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 A/ w2 h& D1 T
打捞自沉舰的外壳铁板和零散部件 N0 N6 c% B* a
% V- @5 Q; h2 g9 b; `
“大概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吧,沉船上露出海面的桅杆、火炮经常挂住渔网,村里人都没法打渔。生产队就组织人炸去了沉船的上半部分,当时还捞出了一些铜、铝物件。”老曲说。1 Q4 D( t6 F: J2 \
9 U7 r: B& {( D, K/ _0 k' `牟平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采访中称,蛤堆后沉船是甲午海战时期满清水师的战船,战争爆发后,为了躲避敌人的袭击,仓促行驶,看错了海图,导致抢滩搁浅,船上官兵弃船登岸,奔向登州府水师。工作人员介绍说,在此次普查之前,海军曾派人对沉船进行了勘测,证实确属甲午海战满清北洋水师的战舰。目前,蛤堆后一号沉船已经入选全省文物“百大新发现”。 6 i! A* S& e* H, Z9 a" \9 ^1 Q( _ b7 d/ B, e% I
作为中国曾经控制东亚海权的象征,北洋水师在我国近代海军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因此,如果能证明这艘沉没的军舰属于北洋水师,无疑将是一个重要的发现。" L7 M# ^# k: D/ ~' |, z
* w( n j* T. p, `9 V- h2 [
那么,北洋水师的军舰真的曾烟台海区沉没过吗?" G5 t4 H: `) Z2 W8 |8 h
. z: V2 t. P6 r这样的事情的确曾经发生过。1895年2月7日,在主力战舰“定远”,“来远”等相继战沉的情况下,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下令鱼雷艇管带王平率领鱼雷艇队集体出击,攻击威海湾外的日本军舰,计划以此掩护“飞霆”,“利顺”两艘火轮船出港突围,前往烟台送信求救。北洋水师的鱼雷艇队曾经在大东沟和威海卫保卫战中英勇奋战,但在这次战斗中表现不佳,一出港就集体转向烟台方向遁走。 ( ?4 d! [5 @" u" {$ N ]! V |: q6 I; R8 T, R. S+ I, i5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