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时是在代表中央发话吗?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8-12-8 11:00 编辑环时总编胡锡进一直比较激进的,但近来调门有变,是在奉旨官泄吗?
上一次是关于中日关系: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18_10_25_476843.shtml
这轮中日关系的升温是在经历了数年、且烈度很高的重挫之后实现的。在这期间中日都蒙受了损失,
这不是客气话,但必须说,日本的重挫更严重,经济没有从中国崛起中获得应有的益处;而中国的重挫体现在涨势本来可以更快。
中国人就会发现,日本从技术更新到精细管理,有很多值得中国长期学习的优点。中国身边有一个日本这样的规模不很大、但精致程度却很高的国家,是很不错的一件事。
搁几年前,这不被打成汉奸言论才怪了,现在从环时嘴里说出来……
日本人则会发现,中国现代化的机器一旦运转起来,它的规模效应是日本不得不叹为观止的。中国在一些技术领域逐渐追上来也注定不可避免。日本不应与中国崛起过不去,那无异于逼自己。
日本应该已经对此有点认识了,日本汽车在中国的“温遇”应该已经感觉很深了。突然想起来,要是未来几年通用、福特在中国大幅度退步,而丰田、日产、本田大幅度进步,这对美中、美日关系是什么影响?
中日尤其不应掉入理由被夸大了的、渐渐真假难辨的安全竞争。
中国社会则应克制对日本复活军国主义的想象,不要用日本可能变成一个核大国并重新侵略中国的风险吓唬自己。中日都不应把潜在的可能性当成现实风险对待,并让它们主导两国的战略互视。
历史问题宜逐渐淡化,双方应逐渐形成有助于这种淡化的互动。
这一次是关于苹果和外国产品: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60305&s=syfwjxbt
因为我觉得如果在这个时候我换华为手机,不是个应有的姿态。中国是贸易顺差大国,中外产品在市场上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外国货不应被歧视,而且苹果又没有惹中国。更何况,我这个苹果手机应该还是在中国生产的,它里面融合着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
相信很多人会被问起同样的问题。
在国家建设正能量的同时,提高全社会对负能量的承受力同样重要。
说白了,就是要平常心一点,这和环时一贯的慷慨激昂是相反的。也好,环时平常心一点,对大家都好。
中国要注意不扩大中西意识形态的差距,……缓和中国与美西方的关系、不把中美关系引向冷战,也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之一。
这是新提法,很值得注意!
观网下面的评论有意思:
毕竟是叼飞盘高手,右倾投降主义说得如此冠冕堂皇
……
用强硬的口气提出妥协建议,用战斗的声音发出投降主张。
总之一片痛骂。基尼放出瓶子了,要收回去不大容易呢。
不过他这些也是个人一向的观点。媚日是比崇美更low的罪名,对美国不冷战、缓和冲突在现在也是招砸砖的,不知道这是否是中央的意思?这里面的意思不像ZXB甚至外交部能定调的。要是直通顶层甚至老大,那真是代表了方向性的转变,会对整个政经军决策有影响。换句话说,回到和平崛起、不出头路线?
这其实是个民族自信问题。中日、中美的最低潮是实力接近甚至大体对等的时候,真正的正常化只能在中国实力决定性地超出的时候开始。中日已经差不多在这个状态了,中国知道,日本也接受了。美国还没有到这个状态,所以现在中美像10-15年前中日一样,磕磕碰碰。
但现在的问题反而在中国。国力崛起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还没有真正强大,但傲慢劲已经学到家了,好像人口结构的未富先老一样。中国进步最快的时候,是最谦逊的时候。谦逊不是卑微,真正的谦逊来自真正的智慧和自信。这些其实都是中国文化里老早就悟出来的道理,西方文化里其实也是一样,只是被无知的人们把傲慢当作信心了。但现在的中国人对西方的好没兴趣学了,西方的坏倒是学得快。怎么回事?
中日这边,心态摆正了,理性的合作就可以开始了。
日本还是会搞小动作的,但日本也尝到对抗的苦头了,对于对抗没有出路也开始理解了。只要大方向对头,小摩擦是可以管控的。在美国扎紧篱笆的时候,打开日本这个口子对中国是很重要的。中国不需要更多的敌人,尤其是不需要近在家门口的大块头敌人。
对于日本来说,只要中国这边的仇日情节放下,日本有太多的东西会在中国大受欢迎。汽车和马桶盖就不说了,Hello Kitty、瓷器、小玩意、零食,哪样不比欧美的更加贴心?
中美这边呢?还需要一些日子。接下去10-20年可能会坎坷,在一定程度上看中国怎么把美国盟国剥离还是抱团。棱镜5国、日本、可能还有韩国、德国相继禁止华为5G,但并非完全出于各自的国家利益,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美国压力。这有点像美国压土耳其不准买S400导弹一样。土耳其顶住了,这些国家现在还不觉得有必要驳美国的面子而站到中国这一边。但美国这样做是耗费政治资本的。在经济增长乏力、政治日渐霸凌、军事捉襟见肘的时代,尤其是从道德高地上滑落下来,还有多少这样的政治资本可以消耗?
绑架孟晚舟这样的下三滥行为在盟国那里是丢份的。利没了,势消了,现在份也丢了,接下来呢? 这些出格的话,更像是领导团队内部一些声音的放风试探,不代表是主流权威声音,但可以起到试探的效果,如果社会反弹比较大,那就及时回收,负面效果有限,如果社会反响还不错,那在进一步扩大范围, 最近中印在成都谈判,胡发了一个边角领土和核心利益关系的帖子,被天涯的小粉红骂死了。
他的发言值得重视,是一个非常好的风向标。
未来,不知道上头会不会再辩论一次“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的辩证关系。 枪杆子不够硬,怎么说都没用! 美国撑不了20年的。10年的话都够呛。根据美帝内部很多经济学家的预测,10年的小周期就要到了下行区间了。美国现在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或者说就是川总。因为下行就必须要软着陆。所以美联储紧锣密鼓地在加息。而加息以后,川总等到下一次大选的时候的经济就会很难看了。但要是不加息,那么一旦往下走了,就不能加息了,那个时候的经济就是完全失控的。就像一个走在下坡的载重卡车坏了刹车一样,至于能有多糟,全看上帝还有美国的敌人了。美国正在把中国打造成自己最大的一个敌人。川总总以为美国可以撑着最后一口气不咽,看着中国垮掉。
当然,如果川总心想事没成,反正他的商业帝国是房地产,估计不会垮掉。也就是退下来享受退休总统待遇而已,哪管他死后洪水滔天。
他只代表他自己 水风 发表于 2018-12-9 00:24
美国撑不了20年的。10年的话都够呛。根据美帝内部很多经济学家的预测,10年的小周期就要到了下行区间了。美 ...
那岂不是该精神病人出手了{:226:} 上面风向早转了,现在是联日抗美,中日提携,共建人共体乐土。胡总会不叼飞盘吗? 到了下半年,中美贸易战真打起来,我的最大担心已经不是中国会受多少经济损失了,而是中国千万别被来自外部的压力逼保守了,逼左了。我觉得在贸易战的逆境中保持住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格局,比什么都重要。
我怎么觉着这里的“千万别逼我”才是这篇文章真正想要说的话呢?毕竟胡的文章,已经墙里开花墙外香,美国人都会时不时引用两句的。这段话说给中国人听没啥劲,左转右转,掌舵老大说了算,需要他担心什么呢? “所以最近几个月,环球时报社评的方向出现了调整”。
这是方向调整,不是一两篇文章,一两句话的事。至于这是不是奉旨调整,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我们由此知道,老胡是随着指挥棒起舞的。 柳叶刀 发表于 2018-12-9 05:35
“所以最近几个月,环球时报社评的方向出现了调整”。
这是方向调整,不是一两篇文章,一两句话的事。至于 ...
胡总果然深明大义,主动为上头揽过。环球这个级别的宣传基调方针,至少也是中宣部给定的。胡总只有资格叼飞盘而已, 水风 发表于 2018-12-9 00:24
美国撑不了20年的。10年的话都够呛。根据美帝内部很多经济学家的预测,10年的小周期就要到了下行区间了。美 ...
“但要是不加息,那么一旦往下走了,就不能加息了,那个时候的经济就是完全失控的。”
有一种扭曲的逻辑,现在加息是为了再次发生危机(很有可能)时有降息的空间! 其实只有两招,降息(短期利率),降到没法再降,再买国债和MBS,降长期利率,都是为了激发所谓的animal spirit,达到梦寐以求的2%通货膨胀率。降息有零下限的—下次危机可能降息空间不够! 应该不能代表,目前外交部的口径是“放人”,不是“保释”、不是应诉打官司。
在观网上看胡的文章,确实和以前不一样了,不知这个改变的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去翻了一下2010年的9月7号日本非法扣押中国船长的事,外交部大约有6次召见日本驻华大使,9月21日温在纽约向华人华侨讲话时摞下狠话,9月24日凌晨日本放人。
中日的经贸联系要比中加的大的多,可下手的地方也多。
不知这次能有些什么手段反制 老财迷 发表于 2018-12-9 11:54
去翻了一下2010年的9月7号日本非法扣押中国船长的事,外交部大约有6次召见日本驻华大使,9月21日温在纽约向 ...
那次连续抓了几个日本人?。。。放话从来没用的~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18-12-9 12:16
那次连续抓了几个日本人?。。。放话从来没用的~
抓了几个日本人,都什么来头? 我记得抓了4个,是97过后没几天抓的。刚才查了一下:
日方在2010年9月23日晚接到中国政府方面的通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仙谷由人说,4名日本人根据中国的法律被监视居住。当被问及这次事件,是否中方对渔船船长被捕事件的报复时,他表情严肃地表示,“并不认为两件事有关联”,断然否定了这一说法。
----
你是对的,放话不管用,23号抓了4个人,23号晚通知日本,24号凌晨日本就放人了。
我还记得,是先放了3个,最后1个关的天数比我方船长被关的天数多1天。这个应该没记错,懒得查了。 按老话说:此为老成持重之说,当为秉国者深思之。 smileREGENT 发表于 2018-12-9 01:09
那岂不是该精神病人出手了
我觉得上一次砸日本车,抢日本店的行为很不好。再说,加拿大也没出啥车啊。大鹅在中国有店么?应该开几个店。我还没有大鹅家的衣服呢。买一个很贵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