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小鸭 发表于 2012-4-25 12:13:27

老杨 发表于 2011-2-16 11: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三体赋 MV




看完三体赋,感觉可以充分挖掘,改编制作成动漫,影视,游戏都将会很有吸引力。。。

leebar 发表于 2012-5-3 10:32:42

本帖最后由 leebar 于 2012-5-3 10:33 编辑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2-3-4 00: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严重同意。

大刘最后写得几乎成了玄幻小说而不是科幻了,这是因为他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文笔严重不足而不得 ...

说阿西莫夫想象力不足有失偏颇吧,现在这个三岁小孩都奥特曼满嘴跑的时代说机器人当然觉得很平常,可是阿西莫夫所处的时代呢?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2-5-3 11:49:17

leebar 发表于 2012-5-3 10: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说阿西莫夫想象力不足有失偏颇吧,现在这个三岁小孩都奥特曼满嘴跑的时代说机器人当然觉得很平常,可是阿 ...

想象力不足在科幻里不能算缺点,应该说每个科幻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和侧重点,想象力撒太开,读者看了高兴,但科学性,逻辑性恐怕就会不那么严密,好比大刘这套《三体》,猛一看挺好,但就是没法儿纠细节,与其科幻不如说更像玄幻。

阿西莫夫那个更重视细节和逻辑上的严密,还有就是文体上的简洁,不搞文艺腔,这点比大刘强多了。大刘搞得那些女的,一个比一个讨厌,

tanis 发表于 2012-6-2 06:02:53

这个宇宙体系,大刘解释的挺完备的啊。比如说看到风吹草动的选择。 几个选项都考虑过之后,一枪打过去是最佳选择。

而且,怎么说呢,看书速度和理解程度自然因人而异。

就我而言, 三天看完三部,审美就会很疲劳,到最后就是为故事发展而看,脑子里的扩展回味的张力会丧失很多。我觉得地主之所以有最后的看法,有可能是看到最后有点儿审美疲劳了。

比如《银英》,我第一次是一周看完的,到最后还是很崩溃。 第二次慢慢看,感觉就好得多,对人物和事件的感情也深了不少。《魔戒》我看的是译林出的中文版。 翻译的很差,以至于到现在,还比较抵触, 所以英文版也一直没看。而且估计后世模仿<魔戒>的手法比较多,我看的时候也不觉得很宏大,包括很经典的大战争场面的描写。。。

tanis 发表于 2012-6-2 06:04:54

acxp 发表于 2012-1-25 02: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地主,你是奇幻文看多了,居然拿《星球大战》、《银河英雄传》和《魔戒》作对比。
星球大战这种先电影后小 ...

原来《星球大战》是电影改小说。。。。

tanis 发表于 2012-6-2 06:07:11

路人癸 发表于 2012-2-22 23: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银英我觉得算不上“不错的科幻小说”,因为这部小说如果把“星系”“飞船”换成“大陆”“战舰”之类的词, ...

《银英》撑死算是软科幻,其实就是架空历史小说~ 我记得很早以前看过一个批它的文章,把里面的战役描写很某几个海战的描写对比,非常类似。

丁丁咚 发表于 2012-7-8 10:54:44

本帖最后由 丁丁咚 于 2012-7-8 10:55 编辑

同意啊,这个黑暗森林法则我看得时候也觉得有点莫名其妙。我记得推导的前提是(大概意思)每种生物都在为自己的生存而战,而宇宙的生存资源有限,所以文明发展以后,就需要占有更多的、本星球外部的资源,所以大家都在hunting。按这逻辑,发现猎物以后去捕获是可以理解的,但不问青红皂白、将其彻底毁灭就有点莫名其妙了。更何况就是你说的,文明发展程度不同,对我们来说宇宙是黑暗的,可对另一个文明来说,对宇宙可能了解得很透彻了呢(比如第三部最后,那能用n种语言发出大宇宙广播的文明)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2-7-9 14:05:51

丁丁咚 发表于 2012-7-8 10: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同意啊,这个黑暗森林法则我看得时候也觉得有点莫名其妙。我记得推导的前提是(大概意思)每种生物都在为自 ...

猜疑链很重要。

丁丁咚 发表于 2012-7-10 03:16:44

本帖最后由 丁丁咚 于 2012-7-10 05:20 编辑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2-7-9 14: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猜疑链很重要。

那也很牵强吧。

人类社会就是宇宙社会的一个缩影么。所谓“宇宙社会学的两条公理”在人类社会也同样存在,远古时代,不同部落、不同地区之间因为缺乏了解也存在猜疑,但大家通常的做法都是试探对方的善恶,很少有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对方灭了的吧(可能有,但一定不是主流,要不还有咱们的存在么)

老杨 发表于 2012-7-10 09:51:01

本帖最后由 老杨 于 2012-7-10 09:53 编辑

丁丁咚 发表于 2012-7-10 03: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也很牵强吧。

人类社会就是宇宙社会的一个缩影么。所谓“宇宙社会学的两条公理”在人类社会也同样存在 ...

黑暗森林法则有物理学基础的
当初不爱在开心网给偶普及过
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没读过《三体》,仅仅就这个定律从字面意义上发表一下看法。
在我看来文明是可以用熵来量化的,文明的发展可以看作是由无序到有序的进化过程,也就是个熵减的过程,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自成“孤立体系“的自然界发展则是个熵增的过程,可以推出,文明的发展是个反自然过程,也就是说文明发展(从无序到有序)就必须要借助更迅速地消耗外界能量(才能导致熵减)。文明的发展和扩张是受当前文明所具有的最大限度能量利用率所制约的(这个是通过科技发展来实现的),这应该是个动态的过程。这个用地主的话说就是“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和科技决定的生存空间的矛盾”。
另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文明的发展的代价是以加速能量消耗为代价的,以就是说文明发展加速了自然界这个熵增的速率,因此进一步加速宇宙最终成为“热寂”状态这个过程。
不爱还推荐了一本 薛定谔 的科普书 专门讲这个的 《生命是什么》
高等文明 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打击那些暴露的低等文明 以降低熵增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2-7-10 10:07:00

丁丁咚 发表于 2012-7-10 03: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也很牵强吧。

人类社会就是宇宙社会的一个缩影么。所谓“宇宙社会学的两条公理”在人类社会也同样存在 ...

拿人类社会比较是最常见的误解。书里面针对这个说得很清楚的:
不同物种之间谈交流是不可能的事情。

丁丁咚 发表于 2012-7-10 11:04:22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2-7-10 10: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拿人类社会比较是最常见的误解。书里面针对这个说得很清楚的:
不同物种之间谈交流是不可能的事情。
...

为什么是不同物种之间呢?不都是智慧生物么?怎么能证明交流是不可能的事情?要是不可能交流怎么还能读懂发出的坐标呢?还能接受大宇宙广播呢?(再说了,大刘的科幻里面,智慧生物从来都是可以交流的)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2-7-10 11:38:19

丁丁咚 发表于 2012-7-10 11: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为什么是不同物种之间呢?不都是智慧生物么?怎么能证明交流是不可能的事情?要是不可能交流怎么还能读懂 ...

准确说不是不能交流,而是无法排除猜疑。三体人也和降临派沟通了,结果还是沟通不能。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2-7-10 11:42:39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2-7-10 11: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准确说不是不能交流,而是无法排除猜疑。三体人也和降临派沟通了,结果还是沟通不能。 ...

其实三体这里主要的问题是III推翻了II的一些设定,原来是有个长距离难以沟通的问题,后来加了一个智子就不对劲了。

丁丁咚 发表于 2012-7-10 13:03:21

本帖最后由 丁丁咚 于 2012-7-10 14:43 编辑

老杨 发表于 2012-7-10 09: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黑暗森林法则有物理学基础的
当初不爱在开心网给偶普及过



薛定谔的那本书没有读过,听说过一些。我觉得,首先那本书阐述的和生命相关的部分很多是他本人的冥想和感悟,不能说是被科学界广泛接受的道理。其次,据我所知(这个我不确定),他讨论的是物理规律和分子生物学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而远远没有到探讨社会发展的层次。

通过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对社会现象进行解释,并预言社会演化的进程,迄今为止没有成功的例子,而且我个人认为是永远不可能的,这根本就是两个不同层次、不同范畴的问题。在我看来,物理学的规律不是(或不一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终极真理,而是现阶段讨论特定对象的运动和演化、行之有效的一些规律。

最后说说熵增和文明的关系。文明对应熵减的过程,这个说法我个人觉得不太靠谱。麦克斯韦妖佯谬就是这个问题的一个缩影:这个理想实验里面,是一个本来处于热平衡的充满气体分子的封闭腔,腔里有两个联通的腔,假象一个小妖掌控着两个腔之间的门,小妖是一个智慧生物,而气体分子在这两个腔里做无轨的布朗运动。小妖凡是看到右边有速度高于平均速度的气体分子接近门的时候,就打开门,把这个分子放进左边去;而同样的,他会把左边腔速度低的分子放进右边去,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系统的熵看上去就减少了,从热平衡变成左边热右边冷。但这整个系统是个封闭体系,所以麦克斯韦的问题就是,通过小妖的调节,这样一个系统岂不是违反了封闭系统熵绝不可能减少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了么?

这样一个看似矛盾的结果是因为没有考虑把小妖本身的熵增加考虑进去。简单的说,小妖在做判断的时候,需要对分子速度进行测量,这个测量所消耗的能量以及通过测量获得的信息(更准确的说是信息最终被擦除的过程),对小妖的本身都是一个熵增加的过程。如果把小妖本身也算进去,这个封闭系统的熵并没有减少(通过一些特定的假设和更仔细的计算,其结果总熵其实是增加)。

如此简单的一个系统的熵增计算尚且如此复杂,智慧生物的群体对自然界进行有序的改造,建立文明,这样一个无比复杂的过程中熵是不是在减少,我觉得很难下断言。

不过,谢谢你提醒我,人类社会和宇宙社会有一个重要区别:一个是开系统一个是闭系统。但是这个不同是否会导致宇宙遵循“黑暗森林法则”(而人类社会却显然走向一体化和全球协作),至少现在我还没有被说服。

玉垒关 发表于 2012-7-10 13:15:37

我觉得三体三部都极好看。
看了之后,直到现在,我都觉得地球上的事情没有啥值得操心了。我一门心思等着看太阳系二维化。

小剪子 发表于 2012-7-10 15:54:56

我水平还是不够啊 看完《三体》第一部就没兴趣看下去了 第二部看了个开头就彻底放弃了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5-3-21 05:26:33

不知怎么翻到这个帖子了,顶一下!

顺便说一句,我可不知道里程碑不碑的,去年看的小说,觉得相当不错。年初英文版出台,俺还奋勇支持了一下,买了一本硬皮收藏。。。。不过听说要拍电影,内心忐忑~~:L

tanis 发表于 2015-3-21 06:22:36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5-3-21 05:26
不知怎么翻到这个帖子了,顶一下!

顺便说一句,我可不知道里程碑不碑的,去年看的小说,觉得相当不错。年 ...

原来还有英文版,我也去买一套收藏~~ 大刘刻画人物稍弱,其他的都很赞~~

石工 发表于 2015-4-8 04:33:43

本帖最后由 石工 于 2015-4-8 05:52 编辑

黑暗森林法则的最重大缺陷在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除非能够确保在消灭对手的过程中做到全无声息,或者整个丛林里只有自己和猎物两者存在,那么捕猎者将面临这样的风险:猎获过程产生的动静将引起第三方的察觉和介入,最终会使得自己成为猎物。

可以拿地球人作为科技发展的尺度,从无线电信号产生到原子弹的时间间隔可以忽略不计,那么在捕猎者通过检测宇宙中的信号,发现并接近目标文明的时候,可以默认对方已经发展出了足够的自我防御至少是自我毁灭的手段---比如密集的核爆,而这些手段一旦使用,即可视为发出“我受到攻击”的信号,从而使捕猎者被其他捕猎者锁定。

按《三体2》的说法,“总结起来,一、让你知道我的存在;二、让你存在下去,对我来说都是危险的,都违反第一条公理。”,这个论述本身就是两难,消除对方存在的行动,无法保证不唤起第三方察觉己方的存在,这样演绎系统就坍塌了。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三体》读后感:中国科幻史的里程碑,但不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