X9 Z, j, @你可能不知道券商的人对crm这一类的东西有多么厌恶,理由很简单,重复劳动。7 L) ?- T9 @6 P, r. K, U  S
1 w0 ]" q6 k4 c* M% p9 n! J$ h, x
呵呵,以后多向您学习。
作者: 河蚌    时间: 2012-3-13 23:16
jerrod 发表于 2012-3-13 22:19 * u5 a9 R1 b9 p
呵呵,所谓不打不相识,交个朋友。3 L* L( D# P: C1 a0 V% ~( V

3 J, I' y. |2 x* [# g8 n. r/ X你可能不知道券商的人对crm这一类的东西有多么厌恶,理由很简单,重 ...

; `" y  B3 n* R6 ?) `为啥呀,券商,用CRM来做什么,不会是要操盘手把客户的各种资料全都录进去吧。& T4 M2 D5 r4 d: E* C$ `6 I$ U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