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癸 发表于 2013-1-24 19:44:00

【读书笔记】阳春面与长马甲

本帖最后由 路人癸 于 2013-1-24 21:27 编辑

前几天微博上有个帖子比较火——当年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栗良平《一碗阳春面》,其实原标题是《一碗清汤荞麦面》,因为译者是上海人,于是就被顺手改了一下。——然后微博上各种吐槽,说如果译者是兰州人,那岂不要翻译成《一碗拉面》;如果是北京人,就得变成《一碗炸酱面》;如果是四川人就得是《一晚担担面》…………

(顺便说一句,因为这个翻译,我之后很长时间都以为阳春面是一种日本食品Orz)

清汤荞麦面和阳春面谁是谁非姑且不论,但是这里确实有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语言和语言之间的概念,往往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对于那些不对应词,尤其是那些不对应词的“言外之意”,怎么翻译?

一种方法是,在中文中选择一种差不多的东西,在“本土化”的基础上意译,或者用一个学术一点的说法:对不对应词进行概念描述。另一种方法就是完全音译。比如сарафан,这是俄罗斯女子的传统民间服装,是一种无袖上衣,在不同的书中有“长马甲”“长背心”,或者直接音译成“萨腊范”等几种翻译方式。

“清汤荞麦面”“阳春面”就是前一种翻译方式,中国人对“清汤荞麦面”比较陌生,因此,作者就选择了自己熟悉的一种比较平民但是又还不错的“对应”选项——简单的阳春面,好像就是光版面加上猪油,可以算是“穷人的好东西”,也和文章的主题倒是一致。

问题是,这种翻译方式并不总是有效,关键的问题就是,这种不对应词背后的言外之意,往往不是这么容易就翻译出来的,而这些背后的信息可能比词语本身表达的意思更为重要。

比如这个сарафан,普希金《上尉的女儿》中有一段,普加乔夫的义军攻陷要塞,要塞司令吩咐妻女赶紧化妆逃跑的时候,他有一句就是“给(女儿)玛莎换上сарафан”。——什么意思?能猜出来你换衣服是要跑路逃命,但是这和“长马甲”或者“长背心有什么关系?

其实,сарафан是俄罗斯传统的民族服装,但是在彼得大帝改革之后,俄罗斯贵族阶层的习俗开始欧化,着装也是如此。сарафан逐渐变成俄罗斯农村女子的日常装束,城市里高官显贵的家人们一般是不会穿着这种衣服的。因此,普希金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要塞司令让女儿放下小姐的打扮,化妆成村姑逃命。而这个意思,无论是“长马甲”还是“长背心”都很难体现出来。(例子来源是吴国华主编的《俄语与俄罗斯文化》)

完全音译呢?这种翻译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至少可以让读者意识到“我说的这个东西大概其是这么个意思但是和你想象的并不完全一样这货在中文里是找不到对应完全东西的”。但是,这种“翻译”的问题也很大,第一是打乱了文章的整体节奏,读到这里总要琢磨一下,思路就连不上;另一个问题则是,这种音译一多,很容易给人以装13的感觉,就想某些海龟装13的口头禅:“这个东西,哎,我用中文不知道怎么跟你描述” 凸—_—凸

举一个例子吧,我上次吐槽过的《古罗马一日游》,从中摘几个句子——

"在很多多慕思里面都存在着罗马人这种古怪的爱好"

“人们只有在举行宴会的时候或者在节日期间才躺在特里克里尼奥上”

“所有的罗马妇女都穿一种长长的土呢卡”

——你妹的谁知道你说的这些是什么啊显摆你懂意大利语是吗(╯°口°)╯︵┴─┴

其实很多情况下,没有那些“言外之意”,意译就足够了,比如上面的“多慕思”是指的富人的房子,直接叫成“豪宅”就很顺溜。而对于那些有“言外之意”的地方,可以直接把那些“言外之意”点出来,比如上面那句,就直接翻译成“让玛莎打扮成农村丫头逃命”,其实意思就明白了,不必完全拘泥于每一个词语(比如сарафан和“长马甲”)的对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书笔记】阳春面与长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