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枫 发表于 2022-6-12 22:02:42

老票 发表于 2022-6-11 20:52
“嗒嘀嗒!嗒嘀嗒! 小喇叭开始广播啦~~   (然后嘴里含着半口水模仿孙敬修老爷爷) 小朋友们......{:187 ...

所以我一直说,现代人真是要多读书了。不为孩子,为自己,都要多读书,多动脑子。

现代人寿命长了,知道健身养生,生理上现代60+的人堪比过去50+甚至更显年轻,70+还虎虎生风的也多得是。但脑子不锻炼,老缩了,怎么能不老年痴呆?

我在80年代读研的时候,碰到交大一个80+的老教授,身体不错,但脑子那叫一个敏捷,绝无一丝老态。他是学术权威,一直在读书和思考。楷模啊。做不到他那样的学术成就,但活到那样的老而不糊涂,还是很期待的。

水风 发表于 2022-6-12 22:07:14

老票 发表于 2022-6-12 10:52
“嗒嘀嗒!嗒嘀嗒! 小喇叭开始广播啦~~   (然后嘴里含着半口水模仿孙敬修老爷爷) 小朋友们......{:187 ...

握手握手,所以跟票兄投缘啊。

我爸妈当时都是老师,有着知识分子的穷酸。我家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一书橱的书。别的,可以说是家徒四壁。家里的小板凳都是从电工那里讨来的,缠绕电线的圆墩。小伙伴们来看书,都不够用的,只能坐在床上。而且,不是我们不好客,实在是请不起。我有次问我妈,怎么我们从来不留人吃饭,我妈说,他们吃了,我们就不够了啊。

我小说看的真不多,基本上都是世界名著。爸妈对此要求非常严格,直到高中以后,才逐渐看点杂书。比如说心理学方面的,我尤其是对行为心理学感兴趣。把当时能借到的书都给看遍了。

惭愧惭愧,去北大,是为了追老婆。好在最终也去了北大,老婆也娶到手了。{:189:}

这几年发现,必须坚持定期看一些深奥的东西,不然这种能力确实是会下滑的。认知这件事,还真是逆水行舟,最怕的就是沉迷故纸堆,故步自封.
这个东西不用特意去做。我感觉就好像吃惯了顶级厨子的饭,粗茶淡饭也不是咽不下去。但总会去想的。我都是看几天快餐类的,就会烦了,只能去找一些有深度的东西去犒劳一下自己。{:190:}

学习的过程是很快乐的。我觉得票兄一定会赞同这一句。

水风 发表于 2022-6-12 22:13:57

晨枫 发表于 2022-6-11 21:43
还是小五的说法好:父母近庖厨,孩子还能远零食。

这个还是有点难度的。我在家做饭,自认是个美食家。所以我做的饭,至少能够下咽。我也知道孩子们想吃什么,但我认为营养不够全面,所以,就不能完全按照他们的意愿来。然后问题就来了,虽然我变着花样,各种尝试,中西欧美墨西哥地中海,但,人家就喜欢吃炸鸡。不给炸鸡吃,就老啃零食,你说该咋办呢?

晨枫 发表于 2022-6-12 22:28:53

水风 发表于 2022-6-12 08:13
这个还是有点难度的。我在家做饭,自认是个美食家。所以我做的饭,至少能够下咽。我也知道孩子们想吃什么 ...

炸vegetarian chicken!{:187:}

水风 发表于 2022-6-13 02:15:37

晨枫 发表于 2022-6-12 22:28
炸vegetarian chicken!

试过了,不行的。炸蘑菇都不感兴趣{:204:}

数值分析 发表于 2022-6-13 16:03:21

testjhy 发表于 2022-6-11 13:56
小时候很想当新华书店的店员,觉得这是最好的工作,

牧鹅少年马季?{:187:}

老票 发表于 2022-6-13 16:38:03

晨枫 发表于 2022-6-12 21:55
80年代我就在读大学、读研了,然后泡女朋友、出国,就没时间泡新华书店了 ...

80时代我没钱泡女朋友,也没钱买书,只好有时间就坐在新华书店角落里,一本接一本的看。杰克伦敦、海明威、茨威格等等基本都是在新华书店看完的...

夏天热,里面摆个摇头电扇,还可以吹一会,免得汗湿了人家的新书:lol

老票 发表于 2022-6-13 16:44:53

晨枫 发表于 2022-6-12 22:02
所以我一直说,现代人真是要多读书了。不为孩子,为自己,都要多读书,多动脑子。

现代人寿命长了,知道 ...

太有同感了~{:237:}

始终认为人区别于动物就是因为有思想,高质量的生活必须是以充实脑子带来的愉悦为主要特征,不然就只是简单的生存,而已。

一直很想找到那样的老教授结个忘年交............. 至今未遂。

老票 发表于 2022-6-13 16:58:23

水风 发表于 2022-6-12 22:07
握手握手,所以跟票兄投缘啊。

我爸妈当时都是老师,有着知识分子的穷酸。我家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一书 ...

拥抱一下,因为我的格言是:“学习本身就是快乐的~”   {:187:}



小时候最遗憾就是看书太杂,成绩不咋地没考上重点高中,导致高考志愿都不敢报北大。考完了一查分,比北大录取线高了很多....北大招生老师都说你哪怕第三志愿写个北大我都敢拿走你档案...

一直是心病,后来出差去北京总是要去道兄母校门口那边转转...

我感觉就好像吃惯了顶级厨子的饭,粗茶淡饭也不是咽不下去。
这句又是完全同感,比如这几年看电影多了一些,发现对最近20年的好莱坞奥斯卡电影看了大多都记不住,真的就像炸鸡一样.... 真不知道那有啥好吃的~{:191:}很多5-60年代的黑白电影倒是越来越觉得有味道


帝都一直是国内美食的沙漠地带,半年前网上有个北京美食排名,KFC居然排第四,京城美食界视为奇耻大辱



道兄是鲁菜嫡系,葱烧海参必定是极擅长的咯,回头拍几张上来瞅瞅哈~


testjhy 发表于 2022-6-13 20:30:36

数值分析 发表于 2022-6-13 16:03
牧鹅少年马季?

这么老的东西你还记得?可惜我小时候根本没有途径能看到这种电影,懂事在文革中乡村小镇,阅读方面惨不忍睹,前面谁说还可当图书馆管理员,小镇哪来的图书馆?倒有个文化站,都是革命现代京剧的剧本。{:229:}

晨枫 发表于 2022-6-13 21:43:37

老票 发表于 2022-6-13 02:38
80时代我没钱泡女朋友,也没钱买书,只好有时间就坐在新华书店角落里,一本接一本的看。杰克伦敦、海明威 ...

那我小时候,新华书店里只有《高玉宝》、《金光大道》、《艳阳天》,而且千年不换……

电风扇?那样资产阶级的东西,没有的。

晨枫 发表于 2022-6-13 21:45:14

老票 发表于 2022-6-13 02:44
太有同感了~

始终认为人区别于动物就是因为有思想,高质量的生活必须是以充实脑子带来的愉悦为主 ...

一直很想找到那样的老教授结个忘年交............. 至今未遂。

现在轮到你了,找个有志青年结交吧,有志女青年更不错{:211:}

晨枫 发表于 2022-6-13 21:51:00

testjhy 发表于 2022-6-13 06:30
这么老的东西你还记得?可惜我小时候根本没有途径能看到这种电影,懂事在文革中乡村小镇,阅读方面惨不忍 ...

哈哈,这里成了老同志痛说少年读书饥饿症的地方了。

幸好你们少年时读书少,否则看着班上女同学后脑勺发呆就要被《少年哥特之烦恼》或者《罗密欧与朱丽叶》带坏了,有那样的花言巧语武装,没有多少女同学有抵抗力的,然后你们的才智就消耗在和女孩子斗智斗勇上,你还能像现在一样成大才吗?你们要庆幸啊。{:226:}

旺旺的考拉熊 发表于 2022-6-14 01:39:27

教小孩感觉最强的两点:一是要让孩子做什么,自己就要做到什么,比如读书,一开始要主动参与到孩子的读书中去,直到他培养起自己读书的习惯为止,二是幼年时比起学到了什么,培养出好习惯才是真正终生收益的东西,真正的学习起码是十岁以后的事情

晨枫 发表于 2022-6-14 02:05:05

旺旺的考拉熊 发表于 2022-6-13 11:39
教小孩感觉最强的两点:一是要让孩子做什么,自己就要做到什么,比如读书,一开始要主动参与到孩子的读书中 ...

非常赞同。两点都赞同。

其实对我来说,真正的学习是大学毕业以后。那以前都是老师叫学生们就学什么,老师不教的,都属于“野蛮生长”、不务正业,嘻嘻。但学东西看透表面还是在“野蛮生长”里学到的,因为为了兴趣的学习没人教,只能自己思考背后的东西。

mezhan 发表于 2022-6-14 04:22:51

晨枫 发表于 2022-6-13 21:51
哈哈,这里成了老同志痛说少年读书饥饿症的地方了。

幸好你们少年时读书少,否则看着班上女同学后脑勺发 ...

忘本啊{:195:}

明明是手抄本《少女的心》启蒙出来的

晨枫 发表于 2022-6-14 04:33:07

mezhan 发表于 2022-6-13 14:22
忘本啊

明明是手抄本《少女的心》启蒙出来的

手抄本名气大,真看过的人还是少啊。传说中的手抄本我就一本都没有看过。{:204:}

水风 发表于 2022-6-14 09:31:34

老票 发表于 2022-6-13 16:58
拥抱一下,因为我的格言是:“学习本身就是快乐的~”   




票兄你人才啊。我就不夸奖了。

北大其实真没什么的。当然这种话说起来理不直气也不壮。没去之前,我也是很仰慕很仰慕的。北大的鄙视链是本科看不起研究生,研究生看不起博士,博士看不起博士后。北大唯一的好处,就是聪明人很多,多到让我能自惭形愧。但慢慢的发现,聪明人也有聪明人的问题,空谈家太多了。当你学到某个程度以后,智力的加成,就开始越来越小。等到后来,拼的是知识积累了,那么就是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刻苦起作用了。那个时候,你的智力如何,当年高考如何,都已经不重要了。

很多人说,高考就是块敲门砖,大学的学历也是如此。现在看看硕士,博士学位,都是如此。不是你因为母校而变得更值钱,更有价值,更有能力了,对吧?票兄能有现在的成就,跟这个没有什么关系。

帝都也不是没有好吃的。但很难找得到。我后来经一个学德语的睡在上铺的兄弟介绍,吃了几个专门对外的馆子,才发现自己一直都是井底之蛙了。不是没有好的,只不过既不是我等当年能够负担得起的,也不是我们有门路去到的。

葱烧海参说实话,我个人觉得,并不比山西的过油肉更对我胃口。烧这些菜,其实主要靠高汤,不知道现在如何,但当年,少有人肯花钱,花时间来吊一锅高汤,哪有半勺子味精来得快捷方便,而且省钱?我也就给我岳父母当年花时间做过一次。一周的时间泡发,四天的时间吊汤,炸葱油,到最后烧,最后的评价是,也没吃出啥好来{:198:}

这种东西,还是要老饕才能当知己。正如跟票兄聊醋。{:190:}

锦候 发表于 2022-6-14 10:14:31

本帖最后由 锦候 于 2022-6-14 14:40 编辑

老票 发表于 2022-6-13 16:38
80时代我没钱泡女朋友,也没钱买书,只好有时间就坐在新华书店角落里,一本接一本的看。杰克伦敦、海明威 ...

你这是哪里的新华书店?竟然让你坐在角落一本接一本的看书?

我从小在大学校园里面住,那里的新华书店一直都是一排柜台,后面书架。进去要什么书告诉店员,店员拿给你看,能让你翻5分钟都是天使级的店员了。后来直到80年代末期了,街上开了很多那种租书摊和卖书的地摊,新华书店才开放了半个店面,就是把前面的柜台撤了,顾客可以直接去货架上翻书,但是这一切都是站着的。还坐着看?还一本接一本的看?

我们那里是大学城,几个大学之间小时候走路过去大概就是30分钟左右,公车就是两站路的距离,这之间书店书摊非常多,我几乎每间书店都去看过书,但是直到我90年代底离开,我从来没有在哪间书店看过一本书,看半个小时是极限了,过了那时间店员就赶了。前面说的离家很近的那家新华书店被店员给赶过就次数太多了,后来我一进门就有店员说:“要买书可以,拿给你,买了就走,不能在这看。”,“这不能看书”...之类。

在这些地方看书从来都是站着或者蹲着,或者在这两种姿势间切换。从来没有坐过的!

我第一次看到能在里面坐着看书的书店是去91,92年去北京玩,朋友带我到北大去看神仙,各路神仙,在北大的一个门口附近,(西门?)有个书店,里面竟然有个阅览区,竟然还有沙发。我坐在那里一下午,竟然没人赶。然后我连着去了那里三天,看完了一本书,季羡林的《留德10年》,内容基本都忘了,就记得他和他德国的房东还是同学有一腿,心里当时觉得还是很xmjdh的,在那个时代竟然跑去德国泡洋妞......

你竟然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可以坐在新华书店一本一本的看书,不被赶?还看了那么多次那么多本书?那店是你家开的?

老票 发表于 2022-6-14 14:07:29

水风 发表于 2022-6-14 09:31
票兄你人才啊。我就不夸奖了。

北大其实真没什么的。当然这种话说起来理不直气也不壮。没去之前,我也是 ...

和道兄怎么越聊越有相见恨晚的赶脚啊?{:187:}


其实北大情节于我是一种未竟的遗憾。 以前一说“当年我要是去了北大...” 票太就直接怼回来:“那你就遇不到我了...”这个总结相当的精辟哈~~    其实是对这个环境的渴望:北大唯一的好处,就是聪明人很多,多到让我能自惭形愧。

最近半年努力琢磨回锅肉,五花肉整块煮熟剩下的汤,就是真正的高汤啊...姜片+花椒,再来一点点盐,几片青菜下去,那真是鲜美无比... 说实话,这个味道是味精搞不出来的,怎么比喻呢?一个是丽质天成,一个是精美装修


微博上关注了个公众号,是北京大厨里的顶尖人物,做一道红烧肉放的糖和盐让人瞠目结舌,但就是非常好吃...所以道兄惦记的过油肉,秘诀就是油足够大...


其实帝都美食挺多的,且不提爆肚炒肝豌豆黄焦溜丸子干炸带鱼....就是一个小肠陈卤煮,就有好几家蛮不错的...





唉? 好像歪楼了?{:190:}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教孩子读书