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7-4-11 12:24:08

浣溪纱 春雨

黛色难摹不了情,
半开半合卜阴晴,
春愁一盏向谁倾?

近水贴风青似碧,
远山吹雨碧如青。
闲听玉树落花声。

云平 发表于 2017-4-11 20:21:50

两结不错。贴风不喜。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7-4-11 22:50:28

云平 发表于 2017-4-11 20:21
两结不错。贴风不喜。

近水逐风青似碧,如何?

另外头一句把黛色改成云色,云色难摹不了情,如何?这样就跟底下两句接上了

山菊 发表于 2017-4-12 05:02:39

同云平~~~味道不错。下片对仗两句可以再斟酌一下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7-4-12 09:41:59

山菊 发表于 2017-4-12 05:02
同云平~~~味道不错。下片对仗两句可以再斟酌一下

云色难摹不了情,
半开半合卜阴晴,
春愁一盏向谁倾?

近水笼烟青似碧,
远山吹雨碧如青。
闲听玉树落花声。

山菊 发表于 2017-4-13 09:46:53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7-4-11 20:41
云色难摹不了情,
半开半合卜阴晴,
春愁一盏向谁倾?


觉得还是黛色好{:190:}

近水远山,有点呆板~~~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7-4-13 10:30:49

山菊 发表于 2017-4-13 09:46
觉得还是黛色好

近水远山,有点呆板~~~

是啊,这里要求对仗,一时想不起好的字眼儿,先凑合呆着吧,{:216:}

龙血树 发表于 2017-4-13 22:13:06

才情横溢{:209:}

云平 发表于 2017-4-15 17:53:49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7-4-11 22:50
近水逐风青似碧,如何?

另外头一句把黛色改成云色,云色难摹不了情,如何?这样就跟底下两句接上了 ...

近水着来青似碧,
远山洗却碧如青。
闲听玉树落花声。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7-4-15 22:39:45

本帖最后由 平沙落雁 于 2017-4-16 05:07 编辑

云平 发表于 2017-4-15 17:53
近水着来青似碧,
远山洗却碧如青。
闲听玉树落花声。

近水着烟青似碧,
远山却雾碧如青。
子规云外两三声。


希望有“无我”之感。

刚才在豆瓣上看茨维塔耶娃和里尔克,帕斯捷尔纳克纸上三角恋的故事,发觉西方人的思维跟中国人截然不同,他们爱一样东西也好,一个人也罢都有着强烈的摄取欲,而中国人则风轻云淡地写下一笔甚至不在心灵的一角留下一片痕迹,是佛教思想沉积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已经根深地固,还是中国人天生不会去爱?已知求不得不如放弃?甚至干脆连自我都放弃,如行尸走肉一般来世上一遭,然后归于黄土,归于永恒,自知卑微不堪,何必再去冒充伟大?

中国古代诗人的思维大多以退为主,说不好是太有智慧了还是太消极了。

云平 发表于 2017-7-15 15:08:37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7-4-15 22:39
近水着烟青似碧,
远山却雾碧如青。
子规云外两三声。


东西方文化差异在艺术上体现犹为明显。比如音乐美术。要说国人天生不会去爱,或对于爱古人不会表达,俺不同意,可能在方式上比较含蓄,另外也不排除物极必反的因素。
“诗”字本身就有“寺”字,于佛教思想融通多少,可以思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浣溪纱 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